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最终能实现统一,其实离不开秦国所有国君的努力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秦国是周代时在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1起来看看吧。

秦国自秦非子被周孝王封为附庸开始,到前771年正式位列诸侯,再到秦穆公称霸西戎,位列“年龄5霸”,后经百年中衰,又于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再度突起,终至前221年攻灭6国,统1天下。

都说秦始皇“奋6世之余烈”而统1天下,事实上秦国从地图上1个小点,之所以能够终究1统天下,离不开秦国3106代先君的努力。而在这长达6百余年的奋斗史中,秦国几近没有几个昏聩之主,不管与山东6国相比,还是与后世王朝相比,都可谓奇迹。

起步阶段:秦非子至秦襄公,共历6代

秦国最早只是就封于西陲周代附属国,于蛮夷夹缝当中求生存,在争取生存空间的进程中,有多位秦君在与西戎的交兵中战死。历经数代秦君的努力,秦人材艰巨站稳了脚根,并在西周灭亡前后因推戴周天子,而终究得以位列诸侯。

1、嬴非子(?—公元前858年)

成绩:受封秦地,秦国始封君

伯益以后,商代重臣恶来5世孙,周代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西周犬丘人。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又尽职尽责,受周孝王欣赏,获封秦地,延续先祖伯益的祭祀,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赢。不过此时的秦国只是封地不足510里的附庸国,既不是诸侯,也算不上卿和大夫。

2、秦侯(前857—前848年在位)

秦国第2任君主。《史记》仅记载他在位10年,现存各类史书均无记载其他业绩,也没法考证其本名。只知道其为嬴非子之子,其子为公伯。

3、秦公伯(前847年—前845年在位)

秦国第3任君主,史书很少关于他的记载,只知道其为嬴非子之孙、秦侯之子,其子为秦仲。

4、秦仲(前844年—前822年在位)

成绩:获任大夫,攻打西戎,秦国逐步突起

名不详,秦公伯之子。在位前期,因周厉王姬胡残酷无道,致使诸侯反叛,西戎趁机侵入周王朝。周宣王元年(前827年),周厉王之子周宣王姬静继位,并于周宣王4年(前824年)任命秦仲为大夫,令其率军进攻西戎。周宣王6年(前822年),秦仲在与西戎交兵中,战败阵亡。秦仲在位时期,秦国得到车马、礼乐和服侍的臣子,从此使秦国开始逐渐强大起来,秦国逐步突起于西陲。

5、秦庄公:嬴其(前821年—前778年在位)

成绩:夜袭猃狁老巢,击败西戎,获封西陲大夫

周宣王7年(前821年),周宣王召见秦庄公兄弟5人,派给他们7千兵士,让他们带领前往讨伐西戎,秦庄公1战击败西戎。周宣王因而封秦庄公为西陲大夫,并将原大骆之族所居住的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1带)之地赏给秦庄公。周幽王宫涅4年(前778年),秦庄公被犬戎所杀。

6、秦襄公:嬴秦开(前778年—前766年在位)

成绩:推戴平王,迁都汧邑,列为诸侯

秦庄公去世以后,其长子世父继续率军与犬戎作战,而将国君之位让给了弟弟嬴秦开。秦襄公即位之初,鉴于秦国在周天子和犬戎夹缝中求生存的危险局面,审时度势之下,秦襄公遂将其妹缪嬴嫁给戎人丰王为妻,以分化戎人。秦襄公2年(前776年),秦襄公迁都汧邑(今陕西陇县)。秦襄公与犬戎和亲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周王室的关系,从而使秦国取得了难得的发展空间和时间。

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周。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并将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土地赐予秦国,自此秦国开始成为西周诸侯国,秦襄公则成了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1任国君。秦襄公102年(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讨伐西戎的途中去世。

位列诸侯后的秦国

02.创业阶段:秦文公至秦穆公,共历8代

在位列周代诸侯以后,秦国开始迅速进入发展快车道,历经数代秦君努力,秦国不但领土得以迅速扩大,其国家政治建设也日益完善,逐步摆脱了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并终究于秦穆公时称霸西戎,成为年龄5霸之1。

7、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在位)

成绩:扩地岐山以西,设史官、建刑法,营建汧渭之会,收编周代遗民

名不详,秦襄公之子。秦文公在位期间,下令在汧水、渭水的会合地营建城邑;击败西戎,收编周代遗民,扩地至岐(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以西;设史官以纪事、制定罪诛3族的刑法。尔后,秦人开始逐步摆脱游牧风俗,开始定居,从事农业。周桓王4年(前716年),秦文公去世,葬于西山(今陕西省宝鸡市)。

8、秦宪公:嬴立(前715年—前704年在位)

成绩:夺取荡社,俘虏芮君,消灭荡氏,迁都平阳

秦宪公因其父秦静公早逝,被祖父秦文公立为继承人。秦文公去世,秦宪公继位,居于西新邑。后于秦宪公2年(公元前714年)迁居平阳,同年派兵攻打亳戎(西戎的1支)的荡社,次年亳戎首领亳王战败逃往西戎,秦国夺取荡社。秦宪公7年(前709年),芮国国君芮伯万因姬妾太多,被其母赶出芮国,秦宪公于次年趁机进攻芮国,秦军因轻视而战败,同年冬在周桓王帮助下俘虏芮伯万。秦宪公102年(前704年),派兵消灭西戎小国荡氏。同年,秦宪公去世,长年2101岁。

9、秦出子:嬴曼(前703年—前698年在位)

秦宪公(《史记》中称秦宁公)的幼子。秦宪公去世后,大庶长弗忌、威垒和3父废掉太子秦武公(秦宪公长子),改立5岁的秦出子为国君。周桓王2102年(698年),大庶长3父等人又将秦出子杀死,葬于西山墓区(今陕西宝鸡北陵原),复立旧太子嬴说(即秦武公)。

10、秦武公(前697年—前678年在位)

成绩:平定3父之乱,大肆对外扩大,建立县制

名不详,秦武公即位以后,于秦武公3年(695年)以暗杀秦出子为由,将3父等人诛杀,夷灭其3族,集大权于王室。在位期间,秦武公前后征服、吞并了绵诸、邺戎、冀戎、义渠戎、狄和貘等戎族,初设县制管理攻占之地。通过1系列的扩大,秦国权势到达关中渭水流域。秦武公于周僖王4年(前678年)去世,死后葬于平阳,首开活人殉葬制度之风,陪葬之人多达6106人。

11、秦德公:嬴嘉(前677年—前676年在位)

成绩:梁芮朝贡,设立伏日,迁都雍城

秦武公去世后,群臣拥立其弟秦德公即位,秦德公则封秦武公之子公子白于平阳(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国迁都雍城,尔后数百年雍城始终为秦国都城,秦国迁都后,大臣梁伯、芮伯迫于压力而前来朝见秦君。秦德公在位虽只有两年,但秦国的各项制度却在其与兄长秦武公手中大体有了雏形,国力也开始迅猛发展,这为秦穆公时期秦国的昌盛并进而与中原各国争霸奠定了坚实基础。

12、秦宣公:嬴恬(前675年—前664年在位)

成绩:韬光养晦、击败晋国

秦德公长子,即位之初便碰上了周王室政变,郑、虢等国参与其中,秦德公则选择了韬光养晦,不参与其中,从而为秦国赢得了4年的发展时间。而在秦国高速发展的同时,晋国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晋献公在位期间屡次入侵秦国,致使秦国反抗情绪日趋高涨,秦宣公见时机成熟,遂于秦宣公4年(前672年)向晋国宣战,并击败晋军。至此,历经近两百年发展,秦国终究具有了和东方诸侯国交兵的实力。秦宣公102年(公元前664年),秦宣公去世,他虽然有9个儿子,但却终究选择了传位于2弟嬴载。

13、秦成公:嬴载(前663年—前660年在位)

嬴载在位34年,史料中却仅记载梁、芮两国国君于秦成公元年(前663年)时来朝见,未记载其余相干业绩。秦成公4年(前660年),秦成公去世,他虽有7个儿子,但终究选择了传位于3弟嬴任好。

14、秦穆公:嬴任好(前659年—前621年在位)

成绩:称霸西戎,拓地千余里,年龄5霸之1

年龄时期秦国第9位国君。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虏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秦穆公曾帮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实现秦晋之好。晋文公死后,同盟瓦解,秦晋对抗。秦穆公本欲向东扩大,称霸中原,但却在秦穆公3103年(前627年)的“崤之战”和秦穆公3105年(前625年)的“彭衙之战”中两次被晋军击败,秦国东进之路被晋国牢牢掌控,无奈之下秦穆公只好继续向西发展。尔后,秦穆公前后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另说20个),后又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功,周襄王时任命秦穆公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作为年龄5霸之1,秦穆公不管是为秦国尔后1统天下,还是对秦国的发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会都做出了1定贡献。

03.守业阶段:秦康公至秦出公,共历105代

自秦穆公称霸以后,由于秦国东出之路被晋国断绝,秦国对外扩大空间被紧缩,再加上终年与晋国交兵和“4代乱政”,而“3家分晋”后晋国虽已不再,但又迎来强邻魏国,秦国开始进入百年衰落期。但是,即便在艰巨的守业期内,秦国国力虽然日衰,但相对其他诸侯国来讲,秦国昏庸之主依然较少,这为秦国终究保存了1丝重新突起的机会

15、秦康公:嬴罃(前620年—前609年在位)

主要事件:屡次与晋国交兵

秦穆公之子,秦康公元年(前620年),晋襄公去世,晋国因新君人选而动荡,秦国负责护送公子雍回国即位的军队,在令狐(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遭受晋军埋伏,惨遭战败,史称“令狐之役”。次年,秦康公派兵攻打晋国,夺取晋国的武城,以报“令狐之役”。秦康公4年(前617年),晋国攻打秦国,夺取秦国的少梁。秦康公6年(前615年),秦康公派兵攻打晋国,夺取晋国的羁马(今山西永济南),晋国出兵救济,两军在河曲(今山西芮城)交兵,秦军大败晋军。秦康公在位期间,由于秦国与晋国屡次产生战争,秦国开始逐步从西戎霸主走向衰落。

16、秦共公:嬴稻(前608年—前605年在位)

主要事件:救崇国出兵攻晋

秦共公,《史记索隐》记载名貑,《左传》名稻,秦康公之子,前后在位4年(《史记》误作5年)。秦共公元年(前608年),晋国赵穿攻打秦国盟国崇国,次年秦共公派兵包围晋国的焦(今河南省3门峡市陕县),以解崇国之围,晋国只得又派赵穿回军救济。

17、秦桓公:嬴荣(前604年—前577年在位)

主要事件:“麻隧之战”败于诸侯联军

秦桓公2103年(前581年),与刚刚继位的晋厉公沿黄河结盟,但秦桓公归国后便即背盟,并与翟族、楚国合谋进攻晋国,结果楚共王不但谢绝出兵,而且回头就把秦国卖了。秦桓公2105年(前579年),晋国宣布与秦国断交,并联合齐、鲁、宋、卫、郑、曹、邾、滕等诸侯国进攻秦国,秦军战败。

18、秦景公:嬴石(前576年—前537年在位)

成绩:两败晋军,诸侯和谈

秦景公在位初期,秦国与晋国依然经常交兵。秦景公前后于秦景公秦景公103年(前564年)和秦景公105年(前562年)两败晋军。晋军则于秦景公108年(公元前559年)为报仇而联合鲁国、齐国、宋国、卫国、郑国、曹国、莒国、邾国、滕国、薛国、杞国、国等进攻秦国,结果晋军不胜,秦军不败。晋悼公去世后,鉴于两国长时间交兵,秦国和晋国皆国势衰退,因而两国经过和谈,终究于秦景公310年(前547年),秦晋结盟。

题外话:秦景公的秦宫1号大墓,乃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而且公然采取了天子葬仪

19、秦哀公:嬴籍(前536年—前501年在位)

成绩:派兵救楚,击败吴军

《秦记》称秦毕公,《史记索隐》称秦璟公,秦景公之子,楚平王正妻孟嬴之父。自前546年,晋楚等国举行“弭兵会议”后,诸侯国之间再也没有产生大范围战争。直到“柏举之战”爆发,吴军在伍子胥和孙武的带领下,大败楚军,攻陷楚都。后楚国大夫申包胥向秦国求援,秦哀公为其赋《无衣》,发兵救楚,击败吴军,帮助楚昭王复国。

20、秦前惠公:嬴宁(前500年—前492年在位)

成绩:稳定秦国发展

嬴宁为秦哀公之孙,因其父在即位之前便已病故,故秦哀公去世后,由嬴宁即位。秦哀公在位10年,秦国稳定发展,并未产生甚么大事件,也未产生大范围战争。

21、秦悼公:嬴盘(前491年—前477年在位)

成绩:筑都城雍

《史记秦本纪》和《102诸侯年表》误作为14年。秦悼公在位期间,在雍城(今陕西凤翔县南)筑城。

22、秦厉共公:嬴刺(前476年—前443年在位)

成绩:派兵攻魏城,伐西戎大荔

秦悼公之子,称秦伯刺。《史记秦本纪》作秦刺共公,《史记正义》作秦利共公。统治期间蜀国、楚国、义渠等诸侯国前后来贡,又派兵在黄河边修筑护城河;派军队两万攻打西戎大荔(今陕西渭南京大学荔县东),夺取其王城。厉共公210年(前457年),嬴刺亲身率军讨伐绵诸,后于厉共公3103年(前444年)派兵攻打义渠,俘虏其国王。在位期间,还产生了1件大事,那便是“3家分晋”。

23、秦躁公:嬴欣(前442年—前429年在位)

成绩:击退义渠

又称秦趮公,前430年(秦躁公103年),义渠向秦发起大范围的进攻,直至渭水蒿域,被秦军击退。前429年,秦躁公卒,其弟公子封从晋国归来继位,是为秦怀公。

24、秦怀公:嬴封(前428年—前425年)

秦躁公去世后,庶长将其从晋国迎回。当时国政被旧贵族所操纵,秦怀公无实权,无政绩。秦怀公4年(前425年),秦庶长鼌联合其它贵族逼秦怀公自杀。由于太子秦昭子早卒,次年大臣立怀公之孙为君,是为秦灵公。

25、秦灵公:嬴肃(前425年—前415年在位)

主要事件:与魏战于少梁

又称秦肃灵公,未知其名,1说名肃。在位期间,晋国魏氏在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筑城,秦国派兵进攻,两军在少梁交兵两年。秦灵公8年(前417年),魏军击败秦军,再次在少梁筑成。秦军则沿黄河修筑防御工事,禁止魏军西进。秦灵公10年(前415年),派兵修补繁庞(今陕西省韩城市东南),在籍姑(今陕西韩城市北)筑城。

27、秦简公:嬴悼子(前415年—前400年在位)

成绩:推行改革,允许官吏、百姓带剑,承认“私田”合法性

又称“悼子”,有人怀疑他就是秦国的悼太子,根本就没有当上君主。1般认为他是:秦怀公嬴封之子、秦昭子之弟、秦灵公之叔父。秦简公在政治、经济上有1定改革,他允许官吏、百姓带剑,打破了只有贵族才能带剑的特权;实行按土地亩数征收租税的政策,则是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表明秦国开始向封建制度转化。与此同时,面对强邻魏国进攻,为保证国内改革,秦简公组织军民在东境修筑长城。

28、秦后惠公:嬴仁(前399年—前387年在位)

主要事件:丢失河西之地,攻占蜀国南郑

为与年龄时期的秦惠公辨别,1般称为秦后惠公,秦简公之子。秦惠公时期,秦国“4代乱政”进入尾声。秦惠公101年(前389年),秦惠公率50万大军进攻河西,意图从魏国手中夺回河西之地,结果于阴晋败于魏将吴起,尔后魏国修筑河西要塞以压抑秦国,直到吴起离开魏国前,秦国都始终没有机会夺回河西之地。秦惠公103年(前387年),秦对蜀国发动进攻,攻占了南郑。

29、秦出公:嬴昌(前386年—前385年在位)

秦出公,又称秦少主,《世本》作秦少主,《吕氏年龄》作秦小主,史上又名秦出子。前387年,秦后惠公死,秦出公即位,时方两岁,由母亲主持朝政,重用宦官和外戚,群贤不说自匿,百姓郁怨非上。前385年,左庶长菌改发动政变,杀秦出子及其母,迎秦灵公嬴素太子公子师隰回国。

04.突起阶段:秦献公至秦始皇,共历7代

自秦厉公嬴刺至秦出公嬴昌,大臣专权、数易君主,国政不稳,秦国日衰。直到秦献公即位,秦国才算正式回归正轨,后经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历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两代,秦国秦国最终能实现统一,其实离不开秦国所有国君的努力迅速突起,至秦始皇嬴政即位,秦国终究统1天下。

30、秦献公:嬴师隰(前384—前362年在位)

成绩:废除殉葬制度,光复河西,迁都栎阳

秦献公,《世本》作秦元献公,《越绝书》作秦元王,《史记索隐》记载名师隰,《吕氏年龄》记载其名连。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回国即位后在日渐衰弱的秦国推行改革,其中包括废除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行县制,同时鼓励嘉奖百姓生子,并吸引周边国家和部族迁入秦地种地、放牧,待之与本国人无异。另外,秦献公还数次发动光复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失地的战争。秦献公时期的改革虽不完全,但却为秦孝公嬴渠梁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31、秦孝公:嬴渠梁(前361年—前338年在位)

成绩:启用商鞅,变法图强,迁都咸阳

《越绝书》作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曲梁。秦孝公在位期间,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嘉奖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促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1奠定了基础。

32、秦惠文王:嬴驷(前338年—前311年在位)

成绩:改公称王,东进攻魏,灭蜀败楚,伐取义渠

109岁即位,以宗室多怨,族灭商鞅,不废其法。周显王4104年(前325年),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1位君王。当政期间,文有张仪连横6国,武有公孙衍、司马错,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1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33、秦武王:嬴荡(前311年—前307年在位)

成绩:平蜀乱,设丞相,拔宜阳,置3川

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在政治上,设置丞相,驱逐张仪,结盟魏国,连越制楚。军事上,攻拔宜阳,设置3川,平定蜀乱。经济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秦武王喜好比武角力,任用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皆为高官。秦武王4年(前307年),秦武王嬴荡入洛阳,将周赧王逐出王宫,后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时年23岁,谥号烈。

34、秦昭襄王:嬴稷(前306年—前251年在位)

成绩:连败3晋,5国伐齐,攻陷楚都、灭亡西周国,奠基统1

又称秦昭王,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之1,在位5106年,在位期间产生了著名的伊阙之战、5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等大战。秦昭王在位期间,重用白起为将,,连败3晋、攻破楚都、大败齐国,攻取魏国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发动长平之战,大败赵军,攻陷西周公国,俘虏周赧王和西周君,迁9鼎于咸阳,结束了周代8百年统治。尔后,山东6国再也难以对抗秦国,为秦国统1天下奠定了基础。

35、秦孝文王:嬴柱(前251年—前250年在位)

成绩:大赦罪人,善待先王元勋

又名式,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秦昭襄王5106年(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嬴稷去世,太子嬴柱即位,史称“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10月,秦孝文王服丧期满,正式即位,3往后为其父秦昭襄王除丧期间去世,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

36、秦庄襄王:嬴异人(前250年—前247年在位)

成绩:灭东周国

又称秦庄王,本名异人,后改名为楚,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异人早年在赵国邯郸为质,后在吕不韦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令丞相吕不韦率军攻灭东周国,革除了周代的残余王室,后继续蚕食3晋,又攻占大片土地。庄襄王3年(前247年)5月丙午病逝,享年3105岁。

秦庄襄王后,秦始皇嬴政即位,对内平定长信侯嫪毐叛乱、除去丞相吕不韦,集大权于自己1身,后向东前后攻灭山东6国,终1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1个中央集权的统1的多民族国家,且也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综上,秦国历6百余年、3106代先君,终究使得秦国从西部边境1个不足510里的附庸小国,成长为统1天下的强国,期间虽也曾历经挫折,但相较于山东6国和后世王朝来讲,昏聩之主极少,简直可谓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