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12日:斯霞逝世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2004年1月12日,斯霞因病在南京去世,享年94岁。斯霞(1910年12月-2004年1月12日),曾名碧霄,浙江诸暨人,当代初等教育专家,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因功劳卓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又名斯霞小学。

曾评为小学特级教师、全国38红旗手、全国“51”奖章取得者、宋庆龄基金会全国“樟树奖”取得者等光荣称号,并当选为3、5、6、7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

她还前后当任过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和全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还被聘为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

1986年,斯霞老师把她的1笔稿费捐给学校,设立斯霞奖学金,嘉奖学校品学兼有的学生,以后又不断捐钱,至今奖学金已颁发21届。斯霞老师终生从事小学教育,为教书育人倾尽血汗,贡献卓著。

主要成绩

上世纪510年代,她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力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她教导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数一数二

610年代,经专家学者总结、论证,斯霞的“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浏览、写话3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新华社1963年播发的通讯《斯霞和孩子》向国内外宣扬了她的感人业绩。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回到教学岗位的斯霞全身心肠投入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精心培养青年教师。她主张通过生动活泼的授课,提高教学效果,来增加教学内容和识字量,反对延长教学时间,主张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尽量的去满足学生多方面2004年1月12日:斯霞逝世需要,帮助他们打开知识闸门,点燃智慧火花。退休后,她仍1如既往地每天到学校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学校、学生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份。

母爱教育

斯霞不只是1个教书匠,在她的身上始终蕴藏着慈母般的温情,流淌着爱的暖流。她的床上学生们睡过,她的衣服学生们穿过。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温饱冷暖,无不牵挂在她的心上。

1962年深秋的1天,突然刮起了西北风,气温急剧降落,1些家长为孩子送来了衣服,可还有很多双职工子女依然穿着单薄。下课后,斯霞回到自己家里,翻箱倒柜,把所有能穿的都拿了出来。大大小小的各种衣服虽然学生们穿得不很合身,但却温暖了1颗颗幼小的心灵。第2天,1个姓吴的女学生拿着斯霞平时穿的红毛衣还给老师,说了声“谢谢”就离去了。斯霞打开毛衣1看,里边还包着1个鲜红的苹果。

南师附小的校门口本来比较低洼。每到下雨天,校门口便成了1个大水塘。这对78岁的小学生来讲,是1个不小的障碍。上学时,斯霞早早地站在校门口,把他们1个个背过来;放学了,又把他们1个个背过去,直看着他们安全地离去。

那是1963年的晨会课,斯霞发现有个学生扒在桌上。她走到那个学生身边,摸了摸他的额头,头上都是冷汗。斯霞轻声地问他是怎样回事,学生说他们家搬家了,刚才上学急呼呼地走了半个小时,感到浑身很累。斯霞让他安静地伏1会儿。下午放学后又亲身到这个学生家里去,他的新家离学校确切很远。

斯霞向学生的父母说:“如果你们放心,就让孩子住在我的宿舍里,行吗?”怎样不行呢,学生的母亲激动地握着斯霞的手,连连表示感谢。就这样,这个学生在斯霞的房间里住了几个月,直到毕业后才搬回家去。

斯霞撒下了爱的种子,学生们也都把她看成知心的母亲1样,爱戴她,尊重她,有话愿意向她说,有事愿意找她讲。毕业离校了,学生们还保持着和她的联系。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原则就是虔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个原则表明教师酷爱教育、立志从事教育的态度,体现了人民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斯霞丈夫去世后,家务的重任都落在斯霞1人肩上,但斯霞无怨无诲,默默地承受1切。她挺起腰杆,坚定地走在教改的道路上,她在日记写道:“当我在党的教育下,逐渐建立了1切为着孩子的成长,1切为着祖国的未来这样的信心时,我想方设法地去研究我的工作,如饥似渴地去补充我的知识,再苦、再累也心甘甘心,有了这个信心,个人的安逸、家庭的幸福,如有必要,我都能牺牲;

有了这个信心,甚么样的屈辱我都能忍耐,甚么样的磨难我都不怕;有了这个信心,所有那些瞧不起“孩子王”、瞧不起小学教师的世俗观念,都不能使我动摇,我都可以象抹去1缕蛛丝1般地把它丢在1边……有了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执着的酷爱,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够做出不平凡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