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鲁迅曾作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学论断:“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晓得此理者,晓得中国大半”。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1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

学术思想

郭沫若认为:“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2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墨家店早已被吞并了,孔家店仅存了1个招牌。”道教作为传承道家思想的主力,前后产生了魏晋玄学、隋唐重玄学和宋元明清内丹学,在学术领域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在哲学上,道教无中生有、道生万物的宇宙本体论和阴阳转化、规律运动的辩证思惟法,在古代是被普遍接受的传统世界观和方法论。儒道互补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辟概括。宋代大儒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的学术思想源自高道陈抟,程朱理学将道教的宇宙图式论和儒家纲常名教结合构建了“天理”哲学体系。明代王阳明的心学处处把“良知”说和内丹学相比拟,充分汲取了道教玄学理论和修养方法。

两千年来佛、道两大传统宗教不断地进行互动。东汉时期佛教被人们视为黄老道的支派,南北朝时佛教的传播借助了老庄玄学的影响,禅宗的主旨方法深受庄子学说的启发,密宗的修行方法大量鉴戒了神仙方术。

政治经济

道教认为“身国同治”、“内圣外王”,清静无为是治国和修身的通用原理。细读中国历史,会发现1个秘密:汉代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宋代仁宗盛世,明代洪武之治、仁宣之治,清代康乾盛世,这些壮盛时期都使用“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治国方针。

道教“无为而治”的思想,与西方“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思想不谋而合。事实上,每当统治者以黄老学说作为指点思想时,疗养生息,轻徭薄赋垂拱而治就会“天下自正”,生产恢复发展,经济繁华发达,出现太平盛世

封建统治者常常利用道教为巩固统治服务,乞求国家长治久安秦皇汉武热中神仙方术,唐宗宋祖尊崇扶植道教,明代盛行崇道之风;另外一方面,民间道教常常成为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和组织情势,从汉末黄巾起义、南北朝李弘起义,到元末白莲教起义、清末义和团运动,各种起义络绎不绝,“替天行道”成为农民起义的鲜明旗帜。

道教与兵家有渊源关系,兵家军事谋略和道教修炼法门相互影响,《道德经》、《阴符经》常被视为兵书,“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以奇用兵”等思想被兵家研究利用,奇门遁甲等道术也在军事中实践使用。

文学艺术

道教的玄妙思想、神仙境地、奇特方术、逍遥精神、贵生伦理渗透到文学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道教的自然情怀、浪漫主义深深影响着传统文艺的审美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南北朝以来的《搜神记》、《酉阳杂俎》、《聊斋志异》等志怪小说与道教密切相干,唐宋传奇《枕中记》、《太平广记》等包括大量的道教元素。

唐诗受道教渲染构成了古奥华丽的风格,宋词中大量词牌名源自道教,元曲中神仙飞升题材的曲目10分突出;明清小说包括4大名著都包含道教神学思想,构成了“智者形象道士化”的传统。另外还有独特的道教文学情势被衍生出来,如李白的游仙诗、明代盛行的青词,和《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魔小说。当代流行的修真小说以丹道为主题,玄幻小说、盗墓小说、仙侠小说也与道教紧密相连。

科学技术

道教具有征服自然的精神,各种寻求突破生命极限的方术实践推动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

道教术数学与古代数学有不解之缘,也在光学、磁学、声学、天文学领域很有建树;4大发明中,炸药源自道士炼制外丹,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也和道教密切联系;道教在炼丹实践中增进了冶炼技术的发展,道士为实现“御风而行”推动了机械制造的进步;道教为酒、水泥、颜料的制造做出了贡献,豆腐是淮南王炼丹的产物;道士炼丹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炼丹术西传到欧洲成为现代化学的先驱。

医道通仙道,道教为寻求延年益寿、永生久视而极大地推动了医药学、养生学的发展,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刘守真、傅山、刘1明等众多高道都是医学家。道教治未病、天人同构、自然无为思想成为中医的指点思想,外丹术首创了化学制药的先河,道教在生理学、经络学、解剖学、药物学、性医学、心理学等方面都很有建树。

服食、行气、辟谷、导引、调息等方术和内丹学成为养生的主体内容,道家养生衍生出各种强体健身的武术气功,太极拳、形意拳、8卦掌都源自张3丰的内家拳。

国民性情

道教对国人的性情心理、伦理道德和民族凝聚力的塑造是无与伦比的。周作人认为:“平常讲中国宗教的人,总说有儒释道3教,其实儒教的纲常早已崩坏,佛教也只剩了轮回因果几件和道教同化了的信仰还流行民间,安排国民思想的已完全是道教的权势了。照事实看来,中国人的确都是道教徒。”

道教尊道重道和唯道是求的人生哲学,鼓励国人刻苦磨练、知行合1,为求道得道而努力探索、不懈奋斗;道教贵生乐生、逍遥洒脱的精神,塑造了国人酷爱生活、求真务实的品性;道教上善若水、以柔克刚的思惟方式,造就了国人内敛、涵蓄的性情心理;道教阴阳调和、天人合1的思想,决定了中国人的辩证思惟方式;道教奉行“知常容,容乃公”的准则,构成了宽容忍让、包容开放的道教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民族性情,促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

仁义道德”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准则,道教既奉行“尊道贵德”,又提倡“忠孝仁义”,把道德践履作为修仙条件,积极推行传播各种劝善书,对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道教大力宣扬始祖轩辕黄帝,使得海内外华人都尊黄帝为祖宗,构成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和克服1切困难的民族凝聚力。

民间信仰

许地山认为:“从我国人平常生活的习惯和道教的信仰看来,道的成份比儒的多,我们简直可以说安排中国1般人的理想与生活的乃是道教的思想。”道教对民间信仰的1些内容进行吸收、改造,并将其重返民间来深入影响民间信仰。道教积极“收编“民间俗神、吸取神话传说,纳入道教神仙谱系,如盘古、女娲、关公、妈祖、观音等,使民间信仰融入浓厚的道教色采。

道教影响着明清时期兴起的民间宗教,各种民间宗教的最高神“无生老母”源自《道德经》的“无名天地之始,着名万物之母”,“真空故乡”的世界观鉴戒了道教的宇宙生成论,修炼方法来自于道教内丹学,并承袭了道教的信仰方式和组织情势。

中国的民俗基本上是属于道教的,道教信仰深深积淀在传统民俗里,影响着信仰风俗、祖宗崇拜、节日风俗、文娱风俗和方术活动。本命年拜太岁,祭祀先人烧纸钱,春节祭灶王、贴对联、放鞭炮、接财神、拜天公、闹元宵,这些风俗都起源于道教。道教与各种方技术数都以天人合1、阴阳5行动思想基础,在发展进程中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道教的理论、神仙、法术、科仪深入影响着玄学方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