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了解:东吴死后的读者,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死后,东吴在做什么?东吴为何毫无灭国焦虑、疯狂自相残杀?
在《三国演义》中,最被忽视的一方当属孙吴。
《三国演义》名为“三国”,曹丕、刘备称帝均有专门章回,而孙权称帝不仅没有专门章回,连描写其称帝的内容也不过两百余字。孙权本人更是因为在逍遥津之战中被张辽以少胜多,杀得大败,如今被调侃为“孙十万”,加上孙权背刺关羽,偷袭荆州,使得孙吴政权在袭杀关羽后的历史“形象”一落千丈。到了演义后期,从诸葛亮南征孟获到三分归晋,标题中出现孙吴人物的章回更是屈指可数。
孙权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演义中被忽视,不代表历史上的孙吴政权是可以被轻视的。且不说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公元229年孙权称帝、中国正式进入三国时代后,孙吴仍与曹魏在长江一线打得有来有回,同时大力开发南方地区,促进了长江以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孙权称帝后,孙吴政权在历史中最惊心动魄的政治事件并不是对外战争,而是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间的“二宫之争”。在此之后,孙吴屡次发生同室操戈。这就很奇怪,三国鼎立局势尚未结束,随时存在灭国压力的孙权后人们为何如此热衷“自相残杀”呢?
兄弟阋墙,血色东吴
孙吴立国之初,并不存在继承人问题,孙权长子孙登为人贤能,深孚众望,惋惜英年早逝。孙权二子孙虑,在孙登之前亡故,因此三子孙和继任太子,但同时,孙权偏宠四子孙霸,封其为鲁王,与太子争锋。最终,孙权废孙和、杀孙霸,选幼子孙亮继位。
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是宫斗剧的经典剧情了,这些年大火的古装剧《琅琊榜》《庆余年》都有太子与受宠皇子争斗,双双落败,最终由排名靠后的皇子继承皇位的桥段。但历史往往比小说更加惊心动魄。
《庆余年》中的太子。来源/电视剧《庆余年》截图
孙亮继位后,孙峻辅政,孙权之女孙鲁班与其联手,借机将废太子孙和与孙鲁育(孙权另一个女儿)杀死。孙亮年幼继位,亲政后试图从权臣孙綝手中收回权力,却被孙綝废黜杀死。之后,孙权第六子孙休继位,孙休与张布、丁奉联合,杀死权臣孙綝。至此,孙权后人自相残杀的乱局才算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从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三个方面来探究这部充满血腥的宫廷斗争史。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造成孙权后人自相残杀的直接原因,是孙吴政权的开国之君孙权在立嗣问题上的举棋不定。
孙登在《三国志》中有贤能之名,为人好善,辅助孙权,治国有方,惋惜英年早逝。继之被立的孙和也颇有才德,孙登曾对孙权建议:“皇子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
但是,孙和刚刚当上太子,孙权又因为喜爱四子孙霸,将其封为鲁王,甚至赋予太子同级待遇。
根据《三国志》卷62《是仪传》的记载,当时的鲁王傅兼尚书仆射是仪劝谏孙权,说太子和鲁王待遇一样,有所不妥,但孙权不为所动,由此令鲁王产生了非分之想。
孙权没有正式册立皇后,步夫人是去世后才被追封为皇后。所有的皇子理论上没有嫡庶之分,套用《琅琊榜》里誉王的台词,鲁王心态恐怕就是“他非嫡非长,有什么争不得抢不得的”。孙和与孙霸之间的争斗,加剧了孙吴政权本就存在的派系争斗。等这场闹剧到了举国中分的地步,孙权才不得已废太子、杀鲁王,扶持幼子孙亮继位。但是,孙权对太子的打压、对鲁王的纵容,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幼子孙亮虽有聪慧之名(《吴历》记载了孙亮通过老鼠屎的干湿程度断案的故事),但毕竟幼年继位,主少国疑,又无根基,最终被权臣所害。可以说,正是因为孙权没有处理好孙和与孙登的君臣关系,才开启了吴国自相残杀之大门。
除了举棋不定外,孙权还纵容孙鲁班干政。女性参政,本质上并不是落后的体现。孙吴政权从草创之初就有女性参政的传统,如孙权生母吴武烈皇后,在孙策死后、孙权出掌政权的关键时期,正是她辅助军国大事,起到了稳定政权的作用。但是,放在吴大帝时代,全公主孙鲁班的干政却使得吴国的互杀局面火上浇油。
孙鲁班之母为步夫人,孙和之母为王夫人。因王夫人取代步夫人得到宠幸,孙鲁班一直深恨王夫人,恨屋及乌,连带孙和也一起恨上了。
孙鲁班在二宫之争中,站队孙霸,在宫中煽风点火。先是在孙权面前诋毁王夫人,使得王夫人忧愤而死(《三国志》卷59《孙和传》)。二宫之争中,又使全琮与陆逊反目,竭力帮助孙霸。
在二宫争斗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孙鲁班为自己找好后路,将全琮侄孙女嫁给孙亮,同时结交孙峻。孙权弥留之际,孙鲁班阻止父亲复立孙和的举动,在孙亮继位后又设计杀害孙和。
然而,步夫人另一女儿孙鲁育则站在孙和一边,最终被亲姐姐借孙峻之手杀害。后来,孙鲁班又与孙綝争权,失败后被赶出京城,最终孙鲁班随其子全怿出奔魏国。孙鲁班的兴风作浪使得孙权后人的互相残杀并没有随着孙亮的继位而结束,对孙和赶尽杀绝的做法对后来孙皓残暴性格的养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党派之争,众心难齐
孙权的一系列问题并不是造成互杀局面的根本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吴国内部的派系问题。
东汉末年直至三国时期,其内部往往有数个地域集团——如董卓,其内部有凉州武人集团与吞并丁原后的凉州武人集团;袁绍,内部有颍川集团与河北集团;刘备,有在北方聚集的故旧集团、荆州的荆襄集团以及益州集团,还有部分凉州集团;孙吴这边,可以分为淮泗集团与江东集团,加上宗亲势力。
孙权之父孙坚虽是吴郡富春人,但并非名门望族,在江东的威望远远不及陆、顾等大族。孙坚的晋升,靠的是军功,而孙坚死后,孙策寄居袁术处,独自领兵后,收拢的周瑜、鲁肃、张昭、张纮、吕蒙都是来自淮泗地区。
孙权之父孙坚。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毫不夸张地说,孙吴政权在创立之初,主要依靠的是淮泗集团。孙策本人在征讨江东时,对江东世族多有加害。在杀害名士许贡后,孙策也被许贡门客暗杀。临死前,孙策让弟弟孙权继位,认为孙权可以巩固江东:“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权执政初期,倚仗的仍然是淮泗集团,但也逐渐笼络江东世族,将其吸收到官僚系统之中。到了孙权称帝时,以顾雍、陆逊为代表的江东世族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派系。这是孙权有意扶持的结果,顾雍、陆逊先后担任丞相。在孙权称帝初期,两大派系的冲突并不明显,得益于张昭、顾雍、陆逊等人的品学,两个地域集团基本相安无事,甚至互为通婚,有融合的趋势。
然而,两个集团存在着政治目标的冲突。淮泗集团仍然保留着北伐曹魏的目标,周瑜、鲁肃都有辅佐孙权统一天下之志;而江东集团则更侧重保守江东。孙权称帝后,这一矛盾不甚明显,因为孙权本人在经历多次失败后,就已经对北伐曹魏不甚积极,甚至一度对曹丕称臣,获封“大魏吴王”。称帝之后,整个孙吴政权逐渐江东化,以顾雍、陆逊为代表的江东集团逐渐权重,而这一集团正是太子孙和的支持者。
《三国志》卷59之《孙和传》注引《通语》的记载:“初权既立和为太子,封霸为鲁王”当时,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是太子一边的;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是鲁王一边的,造成了“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
根据这段记载,我们来分析下太子党与鲁王党的政治派别。太子党中,陆逊、顾谭、朱据为吴郡人士,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吴郡中还有陆胤、顾悌、张纯、吾粲均为太子的支持者。除了吴郡人士,太子党中的诸葛恪为淮泗人士,施绩(朱绩)为孙坚旧部朱治之后,非吴郡人士,滕胤为北海人士在会稽任职,丁密为会稽士族,孙鲁育为朱据之妻。太子党是一个以吴郡人士为主、以顾陆两大家族为核心、容纳了多方势力的派系。
鲁王这边,步骘为淮阴人,是鲁肃的同乡。吕岱同样为南渡人士。吕据为吕范之子,则属于汝南人。全琮则是吴郡钱唐人,但与顾雍、陆逊这样的士族有所差别,属于凭军功晋升的将领。全琮与陆逊的反目,也是孙和与孙霸争相争的体现。孙弘是江东人士,但与孙和不合,因此加入反对太子的鲁王阵营。此外还有吴景之后吴安,淮泗人士杨竺、诸葛恪长子诸葛绰,以及孙鲁班、孙峻、孙奇等宗室成员。鲁王党是以全琮为核心,包含了众多淮泗人士的上升军功集团。
步骘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孙权在二宫之争初期打击太子一党:太子党的顾谭、顾承先被流放交州;陆逊则被孙权斥责,忧愤而死;陆胤、吾粲下狱,吾粲死在狱中。党争后期,孙权终于意识到分裂的严重后果,先是再次打击太子党,将朱据等人或徙或杀,接着又将孙和废除,孙霸赐死,将鲁王党中的孙奇、吴安、全琮次子全寄诛杀,将杨竺的尸身扔入江中。
陆逊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孙权如此操作,是因为忌惮陆逊等人的势力,顾、陆两家相继为相,朝中形成了以两大家族的为核心的派系,这一派系恰恰又是太子的支持者。鲁王这边,则是处于上升阶段的军事将领以及部分镇守边关要地的宿将,正好可以借此打击陆逊等人。但是,这种打击并不是毁灭性的,陆逊去世后,陆氏家族仍然得到重用就是例证。而在陆逊死后,鲁王党中的稳健派也没有进一步扩大迫害。孙权最后将两党中的激进派赋予打击,努力清除党争带来的恶劣影响。
孙权的临终安排,以诸葛恪、孙弘、滕胤、吕据、孙峻为班底嘱托后事,除了孙峻为宗室外,诸葛恪、吕据为淮泗人士之后,孙弘、滕胤为江东人士但非江东世族,可以说是平衡了两派人物的关系,可谓用心良苦。
孙家热衷于互杀,还有第三股势力的影响,那就是孙家宗室。孙权在执掌江东后,通过平定山越等战事逐步提升孙氏宗亲的地位。在宗亲之中,本就有不少野心之辈,例如孙坚之弟孙静的长子孙暠,在孙策身亡后就图谋自立。孙暠之孙孙峻、孙綝更是孙吴政权后期的著名权臣。孙亮继位后,孙峻先杀死诸葛恪,大权在握,甚至行废立之事。加上孙鲁班野心宗室把持朝政,也是孙吴朝局动荡的重要原因。
限江自保,无心北伐
再来看客观原因,孙权后人敢这样折腾,从客观上来说,是他们并没有感到亡国的压力。
孙权于公元229年称帝,促使其称帝的重要原因是,公元228年,吴军取得了石亭之战的胜利,也就是《三国演义》里吴国的高光时刻之一——“周鲂断发赚曹休”。
吴军在陆逊的指挥下,精心布局,诱敌深入,在石亭大败魏国大司马曹休率领的魏军,曹休不久后饮恨而亡。吴军一战打出了24年的和平,魏国直到公元252年孙权去世,才再次大规模攻吴——发起东兴之战。
因此,在整个孙权称帝期间,吴国的国境线是相对平静的。魏国将主要精力用于应对季汉。之后又经历了曹爽与司马懿争权,并无精力谋取吴国。二宫之争发生在242至250年间,正是魏国内斗正酣之时,可谓颇得天时。而孙权一去世,魏国就发动东兴之战,却被诸葛恪击败。之后,诸葛恪北伐失败,又被孙峻所杀。
诸葛恪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除却天时,还有地利。尽管常说守江必守淮,但孙吴政权始终未能攻取淮河流域,而是将长江防线发挥到极致。诸葛亮就认为孙权虽不能渡江北伐,却足以限江自保。曹魏以及代之而起的西晋,在很长时间里都不擅长水战。而孙吴政权则对长江防线进行了层层加固。
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军事地理要览》总结了孙吴“限江自保”的七层含义:
一、依托长江,进行要点防御;二、守在江北,在江北建立前沿防线;三、沿江遍置烽火台,江防连成整体;四、采用世兵制,沿江重镇卫戍之兵多为举家居于一地,将士安土重迁,善于坚守;五、以攻代守,时时出击;六、对季汉实行关限防御,守住长江西大门;七、巩固国土,保江东而观成败。
这一战略是成功的。刘备夷陵之战、曹丕亲征伐吴都没能取得胜利。孙权去世后,孙吴与曹魏和西晋交战互有胜负,但整体保持了长江防线。哪怕是到了末帝孙皓执政初期,在陆抗、丁奉等人的辅佐下,孙吴的江防仍然得以维持。孙吴政权还未到亡国的地步。等到孙吴名臣相继去世,孙皓日渐残暴,外乏良将,内有奸佞,民心尽失,才被磨刀霍霍的西晋大军一路攻破。孙皓出降,孙权后人的自相残杀总算结束了。
尽管孙吴政权有着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但孙权及其后人并未居安思危,而是近乎疯狂地内耗。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在这漫长的内斗中,消耗国力,丧失民心,最终灭亡。
参考文献:1、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2、胡阿祥主编:《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军事地理要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7年版3、宋杰:《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中华书局2019年。4、朱子彦:《孙吴的地域集团与立嗣之争》,《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7期。5、把梦阳:《论“二宫并阙”与“举国中分”——对孙权二子夺嫡事件的再研究》,《史林》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