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有什么作用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郑国渠的作用不单单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前后历经汉朝的白公渠、唐朝的3白渠、宋朝的丰利渠、元朝的王御史渠、明朝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朝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汉朝有民谣:“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郑国渠有什么作用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1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称赞的就是引泾工程。

1929年陕西关中产生大旱,3年6料不收,饿殍遍野。引泾灌溉,急若燃眉。中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决然毅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担。在他本人的亲身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开工,数千民工辛劳苦干,用时近两年,终究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开始继续造福百姓。

新中国成立以来,依照边应用、边改良、边发展的原则,对新老渠系进行了3次范围较大的改良调剂与挖潜扩灌。1949年⑴966年为第1阶段,1966年⑴983年为第2阶段,80年代后至1995年为第3阶段。

为继续解决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问题,1989年泾惠渠被列入关中3大灌区改造之1,展开了以更新改造、完善配套和方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灌区建设,共安排8项工程和方田38.7万亩。

主要项目有:渠首加坝加闸和除险加固、总干渠险工段整治与石渠坡脚砌护,南干渠改良,干、支、斗渠衬砌与翻修,重点建筑物加固改造,排水干沟整修和通讯线路更新改造等,完成工程投资1571万元,建成渠、井、电、路、树相配套的方田面积41.8万亩,至1993年完成项目任务,1995年8月通过竣工验收。

1995年,渠首引水能力为50立方米每秒。全灌区共有干渠5条,长80.42千米,已衬砌67千米,支渠20条,长297.49千米,已衬砌78千米;斗渠527条,长1206千米,已衬砌630千米;配套机井1.4万眼;抽水站22处,装机1824千瓦;设施、有效灌溉面积分别为134.04万亩(其中抽水灌溉面积37.2万亩)和125.9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