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开始:明朝海禁是十四世纪时明朝政府对海事进行的一系列限制政策的统称。
1370-1573一共海禁了203年
隆庆年间明政府调整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史称隆庆开关。海禁的解除为中外贸易与交流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明朝的海禁政策自洪武年间开始到明末海禁的废弛经历了一个多变的 过程。从明初严厉的海禁政策,永乐年间海禁的松弛,永乐后(洪熙—弘治)海禁政策的再强化,嘉靖年间的海禁政策高度强化,隆庆开放和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明末海禁的废弛。这些政策对明朝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闭关锁国的时间为1759年至1842年。
1795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准皇帝颁布了《防范外夷条规》,根据这一文件建立了“公行”机构,闭关锁国开始;1842年签定了《南京条约》,“广厦福宁上”五口通商,自此清朝的门户就逐渐打开,闭关锁国结束。
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也因此中国的整体国力及发展落后予西方国家。
明朝的海禁与清朝的闭关锁国有何本质上不同
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是不同的,海禁是为了让政府控制一些重要贸易,不让普通百姓去做,也是为了防止倭寇渗透和侵扰。但不是与世界隔离开来,是上层社会一些阶层的自我封闭,民间的交流还是很多的,葡萄牙租借澳门,成为和世界交流的一扇窗户,明末郑成功能收复tai wang,大败海上马车夫荷兰,科技军事实力还是很强的。
起初,明朝并不是完全不让对外贸易,而是不允许民间的对外航海,而政府却大规模外出航海。而且小规模允许一些经济实力强大的民间航海家外出航海,现在东南亚的华侨移民就是这样过去的。
明朝海禁为了防范倭寇,当倭寇被灭后,其实海禁基本就没有了,而且明朝也默许了老百姓对外贸易,在倭寇被消灭后,虽然明朝政府名义上不允许百姓出海,但是巨大的海外贸易税收对明朝财政的巨大支持,让明朝政府认识到了对外贸易的好处。
所以明朝很快默许了对外贸易,但是碍于面子和政府法令的威严。因为政府的法令如果总是改变,会降低政府的威信。所以明朝政府名义上一直坚持海禁!
实际上,明朝的海禁是名存实亡的。尤其在灭倭战斗中,一些民间航海家奋勇杀敌,为明军提供舰船粮草。甚至直接协助明军战斗,明朝政府也不好意思恩将仇报,所以明朝政府对于这些在灭倭战斗结束后,就转入对外贸易的民间航海家,并没有采取太大的限制,只要你缴税,你爱买卖什么就买卖什么。还有,但是全世界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等商品,几乎全是中国垄断,中国国靠着这些低成本的商品,在全世界赚了不少钱,全世界70%的贸易额流入中国,欧洲在美洲、非洲掠夺的大量金银,大部分通过贸易流入中国,明朝政府也不是傻子,他不会有钱不赚的。
清朝是真正的寸板不许下海,甚至解散水师,缴获明朝的百丈宝船竟然被拆解了修建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