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降清的导火索曾德事件是什么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施琅是明末清初的重要将领,他没有太多的功绩,但是单凭平定台湾就能够名留青史。台湾是郑氏的地盘,施琅本是郑氏的将领,但是由于曾德与郑氏完全破裂,投降清代。

1652年(顺治9年),曾德事件致使施琅与郑成功公然破裂。自从郑芝龙降清后,曾德仿佛不大得志,在郑成功军中受施琅控制。施琅既被削去兵权,曾德为求出头之日,利用过去在郑氏家族军队中的关系投入成功营中充当亲随,即所谓“恃郑氏亲昵,逃于郑所”。

施琅听到消息后,大为愤慨,派人把曾德捉回斩首。郑成功“驰令勿杀”,施琅却悍然不顾,“促令杀之”。

郑成功见施琅背令擅杀郑氏旧将,判定他是反形已露,就在5月210日密令援剿右镇黄山以商量出军机宜为名逮捕施琅之弟施显,同时,命右先锋黄廷带领兵丁包围施琅住宅,将施琅和他的父亲施大宣逮捕。施琅被捕后,在1些心腹部将和当地居民的掩护和帮助下逃到大陆。

郑成功得悉施琅已逃入清方管辖区后,怒不可遏,在7月间把施大宣、施显处斩。施琅得知父亲和弟弟被杀的消息,对郑成功恨之入骨死心踏地投奔清代,1意同郑氏为敌。

施琅本是郑芝龙的部下,随着大部队奉郑芝龙的命令投降了清军,被编入大将李成栋的麾下,但是由于不是嫡系而不被重用。

1648年,李成栋反清归明,施琅便回归了郑成功的麾下,继续为郑氏效率。虽然施琅凭仗自己的才能在郑成功麾下不断升迁,终究被任命为左先锋,但是以后2人却出现了较深的隔阂。

而终究让施琅和郑成功破裂的是曾德事件,曾德本来是施琅的部件,之前多有不法之事,而且是个见风使舵之人,他看到施琅被郑成功革除左先锋职位后便千方百计地投入到了郑成功的直接领导下,这让施琅很不爽,暴怒之下的施琅竟然派人将曾德捉回斩首。

这下就捅了1个大篓子了,施琅此举无疑是对郑成功权威的挑衅,试想1下,就算曾德投到郑成功直接指挥下,这也无可厚非,毕竟郑成功是这支部队的最高统帅。

曾德此举虽然道义上不光彩,却也没犯甚么大错。而施琅却将曾德斩首,1来曾德无错,2来施琅已被消除职务,根本无权处置身为同寅的曾德,更何况将其斩首。

在施琅将曾德斩杀以后,郑成功1方面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威,另外一方面也觉得施琅有了反心,因而便下令将其抓捕,结果施琅竟然奇迹般地逃脱了,而且成功地跑到了大陆、投降了清军,终究成了攻克台湾的主要人物。

而施琅的父亲施大宣和弟弟施琅降清的导火索曾德事件是什么施显则没那末走运,2人被郑成功抓获并被处死。至此,施琅和郑成功便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这也使得施琅死心踏地地为清军效率,终究成了康熙任命攻台的头号武将。

1683年,施琅带领清代水师与台湾郑氏水师在澎湖列岛大战,1举击败台湾郑氏水师,以后施琅便1边武力施压,1边招抚,终究台湾的延平郡王郑克塽(郑成功的孙子)率台湾军民投降清代,两岸归于1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