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北伐时孙权在做什么 孙权为什么不进攻曹魏

日期:2023-12-0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对百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权和曹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为什么孙权不趁关羽北伐时进攻曹魏呢?

  关羽北伐之前和北伐之时,孙权已经在进攻曹魏,只是连年的进攻没有什么进展。正在这个时候,关羽发动的北伐战争却取得了显著成果,从而引起了孙权极大的警觉,认为关羽乃至刘备集团的行为已经极大的危及到江东的利益。

  因此,孙权不但不会趁关羽北伐的良机继续进攻曹魏,反而认为这是夺取荆州最好的机会

  我们一起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01.关羽北伐之前,孙权在忙些什么?

  关羽北伐始于公元219年7月,结束于12月,前后历尽5个月的时间。关羽北伐的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孙权也没有闲着,他一直在谋划着两件事情:一件事就是图谋荆州,另外一件事就是在图谋曹魏的合肥。

  刘备入益州之后,孙权一方面发动对曹魏的攻势,企图夺取合肥,进而夺取曹操的淮南地区,另外一方面却时刻觊觎荆州。

  首先,孙权是如何图谋荆州?

  在图谋荆州的事情上,孙权干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湘水划界:公元215年,刘备击败刘璋夺取了益州,进而导致刘备实力大增,这让孙权非常不舒服,于是派诸葛瑾讨还荆州。刘备拒绝了孙权的要求,于是孙权派吕蒙等人夺取了长沙、桂阳、零陵三郡。

  刘备为了对抗孙权,于是也起兵五万之众,并且关羽将兵三万在益阳和鲁肃对峙。正当大战一触即发之时,曹操夺取了汉中,为了消除两面受敌的窘境,刘备同意和解。

  经过双方友好协商,双方同意长沙、江夏、桂阳划分给孙权,而南郡、零陵、武陵则归属刘备,这就是有名的湘水划界,暂时稳定了双方的盟友关系,可是从客观上削弱了刘备的实力,也为后续刘备失去荆州埋下了祸患。

  第二件事,与曹操联姻:公元217年春天,曹操又一次率军猛攻濡须口,从而击败孙权。孙权眼见无法取胜,就采取了妥协的方式向曹操乞降,并派都尉徐详拜访曹操,寻求联姻,进而缓解曹操的攻势。

  与此同时,孙权和吕蒙商议,收缩兵力积极准备随时攻打荆州。

  孙权通过湘水划界夺得了属于刘备的长沙郡以及桂阳郡,为未来夺取南郡和武陵郡以及零陵郡打下基础,此后又通过与曹操联姻的方式取得对方暂时的信任,从而为后续进一步联合起对付关羽埋下伏笔。

  因此,孙权在关羽北伐之前,早已开始制定计划图谋荆州,并非临时起意。

  其次,孙权是如何算计曹操?

  在赤壁之战之后,关羽北伐之前,在图谋曹操的事情上,孙权也没少花心思,先后干了以下六件事情:

  第一件事,孙权迁都:公元211年,孙权听取张纮的意见,将治所迁到秣陵,随后改名为建业。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抵御曹操的进攻,另外一方面距离荆州更远,从而起到了麻痹关羽的作用。

  第二件事,反击曹操:公元213年正月,曹操攻打濡须坞。孙权亲自率军以舟师围攻曹操水军,此战取得大胜。随后双方暂时相持一个多月后,孙权写信给曹操,使之顺利退兵。

  第三件事,夺权庐江:公元214年五月,孙权率吕蒙、甘宁等人征讨皖城,顺利的捕获了庐江太守朱光,并且掳掠人口数万,从而控制了江淮南部。

  第四件事,再征合肥:公元215年,孙权再次征讨合肥。可是形势非常不利,遭到了张辽的猛烈进攻,辛亏在猛将陈武掩护之下才顺利脱险。

  第五件事,再次反击曹操:公元216年冬,曹操率军再次进攻濡须坞,孙权不得不起兵抵抗。

  第六件事,孙权再次攻击合肥:公元219年,孙权率兵进攻合肥,曹魏为了应对孙权这次进攻,不得不从各州抽调兵力去防守,从而导致荆襄地区的防卫出现了空虚,这就为关羽发动北伐带来了良机。

  孙权和曹操之间不停的缠斗,极大的损伤了曹魏的实力,扩大了东吴的地盘,同时也为孙权夺取荆州带来了机会。

  最后,孙权是如何整顿内部?

  在对外方面,孙权将主要的力量放在和曹魏对合肥方向的争夺,同时又继续谋划夺取关羽驻守的荆州;在对内方面,孙权对于山越宗帅继续采取了征服的策略,继续残酷的打击不愿意外迁的山越,一方面消除内部威胁,另外一方面积极扩充户籍和士卒数量。

  正是采取以上三方面的措施,从而从内部积聚了力量,从外部迷惑了关羽的视线,让关羽误以为孙权只是曹魏方向而忽略了荆州。

  02.关羽北伐的时候,孙权又在忙些什么?

  关羽北伐只有五个月的时间,在这五个月的时间里,孙权做了以下三件事:

  首先,继续迷惑关羽。

  关羽北上攻打曹操之后,东吴为了麻痹关羽,使其产生懈怠的心理,进而放松对东吴的警惕,采取了两项措施:

  第一项措施,临阵换将。孙权将闻名于江东的吕蒙换掉,并对外声称吕蒙病得非常厉害需要养病,又让名声不显的陆逊替代吕蒙的位置,从而顺利的迷惑了关羽。

  第二项措施,夸耀关羽。陆逊就任之后立即写信给关羽,大力的称赞和夸耀关羽,从心理上麻痹和迷惑关羽,从而导致关羽继续从南郡派兵救援樊城前线,为后续夺取荆州打下基础。

  通过以上两项措施,孙权完成了对荆州的准备工作,一旦时机成熟,就立即发动对荆州的进攻。

  其次,和曹操联合。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许都以南的曹魏地区变得有些危险,于是强大的关羽成了孙权和曹操共同的敌人。

  孙权主动派人向曹操送信,表达了共同对敌要求。曹操不但答应了孙权的要求,并且还答应在击退关羽之后将汉水以南的地方让给孙权。

  通过和曹操的联合,打下了偷袭南郡,击败关羽的基础。

  最后,夺取荆州。

  孙权在联络曹操的同时,派吕蒙为前部偷袭南郡,而江陵与公安的守将糜芳、傅士仁不但没有抵抗,反而开城投降,从而打开了南郡的门户,这就相当于将整个南郡,武陵郡以及零陵郡拱手让给了东吴。

  孙权在关羽北伐之前以攻曹为主要战略目标,期望在合肥方向能够夺取淮南地区,从而打开通往徐州乃至豫州的通道以图北定中原的最终目的,可是随着荆州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关羽实力坐大,从而导致孙权迅速调整战略方向,将主要目标投向荆州,恰到好处的利用了关羽北伐后方空虚的有利时机,顺利的夺取了荆州,为东吴的安全再上一道保险锁。

  由此可见,在关羽北伐前和北伐中,孙权一直在谋划扩大东吴的最大利益。只要时机成熟,无论是合肥方向还是荆州方向,孙权均会把握机会将其利益最大化。

  03.孙权为何不趁关羽北伐的时候进攻曹魏?

  关羽北伐后,荆州后方空虚,孙权趁这个机会联合曹操一举夺取了南郡,武陵郡以及零陵郡从而将荆州南部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那么此时的孙权为何不趁关羽攻打曹操之际去攻打曹操呢?这就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攻打曹操已经连续失利。

  孙权和曹操之间无论是大规模的战役还是小规模的冲突,一直都没有消停过。按照孙权的战略规划,希望通过占领合肥乃至淮南地区进而染指徐州,甚至豫州等地方。

  可是孙权这个庞大的战略规划在曹操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屡次碰壁,甚至曾经被张辽统领的七百士卒打得丢盔弃甲,差点命丧其手。

  军事上的连连受挫,从而让孙权不得不考虑从其他地方寻求突破,恰好关羽北伐,后方兵力空虚,这就给了孙权一个可乘之机

  其次,南郡控制着东吴上游的命脉。

  刘备集团占据的益州乃至南郡地区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的战略要地,一方面,东吴需要大量的兵力来扼守来自中上游的威胁,另外一方面又需要大量的兵力来防守首都建业所在下游的安全,这就极大的分散了东吴的兵力,从而削弱了东吴的军事能力。

  在下游地区的合肥,孙权屡次战役均无法夺取战略主动权,就退而求其次,期望夺取荆州进而守住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战略要地,为东吴上一道保险锁。

  因此,夺取南郡成为东吴上下的共识,只是摄于关羽的强大而不得不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表面的关系,但是暗地里却在秘密的准备以寻求机会。

  最后,刘备的强大已经威胁到东吴的安全。

  孙权答应和刘备联合的时候,刘备非常弱小,因此孙权不惜将南郡部分地方大方的让给刘备以做交易,提高刘备的实力,从而巩固双方的盟友关系。

  可是随着刘备击败刘璋夺取益州,进而在汉中之战中击败强大的曹操,这让孙权坐卧不安。曹操的强大已经让孙权寝食不安,现在刘备又突然壮大,特别是关羽在荆州不断积蓄力量,实力不断增强,这让孙权更是如芒在背

  要是按照这个速度来看,一旦关羽北方成功,或者让刘备夺取了关中,那么刘备集团就成为另外一个曹操,这可不是孙权可以承受的结果。

  因此,孙权在攻打曹操失利之后,立即将战略转移,寻求机会削弱刘备的实力,进而减轻来自长江中上游的压力。

  由此可见,孙权放弃继续攻打曹操转而偷袭江陵,其根本原因就是刘备的实力大增已经威胁到东吴的安全,从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总而言之,孙权在关羽北伐的时候放弃继续攻打曹操,一方面是攻打曹操没有太大的胜算,另外一方面是关羽北伐导致后方空虚,因此,孙权顺势而为,成功的夺得了荆州,巩固了江东中上游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