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中山装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1种说法是孙中山在日本活动期间拜托华侨张方诚设计了中山装的草图,返上海后于1916年命荣昌祥裁缝王才运依图生产。《申报》1927年4月20日第17版有1则软广告《中山装之盛销》:“南京路新世界对面荣昌祥,为制造中山装之首创家,手工既能讲求,式样又极准确,现应潮流之趋势,欲求普及起见……”。
该说法的另外一支流则说,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时,有1次,他将1套已穿过的日本陆军服拿到亨利服装店请裁缝改成“燕服”,改成“燕服”后仍有点像英国军制服。但在燕服中,它既非“唐装”,更非“西装”,店员便为之起名为中山装。当时的中山装背面有缝,后背中腰有带,前门襟钉9个钮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裥”。
另外一种说法是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不但式样繁琐,穿着不便,又不大适应当时中国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实用要求;而中国原来的服装(对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长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现当时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时期精神,在实用上也有类似西装的缺点。因而主张以当时在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为基样,在企领上加1条反领,以代替西装衬衣的硬领。
这样1来,1件上衣便兼有西装上衣、衬衣和硬领的作用;又将“企领文装”上衣的3个暗袋改成4个明袋,下面的两个明袋还裁制成可以随着放进物品多少而涨缩的“琴袋”式样。孙中山表示,他这样改革衣袋,为的是要让衣袋放得进书本、笔记本等学习和工作的必须品,衣袋上再加上软盖,袋内的物品就不容易丢失。终究请裁缝黄隆生帮助1同计划和负责缝制,顺利地制成了世界上第1套中山装。
孙氏广东人,广东人向来视南洋为第2故乡,南洋企领文装与广东燕服10分近似,因此产生1种广东版的中山装比较靠谱。《北洋画报》1929年5月14日第318期有1篇妙观的《中山装之起源》谈到:“曰:‘昔先总理在粤就大元帅职后,1日,拟检阅军队,欲服元帅装,则嫌其过于隆重不适于时,西服亦无当意者,正检阅行筐中,得旧日在大不列颠时所御猎服,颇觉其适合,因而服之出,其后百官乃仿而制之,称之曰中山装,至今式样已略有变更,非复先总理初时所服者矣。’云云......其说当不虚也。”
第3种说法是中山装源于学生装。早期的学生装多仿效日本学生装,而日本学生装用的是日本海军装,日本海军装是学的欧洲军装。孙中山在日本多年,喜欢穿日本学生装。故1926年11月,《良友》画报出《孙中山先生记念特刊》时,刊登的孙中山照片的介绍就径说:“先生喜服学生装,今人咸称为中山装。”《申报》1926年5月5日第21版消息《3友实业社职员改装》:“其服制分甲乙2种,甲为中山装,即学生装,乙为世界装。”乃至在1些重大时政新闻中,也作如是观。
《申报》1928年7月19日第8版《蒋昨续在北京大学报告》:“本日9时半,蒋学生装到北京大学对各界报告,听众千余,首讲打倒军阀……”作为孙中山的继承人,蒋介石穿确当然是最正宗的中山装,可是报章也直书其为学生装。
另外,也有人指出中山装的主要参考来自中国地方燕服。源出中国说再分广东燕服说及宁波服燕服说。二者均认为孙中山从中国地方燕服为基础,加入西装的硬领及多袋等特点而成。《中华文化风俗辞典》折衷南洋华侨说及中国说以下:“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本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身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1种服装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