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政权简介 弘光政权是怎么灭亡的弘光政权政治、军事、财政各方面介绍

日期:2023-12-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弘光政权简介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后,留都南京的明朝官僚于五月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弘光政权。朱由崧在位仅八个月。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兵临江南,南京城门大开,朱由崧逃亡芜湖,后押往北京,翌年被清军处死。时年四十岁,弘光政权覆亡。

概述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军攻占北京以后,在江南的明朝官僚于五月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弘光政权,南明伊始。

君主

朱由崧(1607年—1646年),明朝第十七位皇帝,南明首位君主。明末清初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朱由崧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之侄,福忠王朱常洵庶长子,生母姚氏。1644年到1645年在位,年号弘光,后世称为弘光帝。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七月朱由崧生于福王京邸,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其父朱常洵封德昌王,朱由崧受封为福王世子,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福王朱常洵被杀两年后,崇祯帝下诏令朱由崧袭封福王爵位。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年)崇祯帝殉国后,同年五月朱由崧被四镇拥立于南京,改元“弘光”,建立弘光政权,在位仅八个月。弘光元年,满清攻破南京,朱由崧逃亡芜湖,后被押往北京,翌年被清军处死。时年四十岁。

后永历帝为其上庙号安宗,谥号“奉天遵道宽和静穆修文布武温恭仁孝简皇帝”。


弘光政权是怎么灭亡的

防御

崇祯十七年十月,满清以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2万骑兵征讨南明。不久,因陕西李自成大顺军日炽,多铎奉命转兵西向(参见清灭大顺之战),从而给弘光政权以喘息之机。为抵御清军南下,弘光朝廷兵部尚书史可法部署兵力:以总兵刘泽清辖淮、海,驻淮安,经理山东一路招讨事;总兵高杰辖徐、泗,驻泗州,经理开、归一路招讨事;总兵刘良佐辖凤、寿,驻临淮,经理陈、杞一路招讨事;靖南伯黄得功辖滁、和,驻庐州,经理光、固一路招讨事。以上江北四镇同武昌的左良玉部组成江淮防线,防大顺军或清军南下。然而,弘光政权内部党争不断,内讧不已。十一月,史可法抵清江浦(今江苏淮阴),筹划淮河防御,先后数十次上疏,但南明朝廷不予重视,失去了宝贵的时机。

兵败

弘光元年(1645年)正月,清军攻破潼关(参见潼关之战),击败大顺军之局已定,于是满清便命多铎率部转兵分道南下。命沂州、济宁兵由庙湾南渡黄河,趋邳、宿二州;命彰德、卫辉兵由孟津东渡黄河,逼归德、徐州。南明驻睢州总兵许定国、驻河南总兵李际遇分别向清军约降。史可法飞章告急,并调总兵高杰至徐州,预趋归德,以掣清军。次年正月,高杰被许定国诱杀,弘光政权的积极行动告止。不久,弘光政权内讧又起。三月,驻武昌之宁南侯左良玉以“清君侧”之名,率所部东下,自汉口达蕲州,200里舳舻相接。南京马士英急调黄得功部赴长江抵御。清军乘机趋徐州,南明总兵李成栋登舟南遁,清军遂连陷颍州(今阜阳)、太和。四月初一日,弘光朝廷密诏史可法督军倍道入援南京,以御左良玉。时清军入亳州,向邳州(今江苏睢宁西北),徐、泗告急,史可法又奉命急还扬(州)、泗(州),但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三镇兵仍应诏入卫南京。清军一路陷亳州,一路陷砀山,于初九日占领徐州。十三日,泗州守将李遇春降清,史可法退守扬州。清军渡过黄河。

十八日,南明降将李成栋引清军包围扬州城,史可法急檄各镇赴援,无一前来。二十二日,城中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降清,扬州城中兵力益单。二十三日,总兵刘肇基请求乘敌不备背城一战,史可法未允。二十四日,清军从泗州运来红夷大炮,试轰扬州,满城恐慌,史可法血疏告急,不报。二十五日,清军急攻破城,史可法被俘,不屈就义(参见扬州之战)。刘肇基率残部和百姓继续巷战,直至矢尽人亡。五月初八日,清军乘大雾夜渡长江,次日克镇江。南明沿江守军皆溃。总兵郑鸿逵、郑彩部水师东遁入海,退回福建。十四日,清军自镇江南下丹阳,西趋句容,直抵南京城下。弘光元年(1645)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王锋、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清军占领南京。清军攻克南京后,多铎命降将刘良佐带清兵追击弘光帝。众叛亲离的朱由崧只好和爱妃逃到芜湖,清军追来,朱由崧只好与清军作战。明军支架不住。五月二十二日,总兵田雄、马得功、丘钺、张杰、黄名、陈献策冲上御舟,劫持弘光帝,将其献给清军。

结果

二十二日,清军俘获逃奔芜湖的弘光帝朱由崧。至此,弘光政权亡。

延续

弘光元年,顺治二年五月二十二日弘光政权亡,

闰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及南安伯郑芝龙、靖虏伯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闰六月二十七日朱聿键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以是年为隆武元年。即隆武政权。

闰六月二十八日,明鲁王朱以海在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抗清义军及官吏缙绅的扶持下监国于绍兴。即鲁王监国。

弘光政权政治、军事、财政各方面介绍

政治

追尊谥号与平反殉难诸臣

朱由崧即位后于三月上明熹宗懿安皇后谥号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六月追封祖母郑贵妃为孝宁太皇太后。父福恭王朱常洵为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后改谥孝皇帝),立庙于南京,墓园称熙陵。上嫡母邹氏尊号为恪贞仁寿皇太后。生母姚氏为孝诚端惠慈顺贞穆符天笃圣皇太后。赠洛阳城陷时遇害的胞弟颍上王朱由榘(矩)为颍王,谥曰冲。六月上崇祯帝庙号为思宗(弘光元年二月改上庙号毅宗),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上崇祯帝周皇后谥号孝节贞肃渊恭庄毅奉天靖圣烈皇后。七月追复懿文太子庙号兴宗,谥号和天敬道宪懿勤敏淳文度武明仁慈孝康皇帝。兴宗皇后常氏为孝康皇后。追上建文帝庙号惠宗,谥号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惠宗皇后马氏为孝愍温贞哲睿肃烈襄天弼圣让皇后。追上景泰帝庙号代宗,谥号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代宗皇后汪氏为孝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皇后。

九月初三,朱由崧下令为北京殉难诸臣上谥号,文臣二十一人、勋臣二人、戚臣一人。随后又给郢国公冯国用、宋国公冯胜、济国公丁德兴、德庆侯廖永忠、长兴侯耿炳文等开国功臣追上谥号;给方孝孺、齐泰、黄子澄、陈迪、景清、卓敬、练子宁等建文朝死难诸臣,蒋钦、陆震等正德朝死谏诸臣,左光斗、周朝瑞、周宗建、袁化中、顾大章、周起元等天启朝死珰难诸臣上谥号。

人事安排

就任监国之后,朱由崧依照廷臣会推,任命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入阁办事;马士英加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衔,仍任凤阳总督。不久又以原詹事府詹事姜曰广为礼部左侍郎,与原礼部尚书王铎,二人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以张慎言为吏部尚书,召刘宗周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其他衙门官员也先后作了安排。按照史可法、高弘图、张慎言等人的意向是尽量让“正人”占据要津,使朝廷建立之始有一番新气象。

党争

朱由崧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朱由崧是万历郑贵妃之孙,郑贵妃是晚明东林党的政治宿敌,朱由崧即位挫败了东林党人士拥立潞王朱常淓的计划。围绕帝位的勾心斗角,并没有就此平息。弘光立国一年之内,先后发生了“妖僧”大悲案、太子案、“童妃案”三大案。这三个案件表面上是孤立的,互不相涉,却都贯串着对朱由崧继统不满的政治背景。参见:南渡三案

军事

弘光政权的基本国策以“联虏平寇”为主。南明的对手有两个:大顺的农民军与满清。南明不能双拳并击是很明白的,不是联寇抗清,就是“联虏平寇”,二者必居其一。弘光政权则是采取联虏平寇的政策。史可法与马士英都是“联虏平寇”方针的赞决者。正是这一方针导致了弘光政权的土崩瓦解

财政

弘光朝廷拥有淮河以南辽阔的地盘,在北都覆亡以前,明朝廷每年要从江南各地搜括大量粮食、银钱、布帛等财物,弥补北京宫廷、诸多衙门以及九边庞大的耗费。按理说,北方各地既已相继沦没,分属大顺和清方,弘光朝廷在财政上应该是绰有余裕的,百姓的负担至少不应加重。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由于豢养大批只知祸国殃民军队,统治集团的贪欲有增无已,弘光朝廷的财政竟然入不敷出。在弘光立国的一年时间里,所得金钱却几乎从来没有用于救济灾民、兴修水利等实政。除了豢养军队以外,财政收入的另一部分耗费于皇帝、宫廷和官僚,供他们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朱由崧一登大位立即想在生活上同承平时期的皇帝看齐。他下令为自己和太后修建宫殿,为筹备大婚四出购买珠宝。弘光君臣的大肆搜括民财,经营自己的安乐窝,其直接结果一是大失人心,二是文官武将囊橐既富,身家之念重,一旦形势危急,多数非降即逃,卒至以国予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