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娇梨》的创作背景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玉娇梨》又名《双美奇缘》,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最早的1部,风格最为纯粹的才子佳人小说代表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该书成于明代,当时法文译本名为《两个表姐妹》,于1826年在巴黎出版。该书同《平山冷燕》(译本《两个有才学的年轻姑娘》)1起,名声在外,远过于其在中国的地位。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1书中也提到了《玉娇梨》,可见它的影响。本书同《平山冷燕》,主旨均为“显扬女子,颂其异能”。

《玉娇梨》有法、英、德、拉丁、俄等外文全译本或片断译文或节译文本。

创作背景

关于《玉娇梨》、《平山冷燕》创作出版的时间,学术界1般认为在明末清初,但还没有有足够材料加以证明。

当今所见《平山冷燕》单行本及《玉娇梨》、《平山冷燕》合刻本的大多有1篇内容相同的序,在“合刻本”中题为“合刻天花藏才子书序”(以下简称“合刻序”),而大连图书馆所藏《平山冷燕》刊本则署为“平山冷燕序”,在《天花藏批评平山冷燕4才子书藏本》中又题为“4才子书序”。弄清这篇叙言的最初归属,是弄清楚《玉娇梨》、《平山冷燕》版本情况及出版时间的关键。

这篇叙言中有1句话很是费解:“岂必俟诸后世?将见1出而天下皆子云矣。天下皆子云,则著书不愧子云可知已”。这句话是根据《玉娇梨》小说正文的篇头诗而说的。诗云:“更有子云千载后,生生死死谢知音”。

“子云”是西汉扬雄的字,“子云千载”是个典故,作“后世知音”解。如果根据这句篇头诗和“子云千载”这个典故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难道小说1定要等后世知音们来浏览吗?(我们)将看到此书1出版,天下人都是它的知音。如果天下人都是小说的知音,就能够知道写小说的人不愧是扬子云1样的才子了。

既然这篇多种版本都出现的叙言必须根据《玉娇梨》小说正文的篇头诗的意思才能读懂,那末,这篇叙言最多只能作为《玉娇梨》、《平山冷燕》合刻本的叙言,乃至更多是《玉娇梨》的序,而“平山冷燕序”则多是搬用了“合刻序”。

事实上,《平山冷燕》的确是搬用了“合刻序”。这点可以从《平山冷燕》小说的署名情况看出破绽。当今所能见到的《平山冷燕》的最早刊本,是大连图书馆所藏刊本(以下称“大连本”)。这个刊本没有署名。1般小说都会署名,即使是作者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会注明自己的笔名。

只有在以下3种情况下,小说才不题撰人:第1,刊本是古本,不能查知作者的名字。第2,精刊且有自序的刊本,由于叙言中已署名,故而正文就不再署名。第3,粗制滥造的版本1般不署名。而我们所看到的“大连本”,从版式上看是精刊本,并且不题是古本,却不题撰人,因此它的不题撰人的情况不属于上述情况的任何1种。

因而,我们推测它极可能是从《玉娇梨》、《平山冷燕》合刻本分离出来单刻的,由于合刻本《平山冷燕》没有署名,所以,单刻本也就不能署名了。还有1条内证,柳存仁《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1书指出,雍正庚戌(1730年)间的《玉娇梨》、《平山冷燕》合刻本,玉娇梨卷题有“荑荻散人编次”字样,而平山冷燕则没有刻撰人或编次人的姓名。该版本是当今所见《玉娇梨》、《平山冷燕》的最早合刻本。所以,《平山冷燕》在其初刻单行本时,并没有署名。

既然《平山冷燕》单刻本是从《玉娇梨》、《平山冷燕》合刻本分离出来单刻的,从资料上来看,并没有比“合刻本”更《玉娇梨》的创作背景早的《平山冷燕》单刻本子,所以,可以拟定《平山冷燕》的出现是在“合刻本”出现之际,即1658年前后。也由于《平山冷燕》的单刻本是“合刻本”分离出来的,“合刻序”写于顺治戊戌年(1658),则《平山冷燕》单刻本的初刊时间最早也是在顺治戊戌年(1658)后。

在肯定了“合刻序”的归属及《平山冷燕》单刻本的初刊时间后,关于《玉娇梨》的版本的情况就可以顺藤摸瓜地弄清楚了。有1条新材料对这1问题的解决极有帮助。日本内阁文库所藏《玉娇梨》,封面题署“新镌绣像圈点秘本玉娇梨”,这个版本除有1篇题名为“素政堂主人”所作的内容完全不同于“合刻序”(“合刻序”尾署“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的“玉娇梨叙”以外,还有1篇交代小说来历的“缘起”。

这篇“缘起”交代,《玉娇梨》小说由于完成得晚,所以1直拖延耽搁,众人没有见过这部小说,更不知小说还有所谓“秘本”这个名字。这篇“缘起”还说,由于兵火的原因,这部小说被迫拿出来刊刻。《玉娇梨》写的是江南生活,学术界已公认其作者为江南人,而江南明清之际产生的兵火,应当是指明末清初之际江南所遭兵燹,而所谓“扬州10日”、“嘉定3屠”这两件大事都产生在顺治乙酉(1645年),比“合刻序”撰写时间顺治戊戌(1658年)要早13年。

所以,《玉娇梨》小说的创作时间比“合刻序”的完成时间要早。

由此可知,《玉娇梨》小说实际上有两篇叙言,比较这两篇叙言的内容,日本内阁文库本的“玉娇梨叙”及其“缘起”都明言,小说为王世贞门客所写,并遭到了王世贞的赞美,而“合刻序”则涵蓄地表明自己是作者。再对比《玉娇梨》小说正文篇头诗中的诗句:“更有子云千载后,生生死死谢知音”,我们可以推断:《玉娇梨》小说创作出来后,作者其实不知道小说的影响会如何,只期望后世的知音来赏鉴。由于不自信,所以借王世贞作幌子。

但从当今所留下来的《玉娇梨》小说的版本众多的情况可以想见,这部小说在出版后相当畅销,作者觉得不需要王世贞作幌子,希望自己拿回小说的著作权,所以就不要了原来的“玉娇梨叙”及其“缘起”。(这个推测也有1条内证:大连图书馆所藏《玉娇梨》小说版本,是当今国内所见《玉娇梨》小说的最早本子,封面题署与日本内阁文库本1样:“新镌绣像圈点秘本玉娇梨”,却没有绣像,也没有序言及缘起),另外写了1篇“合刻序”以声明小说的作者是自己。由于目的在于拿回《玉娇梨》小说的著作权,所以,“合刻序”的内容主要针对“玉娇梨”小说而言。

据此推断,“合刻本”和“合刻序”的出现应当距离《玉娇梨》的刊行时间不会太久,否则等人们已习惯了《玉娇梨》的作者是王世贞的门客这1说法,作者再声明小说是自己做的,人们就很难接受了。这样,再根据“合刻序”的写作时间顺治105年(1658),《玉娇梨》小说的“缘起”里提到的“近缘兵火”说法,则小说的成书与刊行极可能是在顺治10几年。

综上,《玉娇梨》小说的成书、刊行时间应是在顺治10几年;《平山冷燕》的成书时间比《玉娇梨》晚,但又在顺治105年前,其单刻本初刊时间至早也是顺治105年(1658)以后。学术界基本公认《玉娇梨》、《平山冷燕》是才子佳人小说流派的开山之作,既然这两部开山之作都出现在清初,所以,才子佳人小说流派也应当出现在清初,而不是人们常常含糊地以为的明末清初。

作者简介

这部小说的作者至今是个谜。书上原题“荑荻散人编次”,又作“荑荻隐士”“荻岸散人”等。另外一部与《玉娇梨》齐名的小说《平山冷燕》的作者也是此公。有人说他清朝秀水人张匀,还有人认为他就是清朝著名的小说家天花藏的主人,但都证据不足,无从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