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仁美和杨家有什么恩怨 潘杨不结亲是真的吗潘仁美历史的真相

日期:2023-12-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潘仁美和杨家有什么恩怨

在传统的侠义小说中,潘仁美是个大奸臣,与之相对的「杨家将」则是一门忠烈,被潘仁美害死多人。两姓自古结下仇怨,甚至还有「潘杨永不结亲」的说法。文学作品往往依托于现实,那么潘仁美在现实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真的残害忠良,十恶不赦吗?

「杨家将」的故事讲述了杨家名将杨业、杨延昭等人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这一门忠烈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大宋朝可谓居功至伟。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将遭到严重迫害。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 「双龙会」,其中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刀光血影中,大郎、二郎和三郎战死,四郎和五郎失踪,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

这个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至中叶时已传遍天下,并衍生出更多以潘、杨二人为主角的故事。潘仁美的奸佞形象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但实际上他的原型「潘美」与故事中的人物还是有些出入的。潘美生于后汉年间,年轻时风流倜傥,又有建功立业之志,恰逢柴荣任开封府尹,潘美便当了柴荣的侍从。

到柴荣即帝位后,建立后周,是为周世宗,补任潘美为供奉官。高平之战,潘美因为战功迁为西上阁门副使。柴荣去世后,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时政不稳。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不料赵匡胤却托言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潘美就是其中一人。赵匡胤对潘美待遇很优厚,潘美也没让赵匡胤失望,先是随他亲征平定后周将领李重进叛乱,又是击败南汉后主刘鋹几次侵犯,还追剿了从唐朝开始就成为祸患的一些少数民族,并加以抚慰,少数民族地区才安定下来。

宋太祖开宝三年,宋朝下令征伐南汉,任命潘美为行营诸军都部署。军队进克富州,刘鋹派来援军,潘美佯退设伏,大败南汉援军万余,攻克贺州。继而转兵攻韶州,击败南汉军主力10余万。次年二月,与南汉军6万对峙于广州城西。潘美派人于夜间烧南汉军营栅,率军乘火势进攻,大胜。不到半年,攻灭南汉。

开宝七年,皇帝计划征伐南唐。潘美为升州道行营都监,与曹彬一起出发,进驻秦淮,潘美率部击败江宁城下的10万南唐大军。南唐后主李煜紧急求和,赵匡胤却没有答应。李煜连夜派部队攻击宋军,潘美率精锐军队与其短兵相接,趁机与曹彬率领军队黎明攻城,平定南唐,后因战功被封为宣徽北院使。

雍熙三年,宋辽岐沟关之战中,潘美任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率军连下寰、朔县、云、应等州(今山西雁北一带)。七月,辽军主力反击宋西路军。陈家谷口(今山西陈家沟)一战,潘美与监军王侁未接受杨业的作战方案,迫令其出战;当杨业失利时,又未予以接应,致使杨业被俘,绝食而死。遂被后世编排,留下万年骂名。

潘杨不结亲是真的吗

同姓不能结婚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只要不是近亲结婚,同姓结婚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可能往祖上翻阅家谱,才有可能有亲戚。只不过这需要很多代人。那么为什么说“潘杨不结亲”呢?“潘”是指潘美,“杨”是指杨业。说到这里肯定就有人明白了。

潘美在历史上的评书、小说、戏曲等等各种艺术形象中,他都是大奸臣。历史上的潘美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当时的潘美得到了赵匡胤的信任。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潘美就是有力的支持者。面对潘美这样的北宋开国功臣,赵匡胤如何对待他呢?

众所周知的是,赵匡胤举行了一次宴会,将武将的兵权夺了回来。这时候的潘美成为了赵匡胤中的眼中钉。不过在杯酒释兵权中,潘美是个例外,赵匡胤没有将潘美的兵权夺回来。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代表了潘美得到了赵匡胤的信任。

潘美在历史上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征灭南汉,讨伐南唐、北汉。这样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北宋建立后,面对各路来敌,一直是战争不断的。雍熙三年,辽军举兵十余万,一路南下,这时候的辽国进攻北宋。宋太宗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统帅,杨业为副将进行攻击。

北宋的军事制度是“军将分离”的,战争到来时,统帅有兵权,在平日里是没有兵权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参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可是在这样的进攻之下,出现了一个庸才,这个人也参军,他就是王侁。王侁立功心切,命令杨业进攻。

最终杨业战死沙场。这时候的潘美身为统帅,没有为杨业求情,这种情况下杨业中了辽军的计谋,结果被俘虏,无论如何,杨业没有投降。绝食而亡,维持护了自己的最后一丝尊严。从客观上来说,潘美就是间接地将杨业杀死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这件事,潘美的形象很受影响。王夫之在《宋论》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潘美之陷杨业而不肯救,以避功也。将避权而与士卒不亲。”潘美是“避权”和“避功”,可是首先来说,第一责任人肯定是参军王侁,其次才是潘美。不过任何史籍资料都没有记载参军王侁受到责备。

根据潘美的功绩来看,潘美的功绩完全在杨业之上。宋朝的史书对潘美也是记载为了大忠臣。从潘美的才干、生平表现来评价,潘美对北宋的影响不可小觑。明朝的朱元璋给了潘美很高的评价“如汉陈平、冯异、宋潘美皆节义,兼善始终,可以庙祀。”可以说潘美甚至是媲美了汉朝的陈平,其次可以进入寺庙,受到后人的祭拜。

只不过后来小说、戏曲、评书等对潘美的形象进行了加工,以至于人们对潘美这个人有很大的误解。根据这样的小说、戏曲来看,正是由于潘美,才让杨业死了,所以姓杨的都看不起姓潘的,于是“潘杨不结亲”的说法就出现了。

潘仁美历史的真相

潘仁美历史上是潘美,其历史的真相是潘美一生的战功要比杨业大得多,宋朝廷实际将他看作是大忠臣。

潘美因不愿和同僚争强好胜,因此没有纠正王侁的行为,以致造成杨继业之死,这就是《杨家将》书中把潘仁美刻画成奸臣的原因,说实这是无限放大潘美的失责行为。

潘美之所以成为杨家将的仇敌,这应该是后人为了衬托杨家将,毕竟主谋王侁地位远不及潘美,不足以衬托杨家的忠烈。之后经过评书戏剧的渲染,至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潘美功绩,只知道“杨家将”。

潘美因不愿和同僚争强好胜,因此没有纠正王侁的行为,以致造成杨继业之死,这就是《杨家将》书中把潘仁美刻画成奸臣的原因,说实话这是无限放大潘美的失责行为。潘美之所以成为杨家将的仇敌,这应该是后人为了衬托杨家将,毕竟主谋王侁地位远不及潘美,不足以衬托杨家的忠烈。之后经过评书戏剧的渲染,至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潘美功绩,只知道“杨家将”。

太平兴国五年(980)三月雁门关之捷,封代国公,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改忠武军节度使,进封韩国公。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辽朝,潘美为云、应、朔等州行营都部署,率西路军出雁门,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领东路军大败于岐沟关,潘美等受诏撤军,并护送寰、朔、云、应等四州百姓随军内迁。

在护送边民内迁途中,潘美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陷敌被俘而死。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为检校太保。明年,复检校太师。知真定府,未几,改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数月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咸平二年(999),配飨太宗庙庭。宋真宗时追封为郑王。明洪武 二十一年(1388)从祀于帝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