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李鸿章为什么能屹立朝堂50余年不倒
李鸿章,他聪明是肯定的,他不聪明,坐不到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这样的高位,更不会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视为“东方俾斯麦”;慈禧视为“再造玄黄之人”。
那李鸿章到底聪明在哪里呢?
他的聪明可以从以下两件事窥知一二。
同治元年(1682年),曾经席卷清朝半壁江山,弄得咸丰、同治两代帝王焦头烂额的太平天国运动,在这一年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清军大将曾国荃率兵水陆并进包围天京(今南京)。但是,正当清廷认为已经胜利在望时,让清廷想不到的是,这一围会是整整两年的时间。
当时,天京虽被围困,但在天京的太平军,其战斗力并不弱,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荃才攻克了处在钟山上的太平军大营。而此时,清廷认为攻克南京,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时机已到,于是为了增加清廷的胜算,同时也为了瓜分曾国藩的功劳,避免出现功高盖主的问题,清廷遂急命李鸿章发兵会攻南京,援助曾国荃。
当时李鸿章是唯一能抗衡曾国藩的存在,同时清廷派李鸿章前往,还有分裂淮军,及削弱曾国藩影响力的意图,毕竟南京被攻克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不论是谁,只要领兵前往天京,就能得到一份通天的功劳,而曾国藩势力肯定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围了两年的天京,在要摘桃子的时候,被人强摘。因此,如果李鸿章率兵前往天京,曾国藩势力必定会对李鸿章怀恨在心,而如此,两方势力必定会反目成仇。到那时,只要李鸿章、曾国藩两方势力起内讧,清廷就可坐收渔翁之利,稳固清朝的天下。
可让清廷想不到的是,李鸿章却并未率兵连夜赶往天京。此时,李鸿章是拒不发兵,甚至不惜装病来拒绝清廷催促发兵的旨意,他向清廷奏称“感冒风湿,眠食顿减”,需即行回苏“就医”,利用这个借口,李鸿章拖延会攻天京达数日之久。而就这样,两个月后,直到曾国荃攻克南京时,李鸿章都依然按兵不动,未发一兵一卒。
李鸿章这番作为,曾国藩是十分感激,当时淮军在攻下天京后不久,李鸿章前来贺喜时,曾国藩是亲自出城相迎。而在当时,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十分不解曾国藩的举动,他认为曾这么做实在是有失身份,毕竟曾是李鸿章的老师,老师去委身迎接学生,未免有失体统,所以他劝曾在大营等候即可,无需去城外迎接。
但是,曾国藩听后,他非但没有赞同,还斥责道:“南京城破是大势,李鸿章一直按兵不动,实为大度胸怀,倘若出兵必分你的功劳,必然引起你们两军不团结,影响以后大业”,可以说曾国藩与李鸿章看的都很痛彻,他们都知道,清廷让李鸿章去参与到进攻天京的战争中,这是想让他们汉人内讧,以此坐收渔翁之利。因此,他们绝对不能“自相残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太平天国覆灭后,继续为清廷所用,不至于枉送性命。
此后,天京攻陷后,清廷是大封功臣,各级将领都得到了该有的封赏,而在封赏中,曾国荃自然拿了头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当时,拿了头功的曾国荃却并未让其他将领所信服,他们都认为曾国荃的功劳实在是名不副实,是十分嫉妒他所得到的封赏。因此当时关于曾国荃的诽谤谗言是像雪片一样飞往朝廷。
但是,对于此事,李鸿章却是一言不发。按理说,当时曾国荃的军队能够攻克天京,这之中李鸿章的功劳无疑是最大的,若不是李鸿章在江苏和左宗棠在浙江外围与太平军作战,切断了南京城内的救援力量,曾国荃绝对不可能那么顺利的攻克南京,立得头功。可就是拥有如此大功劳的李鸿章,他却对曾国荃拿到头功的奖赏,没有一丝的话语,对于左宗棠等联合众人一致诽谤曾国荃的事情,李鸿章不但没有参与诽谤,更是只字不提自己的功劳,甚至还向朝廷尽力表彰曾国荃的功劳。
从这点,我们亦可看出李鸿章的聪明,他深知若参与诽谤曾国荃,则势必要与曾国藩为敌,而以当时曾国藩的地位,以后在朝堂上,他肯定是会遇到多种障碍的,是不利于他政途的。况且,李鸿章也知道,朝廷巴不得他们内讧,只要他们内讧,这样,清廷就可以将他们分而治之,如此,到那时候,他们只能是沦落为清廷任意宰割的存在。
李鸿章如何成为清朝代言人
搅动晚清这潭死水,慈禧、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也是出了各式力气。但要在这个乱世有作为,权势就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于曾国藩和李鸿章这样的非皇室朝臣而言,权势就意味着自己的官职。那么,后来几乎"一手遮天"的李鸿章,都在清朝做了些什么官呢?
李鸿章,安徽合肥磨店乡李家老幺李文安的二儿子。李家并非什么权贵豪门,这点李鸿章在写给兄弟的信件中就有体现:"前吾祖父穷且困,至年终时,索债者如过江之鲫。祖父无法以偿,惟有支吾以对。"所以才学不算很出众的李文安熬到快四十才考中进士,进入刑部工作。
但李家的平凡并没有阻碍李鸿章的不凡。他曾拜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并在十七岁时就考中秀才。后来在父亲的支持下,李鸿章从合肥去往京城,随后得到了众多安徽籍京官的认可。
道光二十五年(1845),李鸿章更是以"年家子"的身份住进曾国藩的府邸,受曾国藩教导。曾国藩和李文安是同年中举的考生,所以曾国藩也算是李鸿章的长辈,对教育的李鸿章也是十分上心。
道光二十七年(1847),李鸿章以二甲第十三名的成绩考中进士,随后以庶吉士身份进入翰林院。翰林院虽是当时读书人做梦都想进的殿堂,但庶吉士只是这里的短期官职,且任职期间还得在翰林院继续当学生学习。所以这个官职,更像是"预备役",没什么实权可言。
道光三十年(1850),李鸿章成为翰林院编修,兼任武英殿编修。编修这个职务 ,说白了就是如今的书刊编辑。此时武英殿作为官方"编辑部"的地位名存实亡,所以"武英殿编修"几乎是个挂名。而在翰林院,李鸿章的工作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国家机关刊物的一个普通文字编辑,仍和前朝的实权要臣没什么关系。
咸丰三年(1853),老老实实做了几年"编辑"的李鸿章按捺不住,鼓动工部左侍郎吕贤基请奏去前线。有人愿意为朝廷分忧,清廷便允了吕贤基的奏请,命其为安徽团练大臣。而李鸿章,也被顺道带去了安徽。
此后的五年间,李鸿章这个书生都忙于团练和对阵起义军。期间因为战敌有功,李鸿章还曾被"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也就是被朝廷认可了他作为清军团练的身份和功绩。但他也遭人嫉妒,风评走向极端。咸丰七年(1857)李文安去世,李鸿章便结束了团练的工作为父亲守孝。
咸丰九年(1859),李鸿章前去投奔曾国藩。此时的曾国藩已经是朝中的肱骨重臣,两人身份的差距不可谓不大。但曾国藩还是很看重这个后辈,给了李鸿章不小的发挥空间,也毫不手软地教育着他。李鸿章曾爱睡懒觉,时常错过早饭。为了治他这个毛病,曾国藩曾规定早上李鸿章等幕僚,差一个人没到齐就不得开饭。所以李鸿章不得不怏怏地早起,不然府里众人一人一口口水都能淹死他。
而曾国藩几乎不遗余力的培养,让李鸿章成为了他手下比胡林翼、李续宜等人还要值得信赖的一员大将,负责着自己手下的机要事务。
咸丰十年(1860),李鸿章又奉曾国藩之命,在一众江南富绅的支持下开始组建淮军。此时的李鸿章,虽不是什么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却掌握着实权。这种奇妙的地位,在我们如今的政治体制是不存在的。但这和古代割据一方的藩镇及往后的军阀,是极为相似的。
而随着淮军逐渐成形,李鸿章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同治元年(1862),在曾国藩的力荐下,李鸿章直接出任江苏巡抚。清代的巡抚,即一省的最高军政长官。而当时的江苏,包括聚集着大量江南豪绅的"江南聚宝盆"上海。朝廷的这个任命,不仅是让李鸿章从一个没有名号幕僚摇身一变成了一省之首,更是确认了他对淮军的领导权和对江南一带的管控权。
这样的地位,可比今天的一省省长再加一个军区的司令员还要高。
同治二年(1863),李鸿章又兼任五口通商大臣。清廷当时的官方对外贸易口岸便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地。李鸿章一举拿下管理权,基本就是掌控了清廷的外贸。且这种管理权还不仅仅是限于外贸,还包括涉外事务。所以李鸿章的这个职务,像是商务部外贸司司长和外交部特派员的结合。
次年,清廷先是赏赐李鸿章世袭的骑都尉爵位,后又加封一等肃毅伯爵位。这些都是没有实权的佳赏,但也是对李鸿章社会地位的认可和提升。
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征讨捻军,而李鸿章被提拔为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清朝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掌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政事务。这样三省同管,军政全包的职务,在今天是完全不见踪影的,所以我们也没法做类比。但可以确定的是,李鸿章此时又有淮军又有要职,已经是能够左右朝政的重要人物。
次年,因为曾国藩迎敌不力,李鸿章和曾国藩二人的职务发生对调,李鸿章成了新的钦差大臣,负责征讨捻军的事务。同治七年(1868),因为捻军攻到河北保定,李鸿章救援不力,他被拔去双眼花翎、褫去黄马褂,并被革除了骑都尉的爵位。所幸最终捻军覆灭,李鸿章又恢复了骑都尉的身份,并被加封太子太保的头衔,成了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
协办大学士,虽然有个"协办"的名号,但地位一点都不含糊。这是从一品大官,类似宋代的参知政事,放在今天与副国级干部有得一拼。
此后李鸿章还督办过贵州军务,当过直隶总督,做过北洋通商大臣。权有了,尤其是财政控制权有了,李鸿章后来的洋务运动才能搞得如火如荼。且他还数次代表清廷与列强签订条约,所以他的声名逐渐走出国门,成了清廷在国际上的重要代表。这样的名声,也许比朝中官职更加有价值。
名、权、利,从曾国藩门下起家,李鸿章把自己的人生走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模样。他说清廷面临"三千余年一大变局",而他自己,其实也算是一个变局。
李鸿章是英雄还是罪人
是英雄,当然少许无知的人加以谬论,损坏李鸿章的名声。其实,在这个不远的近代史很多事都是有目共睹的。
在中华漫漫历史长河中,不少忠诚将士,皆以天下之事为己任,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写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清朝末年,有一位可以和曾国藩相提并论的重臣名为李鸿章,他凭一己之力将苟延残喘的晚清续命,他不仅是一位重臣更是一位能臣。在这个时期中,李鸿章参与了几乎所有的外交事务,可以算作晚清时期政府的代言人,他也是为数不多在《清史稿》中被单独列传的清朝官员,书中“社稷之臣”则是对他的极高评价。
而在外交上,和他相对的对手评价他是一位拥有敏锐眼光的外交大才。拥有如此高评价的李鸿章,在清政府担任的最高职务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呢?推算下来,这个级别的职位确实很牛。李鸿章考取的是进士功名,进士及第之后,在咸丰三年至咸丰七年间,他在故乡展开了团练的活动。在咸丰五年之时,因立下了团练作战的功劳,他奉朝廷旨意“记名以道府用”,相当于正厅级别的职务。
时间到了咸丰六年,李鸿章再次因作战有功而被提拔为按察使衔,拥有秩正三品的官衔,和副省级相当。到了咸丰七年,李鸿章回到老家丁忧,咸丰九年,李鸿章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并进入了曾国藩的府邸。李鸿章在曾国藩的支持下于咸丰十年开始组建招募淮军。
时间到了同治元年,李鸿章组建的淮军立下了巨大战功,因此李鸿章的仕途也就此步入春天,他被命为江苏的巡抚,和省部级干部相当,到了次年正月,李鸿章又兼任了五口通商大臣,管理通商事宜和洋务事宜,在晚清那被迫和他国列强通商的年代,这个官职的权力可谓是巨大的。
在这之后,李鸿章被封为一等肃毅伯,配双眼花翎,而双眼花翎只有大清的宗室或者藩部、又或者是和硕额驸才有佩戴的资格,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是这已经是权贵的象征,作为一介平民的李鸿章能够有如此境遇已属不易。到了同治四年之时,李鸿章更是出任了两江总督,成为了苏、皖、沪、赣四个省份的代理“省长”,手中的权利比以往更甚。
三年后,被调任为湖广总督还兼任从一品官阶的协办大学士,清政府还赐予了他一个有衔无职的荣誉性官衔——太子太保,此时的李鸿章可谓是威风赫赫,这些官职都是从一品的官阶,像相当于副国级干部。后来。李鸿章又先后在湖广总督的基础上兼任湖北的巡抚,后调任为直隶总督,并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成为了京畿政府的一把手,在外交上也是一名能将。
李鸿章通过自己出色的“业务能力”成功跻身成为大清朝廷权力中枢中的一名官员,官阶为正一品,从武英殿大学士调任为文华殿的大学士,和正国级的干部相当。大学士这一官职在清朝时期相当于之前的宰相一职,清朝乾隆时期开创了“三殿三阁”的制度,三殿的官职均高于三阁,其中“三殿”是指保和殿、文华殿和武英殿,而保和殿又是三殿之最。
在富察.傅恒之后,清朝再也没有人任职过保和殿大学士,因此李鸿章所担任的文华殿大学士实则就是朝廷的内阁首府。坐在文华殿大学士之位上的李鸿章,如果用现在的职级评价,他就是担任了国务院的总理一职还兼任了外交部长以及北京市的市长,在清朝之时可谓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人能及。后来在光绪十一年间,李鸿章又在海军衙门任职,并兴办了北洋水师,他又多了几个官衔,他是大清的“海军副司令”也是“北洋水师的总司令”。
李鸿章这辉煌的一生结束在光绪二十一年,79岁的他在北京病逝,去世之后被封为太傅,赐一等侯爵位。这些职位虽然是在李鸿章死后才晋封的,但是这也表明了李鸿章在政界官位和朝廷爵位两个方面都走到了顶端。在后世,大家有称呼他为“大清的副皇帝”,更有人称他为“大清国的首相”,这些都是对李鸿章一生职级的肯定,很好的说明了李鸿章对于大清是多么重要的存在,如果没有李鸿章,大清也不会在那样的时局下多存活那些岁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