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于禁为什么是曹操五子良将之首
《三国演义》中,把蜀国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合称为“五虎上将”,他们武艺绝伦骁勇善战,为刘备驰骋沙场屡建奇功。不过需要声明的是,“五虎上将”之说是小说家言,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这样的说法。
但罗贯中这么写也并非全无根据。《三国志》中,也把关张赵马黄五人合并列传,对他们的战绩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因此这五人也确实是蜀国武将的骨干核心,罗贯中这么写也无可厚非。
“五虎上将”之说虽出自后人杜撰,但历史上曹魏一方真曾有过类似“五虎上将”的组合:“五子良将”,如《三国志》所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五人分别是于禁、张辽、徐晃、乐进、张郃。
蜀国“五虎上将”之中,以关羽的地位最高。他在五人中的战功最为出众,最先封侯,而且他还享有刘备授予他的一项特权:“假节钺”。所谓“假节钺”,是古代皇帝对大将的一种授权,“节”代表皇帝的身份,“钺”代表生杀大权。皇帝授予大将“假节钺”之权,通俗点说,这位大将就具有了“如朕亲临”的皇帝代言人身份,可以对其他大臣先斩后奏。
整个蜀国,只有关羽一人被授予这项大权,连诸葛亮也才仅仅获得“假节”之权,比关羽还低了一等。可见关羽地位之高和刘备对他的信任与重视。而曹魏的“五子良将”中,也有一个人享有和关羽一模一样的“假节钺”待遇,此人就是于禁。
《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晋位魏王,大封诸将,于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也被授予了“假节钺”大权,“五子良将”只有他一人获得此项殊荣,这也标志着他正式成为“五子良将”之首。
很多人不禁会对曹操的这项任命产生疑问。要论战功和能力,张辽貌似更为出色,建安十二年(207年),张辽在白狼山大破乌桓,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张辽又在合肥城下七千破十万,大败孙权,武功赫赫传遍天下,相比之下,于禁一生却平淡无奇,没有多少辉煌战绩。
不仅如此,于禁留给后人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援救樊城之战中,于禁带领三万援军,被关羽“水淹七军”,成建制被围歼,于禁本人也被关羽活捉后投降,让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庸才。曹操为什么会让这样一个人充当“五子良将”之首?
曹操一生以善于用人著称,看人极准,他所重用的人,必定不会是庸碌之辈。重新审读于禁的一生经历,是解开这个谜团的唯一答案。
于禁是山东泰安人,汉末黄巾之乱中,于禁挺身从军,先后在军阀鲍信、王朗手下效力。初平三年(192年),于禁在王朗推荐下与曹操结识,彼此惺惺相惜,成为曹魏麾下武将。
而张辽则是建安三年(198年)才归顺曹操,张郃则是在公元200年才降曹,徐晃则是在建安二年(197年)降曹,只有乐进的资历和于禁差相仿佛。因此于禁也属于曹操的“从龙之臣”,也是曹魏的元老级人物,他的老资历是他受到曹操重用的第一个因素。
其次,于禁归顺曹操之初,曹操正处在起步阶段,实力弱小,缺兵少将,创业艰难。于禁则不离不弃始终追随左右,风雨同舟甘苦共尝,竭忠尽智为曹操效尽犬马之劳,因此他的无比的忠诚是他赢得曹操信任的第二大因素。
第三点,于禁的才能并不弱,虽然他的功绩不像关羽和张辽那样的煊赫耀眼,但他对曹魏的贡献却一点都不比任何人少。他对曹操的最大贡献是降服青州兵。
《三国志》记载,曹操在平定黄巾起义过程中,“追黄巾至济北,冬,受降卒三十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从此这黄巾军余部三十万人成为曹操麾下的青州兵,让曹操的军事实力迅速膨胀。
但不久之后,曹操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几十万青州兵虽然名义上归降曹操,但因其在黄巾起义中养成了桀骜不驯、兵骄将惰的流寇习气,无组织无纪律,视军纪如无物,要么打家劫舍骚扰民间,要么拿刀动枪自相残杀。曹操有心严加管制,又怕青州兵造反激起大变,一时间焦头烂额,骑虎难下。
于禁当时担任武将之首,他知道后勃然大怒:“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决心好好调教一下无法无天的青州兵。他只带领几十个部下直接闯入青州兵营垒,把他们的将佐召集在一起,义正辞严数说他们的罪过,并且当场揪出一批屡教不改的青州兵将士,当即斩杀,然后从容不迫离开。
于禁回到营中,立即命令将士深沟高垒,箭上弦刀出鞘,做好战斗准备。果不其然,一批胆大妄为的青州兵竟然手持刀枪来找于禁拼命,但他们一看于禁早已严阵以待,来硬的没有好果子吃,只得怏怏而去。
经过几个回合较量,一贯凶悍难制的青州兵,终于被于禁的凛然正气震慑,只能老老实实当差听令,再不敢胡作非为,为曹操保全了这支实力庞大的生力军。曹操兴奋不已地说:“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当即加封他为益寿亭侯。仅凭这一件功劳,于禁就足以配得上曹操给他的荣誉与信任。
于禁为什么要投降
于禁作为大将,战功赫赫,但在与关羽一战中却投降,让人惊诧不已。人们都说于禁是因为怕死才投降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1、蜀汉计谋
试问,于禁从曹操征战多年,无论功劳、赏赐,乃至身家全都在曹魏方面,对他来说,即便殉死都比投降要好。无论从个人、从身家、从对后代等等各方面的交代来说,投降都是最差的,其在曹魏方面的一切都将受到影响,对家世、儿女等的影响更大。
如果只是看《三国演义》容易理解成曹魏如何不好,甚至要完了,所以觉得于禁很可能投降。但如果多看看记述那个年代的其它书籍,就会发现,其实那时曹魏实力强大,襄樊之战就算受挫,也不能动摇根本,很容易反击过来。就算要做墙头草,也完全不是时候。
反过来说,于禁在曹操方面是资深的、有影响的,抓住他是很大的事,甚至如果他投降那更能从心理上瓦解曹军人心。试问如果他真投降了,那没理由继续关着,让其调转枪口冲在反曹的第一线岂不作用更大。
可是却关着,这就说明于禁没投降。这可能是是蜀汉方面比较阴损的一招:把人关起来,隔绝他与外界的联系,放出消息于禁投降,这是对忠臣最阴损的做法,既破坏他的名声,也摧残他的意志。到头来他不降也是降。而且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打击敌人(曹操方面)的士气。
最后于禁的结局就比较惨了,因为说不清了。这就是这个做法阴损的地方。其实,那时曹操老病缠身,要死了,没那个精力和心情去辨析,曹丕那就更不用说了,智力和意愿都是问题。将错就错了。
2、为部下的性命考虑
于禁的投降很自然,不要认为投降是件羞辱的事情,于禁的投降绝不是怕死,而是为了当时还没有死的魏国将士,以及自己将来能在有为魏效力的机会,只不过他没想到曹丕没有重用他。去看看《三国志》就知道于禁并不是个怕死之徒,反而是个勇敢之将,是魏国五大将之一。
于禁是一位爱兵如子的将领,当时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战败,实际上这主要的原因根本不在于禁身上,而是因为当时的天气,于禁无力回天,而他手下的几万将士在这种情况下雨关羽大军交手,那是必死无疑。这样一来于禁为了保全手下将士的性命就带头投降了。古代的士兵可与现在不一样,在曹操手下为兵,是不能当逃兵、叛兵,不然他们的家人也会因此受到牵连,所以于禁投降关羽完全是为了保住手下几万将士的性命而已。
3、不怕死,怕不能被重用
他一回到魏国,就想去祭拜曹操,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于禁对于曹操的忠心,其次于禁被人嘲笑时,他就没有露出过笑容,表现的很难过,如果他真的是因为怕死投降关羽,只会觉得羞愧,而不会觉得难过。所以综上所述,于禁投降关羽不是因为怕死。
于禁回国之路历经坎坷,辗转荆州吴国才得以回去,说明于禁心中肯定是有个目标的,若没有目标,这么长久的时间经历难以熬下去。等回国后曹丕虽封于禁安定将军但其实并不重用他,背地里还耻笑他,这让他如何能接受呢。不久,于禁就羞愧得病死去。难道之前被俘的经历就不让人羞愧吗,这就更加说明于禁更本就不是怕是才投降的!
于禁的历史评价
曹操:“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武力既弘,计略周备, 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虞翻:“禁败数万众,身为降虏,又不能死。北习军政,得禁必不如所规。还之虽无所损,犹为放盗,不如斩以令三军,示为人臣有二心者。”
陈寿:“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
裴松之:“围而后降,法虽不赦;囚而送之,未为违命。禁曾不为旧交希冀万一,而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
陈叔宝:“李陵矢竭,不免请降,于禁水涨,犹且生获,固知用兵上术,世罕其人。”
孔平仲:“将军畴昔负朋友,若此昌豨犹得生。循环报复虽天意,壮士所惜唯功名。曹瞒相知三十年,临危不及庞明贤。归来头白已憔悴,泣涕顿首尤可怜。高陵画像何诡谲?乃令惭痛入九泉。淯水之师勇冠世,英雄成败皆偶然。”
郝经:“张辽、徐晃诸将壮猛有谋,亦关张之亚匹;然失身于操,终为勇而无义。”
李贽:“于禁最识大体,只为国家争胜负,不为一身辨曲直,真良将也。”
王歆:“世无百战百胜将军,禁逢霖雨,败于关某,不为耻也。然虽比类荀林父、孟明视,虽败而国家不替,然未闻其腆颜降敌也。使二子降楚归晋,吾恐不得死所也。禁为国家宿将,以威慑众,能治乱伍,亦当时之杰,惜乎为德不终。既为羽禽,复为吴得,送诣文帝,如此辗转,禁未羞死,独登高陵而突然惭恚发病乎?文帝所为亦过矣,非帝王之行,亦非君子之行,然大有为王仲宣作驴鸣之味,是名士行,真大快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