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袁雪芬(1922.3.26~2011.2.19),女,浙江嵊州人,越剧表演艺术家、泰斗,越剧袁派开创人。
工青衣、闺门旦。1933年开始学艺,前后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1942年10月起,在上海大来剧院开始越剧改革。其唱腔旋律浑厚,节奏多变,感情真挚深沉,韵味醇厚,委宛缠绵,声情并茂,被称“袁派”。在表演上,重视刻画人物性情和内心活动的写实主义表演特点。
1946年5月,将鲁迅名著《祝愿》改编为《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剧舞台,被舆论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1947年8月发起影响极为深远的越剧10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1953年与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摄成中国第1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2011年2月19日下午2点,在上海去世,享年89岁。
袁派是袁雪芬创建的越剧旦角流派。袁雪芬1922年生于越剧故乡浙江嵊县,11岁时进入4季春科班学戏,初学的是男班的丝弦正调腔,出科后与女子越剧4工腔时期的代表人物王杏花同台,唱腔受其影响比较大。
1942年10月,袁雪芬提倡越剧改革,剧目多数为悲剧,越剧原来曲调单纯、活泼、跳跃的4工腔不能适应,袁雪芬从人物动身,在传统唱腔音调进行中,频繁地、重复地应用变音,就是7音,构成唱腔音调,逐步构成1种激进的、下行的旋律的特点,显现出哀怨深沉的唱腔格调。1943年1月的《断肠人》中“断肠人越想越断肠”这段唱就是代表。
袁雪芬在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才(即周宝财)合作,在唱腔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初步构成了尺调腔的雏形,尔后尺调腔逐步丰富,不但使越剧唱腔在板式结构上得到了完善,在唱腔曲调上也增强了抒怀性和戏剧性,为越剧音乐开辟了1个新的时期。并为流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袁派就是在尺调腔的基础上构成的,是越剧最早出现的流派之1。
袁派在上世纪410年代的唱腔音调1般较为低沉哀怨,叙述性倾诉性比较强,但是袁雪芬很注意唱腔层次的变化,善于根据表达人物感情的需要,打破越剧严格的上下句对仗的格式,使唱腔音调平中出奇,柔中有刚,这时候期的代表性唱段是《忠魂鹃血》中的痛责,《绝代艳后》中的冷宫和著名的“3哭”,即“香妃·哭头”、“梁祝·哭灵”、“1缕麻·哭夫”。
上世纪5610年代,袁派又在塑造新的人物的音乐形象时有新的发展。1950年演出《相思树》的时候,袁雪芬与刘如曾合作,吸收越剧初期男班艺人支金相的唱腔因素,创造了能表达热烈、急切、犹豫、不安等复杂感情的“男调”。1953年在演出《西厢记》时,使用了典雅清丽的音乐语言和富有诗意的吟咏性唱腔,通过疏密相间的字位节奏,使唱腔变化更加丰富。
1958年在演出《双烈记·夸夫》时,又创造了新型的“6字调”,准确生动地塑造了巾帼英雄梁红玉的音乐形象。1959年演出《秋瑾》时,在“东渡”1场的“6字调”唱段中,吸收了“高拨子”的高亢音调和鲜明节奏,表现出秋瑾这位革命女杰坚毅豁达的性情。1962年演出《祥林嫂》时,在“千悔恨,万悔恨”这段“6字调”中,吸收了传统的“武林调”、“4明南词”、“宣卷调”等因素,加上细致的润腔处理,构成悲凉、叹息、自谴自责的音调,深入表达了祥林嫂心灵备受折磨的痛苦。
袁派唱腔的特点是质朴平易,委宛细腻,深沉涵蓄,韵味醇厚。袁雪芬善于依照人物的特定性情和感情创腔,不寻求曲调的花哨,而注意以情带声,以真情实感和润腔韵味扣人心弦。在演唱上,她气味饱满,运腔婉转,喷口有力,吐字坚实而富有弹性,运腔中应用欲放又收、抑扬有致的处理,构成独有的韵味美。她常根据唱词的寓意,采取特殊的节奏情势,改变原来较为安稳的字位节奏,使唱腔和唱词语气紧密结合起来。
如《西厢记》“赖婚”中的“若不是张解元他识人多”,在“若不是”后面的拖腔中应用了后起半拍的特殊的节奏情势,形象地显现了莺莺1提到意中人时难以粉饰的喜悦;“琴心”中“宝髻玲珑”的“玲珑”2字和“身在墙东”的“墙东”2字,都采取了前切分音节奏,使唱腔旋律在流畅中有跌宕,安稳中有跳跃。
袁派10分讲求重点唱句的演唱,擅用喷口、气口、加虚词和强音、顿音等技能进行特殊处理,造成演唱上的高潮。如《祥林嫂》中“阎王要把我1锯两半分”1句中,“1锯”2字以重音强调,“分”字以喷口唱法吐出,随即在3小节的拖腔中又屡次应用气口,使唱腔若断若续,渲染了人物内心的恐惧。袁派的甩腔也常通过句幅的扩充、节奏的抑扬、调式的交替、结构的变化,使旋律迂回曲折,回味无穷。
如《白蛇传·断桥》中的"到如今,凤泊鸾飘两地怨"的甩腔,通过句头、句幅的乐汇扩充,显得柔婉悠久;《祥林嫂》中“这真是走也难来留也难,进退两难怎安排”两句,通过宫徵调式交替的手法产生回肠荡气的效果。
在越剧唱腔艺术发展史上,袁雪芬是个重要的代表人物。1943年11月,她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创造了“尺调腔”,把越剧唱腔音乐推动到1个新的阶段,即越剧音乐史上的“尺调时期”。越剧的所有流派,就是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其实不断丰富的。
袁雪芬创建的“袁派”,对越剧旦角唱腔的发展、提高和流派的构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戚雅仙、吕瑞英、金采风、张云霞等大家都曾接受过袁派的艺术营养,并在此基础上进1步创造、发展,衍化出戚派、吕派、金派、张派。袁雪芬重视塑造有不个性的人物形象,真实细致地表现其内心情感,为此,她广采博取,大胆创新,以丰富的音乐语汇创造出1个个富有特点的越剧新腔及板式;在演唱时,坚持从人物动身,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唱法上善于以情带声、声情融合,并用细腻而多样的发声处理和润腔方法,使唱腔韵味无穷。
1940年代,袁雪芬以“悲旦”著称。为了逼真反应中国妇女仁慈、温顺的性情和所遭受的痛苦,她在传统的“4工腔”中,频繁地、重复地、自然地应用7音,构成了1种悲痛哭诉的唱腔基调,以表达旧时期妇女哀伤的心声。
这段唱从“滴铃铃铜壶漏不尽”起,较多应用7音,使唱腔旋律自然地向低音区展开,唱腔音调显得10分凄楚悲切;特别是在甩腔前大量应用7音的曲调,就成为袁雪芬的特点音调,如“卜咚咚更声在耳旁”,是较为典型的下句甩腔。在这段唱腔中,已开始孕育着越剧“尺调腔”的萌芽。它是从“4工腔”向“尺调腔”转化时期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