汉朝的官制有着怎样的变化本质是皇权与臣权的交锋

日期:2023-12-0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秦朝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十几年,但他带来的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除了耳熟能详万里长城,兵马俑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遗迹外,流传下来的还有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官制虽然由秦朝开创,但真正把它发扬光大的却是汉朝。纵观汉朝官制的变动,永远围绕一个话题——皇权与臣权之间的“较量”。接下来对百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中央官制

  (1)汉初丞相制

  有句话叫汉承秦制,汉朝初期的官制,大多都是沿袭了前朝原来的官制,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吏,仍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汉人成其为“三公”丞相仍和秦朝官吏的职能一样,统协百官,掌管国家内政。

  其他的重要官员,虽然稍有增加,但大致和秦朝时并无二样,从这一点也能间接地说明,本身秦朝研制出的这一套官制体系并没有问题,朝代的短命是由诸多因素夹杂在一起才导致的最终结果。

  汉高祖即位后,以萧何为丞相,末年改丞相为相国,还是让萧何担任。直到惠帝即位时,丞相的官制都没有变化,一直到了惠帝五年(前190),当时的相国曹参死了,这个时候,汉朝才把相国取消,改为了左右丞相,右丞相居先。

  到了文帝的时候,又撤销了左右丞相,改置丞相一人;之后一直到了哀帝的时候,才开始改名为大司徒。丞相金印紫绶,其重要僚属有丞相司直一人,司座丞相纠举不法;丞相长史两人,司领导群僚;下面又有丞相征事,丞相史等。

  丞相史一开始为十五人,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增加到二十人,除此之外,低级属吏有少史八十人。属一百人,属史一百五十人等,丞相府共分成了十几个部门,统称为“曹”管理全国各项事物,每曹的主管叫“掾”,大多都是丞相史兼任。

  太尉这个官职也始于秦,当时掌管全国武事,到了汉朝,太尉已经不能握有军事全权了,但其威望和地位并没有减弱,地位与丞相同等,同样是金印紫绶,但又因为空有名气,实权又不大,以致于像是被废掉了一样。

  到了武帝建元二年,就把太尉官职给废除了,元狩四年的时候,改置为大司马,其实还是一个虚名,用以加在将军号上的,一直到了东汉才恢复了太尉官,职权方面也不同于以前了。

  汉代的御史大夫权力非常大,皇帝的诏书都是先下给御史大夫,再转给丞相,丞相给皇上的上书,也要先给御史大夫让他代为转达,显然御史大夫对于丞相有着制衡的作用。

  同时能够担任御史大夫一职的又多是皇帝的亲信,所以御史大夫的权力有时候是凌驾于丞相之上的,像汉景帝时期的晁错,武帝时期的张汤等,都是御史大夫掌握重权。秦朝时期御史大夫还有领导侍御史纠弹不法的责任,到了汉朝时侍御史另外属于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监察,与御史大夫已经没有了关系。

  秦朝的卿,也全部被汉朝沿袭,除了名称有一些改变,职权大体和之前差不多。

  奉常在景帝时更名为太常;郎中令在武帝的时候更名为光禄勋内史在景帝的时候分为左右内史,武帝的时候改置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号称“三辅”;治粟内史汉初称治粟都尉,景帝时更名大农令,武帝时又更名为大司农,典客于景帝时更名大行令,武帝时又更名为大鸿胪;将作少府于景帝时更名将作大匠;中尉于武帝时更名为执金吾;此外,卫尉、廷尉、宗正、太仆、少府、詹事等均仍旧名。至于诸卿的属官,也与秦制大同小异

  汉时有所谓“九卿”,乃是指诸卿中最重要的九位,即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卿为正卿,其余的卿则称列卿。丞相兼综中外,九卿则主要管理皇室及中央政府本身的业务,九卿的业务与郡国有关的,皆须通过丞相,同时九卿又可直接接受皇帝的命令。所以汉的九卿,已不纯然是丞相的僚属。

  此外,位尊而无实权的官,有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师”,为皇帝顾问之官,用以优礼元老重臣。三师皆金印紫绶,位在三公之上,故又称“上公”。太傅始置于吕后时,太师、太保则始置于平帝时。又有太子太傅及少傅,皆辅导太子之官,约始置于景帝时。这些职官,秦时大都曾设置过。至于汉代新设的职官,则有水衡都尉(掌上林苑)和若干军官如校尉、中郎将等,多置于武帝时。

  汉朝的官吏等级以所拿奉米的数目而定的,官职越高拿的越多,最高的就是三公,然后一次往下排。

  (2)内朝的产生

  秦朝和汉朝的丞相,虽然都掌管着国家的大权,但都是由皇帝委任的,必须向皇帝负责,因此事实上,皇帝还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不过话说回来,皇帝也是人,每个皇帝都会有他的性格,有的喜欢勤政,像秦始皇这样的,事事都要自己拿主意,那么丞相所受到的钳制就要大很多,如果碰上一个不管不顾的皇帝,比如秦二世,那么丞相的权力就会被无穷的放大,因为你的皇帝领导都不管你,那么你不还是说什么就是什么嘛,也就成为了国家的主宰。

  在汉朝刚刚成立的时候,几位皇帝还都是很愿意躬身国事的,不过也是一般的参与,所以丞相的权力还是差不多的,到了汉武帝时期,因为汉武帝立志成为一个伟大的皇帝,所以他管的事情就比较多了,相对应丞相的权力也就随之降低了。

  因为汉武帝想做的事情太多了,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于是身边的人开始增多起来,这批人也渐渐剥夺了丞相的权力,到了汉武帝晚年,又把听事的地点从外庭迁到了内廷,更是减低了丞相的重要性。

  汉代的皇宫可以分为两部分,前部为:“省中”,即所谓“外庭”是皇帝与大臣决断事务的场所,后部为:“禁中”也就是所谓的内廷,是皇帝私人住所。皇帝在内廷里面决断事务,作为丞相,也不便随时进出皇帝的内廷,因此无形之中,丞相与皇帝的关系也就疏远了起来。而常常在内廷陪伴着皇帝的这一群人,渐渐形成了所谓的“内朝”,内朝的领袖就是汉武帝本身,也就是说内朝决定的事交给丞相去办,丞相渐渐从一个参与决策的人,变成了执行任务的人,失去了最重要的参与国家决策的权力。

  内朝的尚书原属少府,本是皇帝的一个私人秘密组织,其领导为尚书令,但因为有了宣示诏令和阅读奏章的权力,渐渐变成了发布命令的机关,汉武帝之后,尚书的权力愈加增大,成为了当政大臣所必兼的职务。

  丞相权力逐渐走向衰弱,正是由于内朝的形成,而内朝的形成原因又是多样的而复杂的,与其说是皇帝喜欢自己勤于政务,不如说是皇帝有意而为之,因为当一个人的权力过大时,只靠着皇帝一个人制衡是有限的,哪怕他能管住当时的丞相,可也难保后面的皇帝能不能管住当时的丞相。

  所以,削弱丞相的权力就很有必要,而内朝正是削弱丞相权力的一个方法。丞相依旧在颁布命令,统领朝政,只不过从一个决策者变成一个执行者,这才是最大的区别。古代皇帝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意志,谁靠的皇帝近,谁的权力就越大,而不自觉的被皇帝疏远的丞相,权力自然而然的就削弱了很多。

  不过丞相的权力虽然小了,那么世界上能量是守恒的,一个削弱,必然会有另一个官职权力增大,他就是尚书。

  (3)尚书权力的发展

  东汉光武帝为了皇帝更彻底的掌管政事,把大权都集中在了内朝的尚书,与之尚书如日中天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逐渐没落的相权。

  东汉的时候,丞相直接改称司徒,掌管考核民政建议制度等事情;御史大夫改称司空,掌管水利,太尉改为常置,掌管全国兵事考课,总之,在秦朝汉朝辉煌一时的三公,差不多是“坐而论道”了,手中的实权越来越小,而尚书渐渐成为了实际的最高行政机关。到了灵帝的时候,尚书独立成为一个机关,称为尚书台,但名义上仍旧属于少府。

  尚书中最高的长官是尚书令,虽然权力大了,但实际地位比之以前的公卿还是相差甚远。东汉光武帝,明帝,章帝三朝的外戚,都遵守法律,这些皇帝呢,也都不给他们重要的职位,因此没有作出什么擅权的事。

  到了和帝即位的时候,窦太后临朝,让自己的哥哥窦宪为大将军,这个是外戚才开始干预政事,历史上称为外戚干政,到和帝年长的时候,又与宦官合谋,消灭了窦宪,宦官也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宦官得权其实要追溯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因为晚年在自己的后宫决断事务,于是渐渐形成了内朝,而尚书因为要宣读皇令,和皇帝渐渐相处较多,逐渐握有了实权,本来尚书令都是由士人担任的,但汉武帝时就有宦官担任尚书事,所以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有宦官有权力了。

  和帝的时候,由于宦官的权力渐渐做大,并越来越不受控制,尚书也就渐渐沦落成行政机关,和皇帝的关系愈加疏远,到了桓,灵二帝的时候,中常侍们更是愚弄皇帝,最后直接促成东汉的灭亡。

  我们来看整个汉朝的官职,除了沿袭秦朝的制度外,他也有着自己的变化,比如尚书的崛起,实际上这些都是遵循着历史潮流变化而来的。秦朝所重用的三公九卿,汉朝初期依旧掌握着大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就会面临一些淘汰,而被淘汰的不仅是丞相。

  后面因为汉武帝而受到重用的尚书,在汉朝末期,也是沦落成为单独的行政机关。在古代封建王朝,谁离皇帝越近,谁的权力就会越大,丞相是这样,太尉是这样,尚书如是,外戚和宦官也如是。所以,无论官职怎么变化,始终不变的,就是人人都想向皇帝那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殊荣去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