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创盛世落到晚节不保 唐玄宗李隆基到底做了什么

日期:2023-12-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对唐代皇帝李隆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晚年为什么落得晚节不保的下场?

  说到“歌舞升平”、“盛世繁荣”等词时,脑海里首先会浮现出关于唐代的画卷,唐代存在的时间里出现过几次巅峰时期,其中要数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最为后人津津乐道

  “开元盛世”的出现恰巧证明了唐玄宗在位前期,成功塑造了一个尽职尽责,为国为民,完美的帝王形象,颁布利民的政策,大力发展国家的经济,让百姓定有所居,活有所望,大唐在唐玄宗的手中开出了前所未有的繁华。

  但是历史上总有些惊人的相似,每个朝代的灭亡都离不开上位者的堕落昏庸,就连如此英明的唐玄宗都没能逃脱这个魔咒。

  唐玄宗犯了一个正常人都会犯的错,一个人一旦做出成就后就会沾沾自喜,骄傲过后便是朝政的荒废衰落,唐玄宗在位的后期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无心治理国家,整日沉迷声色,唐代的矛盾在这样的情景之下逐渐堆积,最终爆发安史之乱等国内叛乱,自此,唐代走向衰败,继而覆灭。

  一、唐玄宗登基

  1、生活环境

  唐玄宗李隆基从小生活在武则天的统治下,宫廷的勾心斗角在这个时期内展现地淋漓尽致,李隆基在少年时便了解权力在那个时代的重要性,暗暗积蓄自己的力量。

  在武则天死后,面对以太平公主为首的集团丝毫不为所惧,冷静等待一个时机,一个太平公主将唐中宗杀掉的时机,李隆基果断出手,让自己的父亲李旦登上帝位,李旦极为有眼色地将皇位传贤给了李隆基,即唐玄宗。

  2、李隆基的防范

  父亲李旦在位期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斗的水火不容,历史上有种说法,李旦是因为受不了儿子和妹妹的矛盾,所以主动退位。

  其实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根据,当时的太平公主无论是性格还是能力,都像极了武则天,如果没有李隆基,这个天下可能会再次落入武家之手。李隆基靠着自己强硬的手段登上皇位,在上位后给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安上一个罪名,处以死刑。

  李隆基在最大的政敌死后,可谓是顺了一大口气,但是却没有真正将心放在肚子里。原因在于他并非遵从自古以来的嫡长子继承法则,害怕自己继位后会出现历史上的各种血腥事件。

  因此为了防范于未然,李隆基采取了种种措施,其中并不包括大哥李成器,这位兄长并没有夺位的心思,李隆基真正忌惮的是四弟李范。

  李范这个名字对于后世之人较为陌生,但是说起他的封号“岐王”,大家肯定不会忘记,这个称号多次出现在文人诗客的作品中。

  这个时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文人团体,像张九龄、贺知章等人都出自这个群体,李范本身文采足够,经常与这些人来往,一来二去引起了上位者李隆基的注意,当然,李隆基了解这位弟弟并没有谋反之意,借此举措只是防范加警告而已。

  3、李隆基的手段

  有前面武则天的例子,李隆基对于自己的后宫有一条绝对禁止的条令,那就是不得干政,包括外戚也是李隆基上位的底线。

  后宫因此遭受了不少“误杀”,王皇后祈求生子被李隆基得知后废掉后位,武惠妃诬陷太子谋反导致太子被赐死。诸如这些,都能明显体现出李隆基被武则天登基所带来的阴影。

  二、功与过

  1、前期的好皇帝

  唐玄宗登基之际,唐代的政局动荡不安,百姓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民声载怨。唐玄宗靠着自己真才实学,将武则天时代遗留下来的问题,诸如官员的贪污腐败,国库空虚,百姓负担过重等都解决了。

  政局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前提,这个时期内的唐代经济迅速恢复,并且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轻徭薄赋让百姓安有所居,唐代呈现出一片繁荣无比的景象。

  2、后期的“崩坏”

  李隆基防范了所有他觉得可能威胁到他的人,但是唯独没想到拖后腿的是自己。大权在握的李隆基身兼巨大荣誉,让晚年的他被蒙蔽了双眼。

  任用奸臣宦官,放任外戚干政,首当其冲的便是大奸臣李林甫,唐玄宗万年对他的“拍马屁”既能极为受用,人一旦陷入荣誉的漩涡,便很难看清事物的本质。

  太子在唐玄宗的压制下变得唯唯诺诺,那个时期内,相较于自己的儿子,唐玄宗对李林甫的信任明显更多。

  李林甫有个特点,那就是唐玄宗喜欢什么就给他搞来什么,唐玄宗就这样逐渐沉迷于安禄山、李林甫等人为他编制的美梦之中。

  古时人人都向往权力巅峰的宝座,哪曾想,做皇帝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何况是做一位名垂千史的好皇帝。

  唐玄宗尽管在晚年时做错了许多事情,但是比起许多无为或者胡来的皇帝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历史的对错不应该以我们时代的眼光来看待,站在那个时间段的角度上看,仿佛就是一种命中注定,朝代的跌宕起伏,重生覆灭,不由人来控制。

  参考文献:《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