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据文史记载,当时的雷城南面有擎雷山和擎雷水,是雷州境内着名的山和水,唐代时当地首任刺使陈文玉是根据这1独有的山川之名而定名雷州的。
相较之雷州得名的缘由,1直以来总是有人好作这样诠释:雷州因多雷而得名。不久前雷州市1位作者也在文章中宣称:“雷州是仅次爪哇的世界第2大雷区”,像是为雷州作注。百度网《炎夏雷暴》词条亦云:“即便冬季,这1带(海南岛、雷州半岛)也能听到阵阵雷声,雷州因此而得名”。其实这些说法是缺少根据的。
因多雷得名史无记载
我们常说的雷,其科学定义是:闪电出现时,闪电中因高温使水滴汽化,空气体积迅速膨胀而产生的强烈爆炸声。伴随雷声和闪电的天气现象,称雷暴。(见《辞海》)雷暴构成与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相干。专家认为,粤西北1粤中德庆、罗定—粤西南为广东的多雷暴地带。雷州半岛也属于多雷暴地带,而古雷州得名是不是与多雷有关,还是不能妄加推测。
雷州始名于唐贞观8年(634年)。同时期,毗邻的儋州(今海南儋州市)、琼州(今海口市)、窦州(今信宜市)也分别于622、631、634年始名,可都不用“雷”字命名,难道儋州、琼州、窦州的雷比雷州少?自唐贞观上溯至秦汉,儋州、琼州、窦州和雷州之地的雷,孰多孰少,史无记载。翻阅雷州的史籍,看到的是干旱的记载,世代祭雷祈雨的记载,
却没有雷暴灾害的记载。《雷州府志》录有雷州古谚“雷打秋有作无收,秋打雷稻籽累累”,并作了诠注。说是雷州人祈盼多雷雨,每一年立秋之日有听雷测天的风俗;“秋打雷稻籽累累”,意为“秋后多雷乃祯祥之兆”。此谚至今仍在雷州半岛的乡村中流传,究其缘由是由于古今气候未有根本变化。
对雷暴的成因及我国雷区的散布,哪里多雷,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林之光在其专著《中国气候及其极值》中,有全面的论述。林之光先生的论断是,“中国的雷暴的散布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区比平原多,陆地比水面多。”他以建国后510年各地气象台站提供的资料为根据,进行科学分析,认定我国的多雷地区首推云南、海南,次为青藏高原东部和横断山区北部,第3是两广地区。
专家认为,雷州半岛同两广多雷区的范围,但由于3面环海,平均海拔才25⑺0米,无高山,由热力条件引发的雷暴,相对海南、粤中、粤北及粤西山区,是少而不是多。权威的气象资料显示,云南勐腊年均雷暴日数达123.7天(最多148天),海南儋县122.5天(最多139天),云南景洪120.8天(最多149天),海口市112.7天,信宜市108.9天。而湛江市(总面积的70%为古雷州辖地)年均雷暴日数为94.6天,古雷州的腹地今雷州市年均雷暴日数是96天,均不及印尼爪哇物茂的年均雷暴日数322天的3分之1。
至于以“冬雷阵阵”说雷州多雷,也不科学。林之光指出,我国长江、巴山以南地区冬季都有雷,终雷最晚的地区是云南勐定、镇源。少与多是相对而言的,如能察今知古,那就很难推论出古雷州最多雷。或许古时雷州之雷也就是南不及儋州、琼州,北不及窦州。问题还在于,自唐武德、贞观年间(儋州、琼州、雷州、窦州始名时期)至建国之初,中国各地都没有完全的气象资料,关于雷暴的记录更是凤毛麟角。不论谁说古雷州是因多雷得名,都是没有证据的。
雷州多雷的不经之说
说雷州以多雷而名者,虽然缺少科学根据,但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极可能源自1些远久的传说。这些传说见于史籍,世代流传,牵强附会,自圆其说,可概括为“雷州多雷说”,其说有3。
其1,“猪雷说”。说是雷州这个地方很多雷,到了冬季都变成猪蛰伏到地下。人们把这些猪雷挖出来煎煮,给它温暖,让它立春后回到天上行云化雨。但是,古时有识之士就认为这类传说是荒谬的。明《雷州府志》指出,“雷自贞观始名,说者谓其多雷,至冬蛰而为彘,郡人掘而煮之,其说近诞。”
其2,“风雷说”。说雷州有座擎雷山,山上常常生出雷来。这山有洞窍与琼州的息风山相通,琼州那边1刮风,雷州这边就打雷。琼州风多,所以雷州雷多。清《雷州府志》指出,“此为不经之说”。
其3,“阴雷说”。说雷州不但有阳雷,而且有阴雷。阳雷有声音,主生,行云化雨,造福人世。阴雷无声,也看不见,主杀,专事惩办恶人。那些连得甚么病都来不及知道而突然死去的人,就是被阴雷击死的,其缘由是他本人作恶或是他祖上有人作恶。至今这类“阴雷说”在雷州半岛的1些乡村中仍有流传,也有人相信。清《雷州府志》照录此说,其实不否定。
“雷州多雷说”告知人们,雷州之地天上有阳雷,人间有阴雷,山上有风雷,地下有猪雷,真可谓雷州无处不有雷。“雷州多雷说”是科学不昌明时期的产物,带有浓厚的迷信色采,但自古以来就有人跟从、傅会。因此,雷州就“多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