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四句名言是什么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张载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横渠4句”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只有2102个字但包含了庞大的思想学问,经历代传颂而不衰。其实张载的1生其实不算如意,当时王安石打算推行变法,希望张载能够支持他,张载虽然赞同王安石的做法,但不愿参与其中。尔后王安石便对张载产生反感之情,张载的弟弟由于变法之事遭贬,张载担心自己也遭牵连,因而决定主动辞官。也正是由于张载辞官回乡后,他才有精力将自己的思想不断完成,成为关学的开创人。

1、得范仲淹点拨

张载的四句名言是什么北宋真宗天禧4年,张载诞生于长安,名字出自《周易·坤卦》:"厚德载物"。张载从小天资聪明,10岁时随外傅学习,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品格,"志气不群,知虚奉父命"。少年丧父,使他成熟较早。当时西夏常常侵扰宋代西部边疆,宋廷向西夏"赐"绢、银和茶叶等大量物质,以换得边疆和平。这些国家大事对"少喜谈兵"的张载刺激极大。

宋仁宗庆历元年,张载2101岁时,写成《边议9条》,向当时任陕西经略抚慰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说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打算联合焦寅(陕西永寿人,精通军略)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博取功名。

康定元年至庆历2年,范仲淹知永兴军、陕西经略抚慰招讨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在延州军府召见了这位志向远大的儒生。张载谈论军事边防,保卫故乡,光复失地的志向得到了范仲淹的热忱赞美。

范仲淹是1位随时随地发现人材、爱惜人材、培养人材的士林领袖,襟怀坦荡,光明俊伟。“宋仁之世,安定先生起于南,泰山先生起于北”,宋初儒学复兴运动的南北重镇安定先生胡瑗、泰山先生孙复,都曾得到他的直接指点和关怀。

范仲淹点拨了1句话,这句话深入影响了这位青年的人生走向:“儒家自着名教可乐,何事于兵!”意思是说你作为儒生,本分是研习儒学、重振儒学,没必要研究军事博取功名,并且因材施教,勉励张载研读儒家学说中最富于哲学色采的《中庸》。

2、辞官回乡

认真研读《中庸》后,张载又认真研习佛老思想,最后回归儒家,构成了1套完全的思想体系,史称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可见范仲淹知人之明与张载进学之笃。明儒王阳明曾说:“关中自古多豪杰,其忠信沉毅之质,明达英伟之器,4方之士,吾见亦多矣,未有如关中之盛者也。”这样的评价并不是过誉之词,张载和历史上其他关中学者也当之无愧

嘉佑2年,张载赴汴京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前后任祁州(今河北安国)司法从军、云岩县令(今陕西宜川境内)著作佐郎、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等职。在云岩做县令时,政令严明,处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推行德政,重视道德教化,提倡尊老的社会风尚,每个月初1召集乡里老人到县衙集会,常设酒食招待,席间询问民间疾苦,提出训戒子女的道理和要求。县衙有规定和告示,他每次都召集乡老,反复叮咛到会的人,让他们转告乡民,因此,他发出的告示,即便不识字的人也没有不知道的。以百姓心为心,其实不只是1句空洞的口号。

张载辞官回到横渠后,依托家中数百亩薄田生活,整日讲学读书,并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两项实践。横渠镇崖下村、扶风午井镇、长安子午镇仍保持着遗址,至今这1带还流传着“横渠8水验井田”的故事。

3、关学开创人

张载认为生在世上,就要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到达圣贤境地。关于其讲学的主旨,集中地体现在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的横渠4句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的1生,两被召晋,3历外仕,著书立说,开宗立派,毕生清贫,殁后贫无以殓,学生闻讯赶来才得以买棺成殓。

晚清“中兴第1名臣”曾国藩曾作《圣哲画像记》1文,从数千年灿若群星的中华历史巨人中精选32位,作为子孙治学的门径:

文周孔孟,班马左庄,葛陆范马,周程朱张,

韩柳欧曾,李杜苏黄,许郑杜马,顾秦姚王。

其中,“周程朱张”分别指周敦颐,程颢程颐兄弟(被视为1人),朱熹和张载。北宋中期,张载讲学关中,他的学术思想被称为“关学”,与周敦颐的“濂学”、2程的“洛学”、南宋朱熹的“闽学”并称为宋朝的4大学派。“孟轲死,千年间,得孔子之心传者,惟周程张朱数人而已矣。”这是中华8百年来的共鸣,“濂洛关闽”“周程张朱”已成为人们称谓宋朝理学的口头禅,为了压韵,曾国藩将其改成“周程朱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