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是边防上的两大苦差事 明朝墩军和夜不收军苦在什么地方

日期:2023-12-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对明代“墩军”和“夜不收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时期的“墩军”和“夜不收军”是做什么的?他们属于什么兵种?

  终明一朝,因为蒙古铁骑不断南下袭扰,明代北部边患一直十分严峻。

  所以,明王朝也成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修长城的朝代。在明代初年,明军就依托万里长城,构建了相当完备的防御体系。而这其中,墩台和情报人员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明代人的眼里,守卫墩台的墩军与情报人员中的夜不收军,被称为是边防上的两大苦差事。他们究竟苦在哪里呢?

  一、边军之苦,莫甚墩军

  1、墩台的模样

  长城是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古代防御建筑了。但提到墩台,恐怕许多朋友会比较陌生。

  其实它并非明代特有,早在秦汉时期,在长城沿线就已有之。

  明代立国以后,为加强边防、情报传递,也在边境上广设墩台。墩台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宣府镇志·法令考》中,是这样说的:

  “凡边方山川、城堡疎远空阔处,俱筑烟墩(墩台)。高五丈有奇,四围城高一丈五尺。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壕堑、钓桥,外设塌窖、赚坑......墩置官军守瞭,以绳梯上下。”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明代的墩台,大约是16.5米高(明代一丈约3.3米),四周有围墙,高约4-5米。墩台上有悬楼,下面还有壕堑、钓桥(吊桥)、塌窖、赚坑等防御设施。墩台不设楼梯,军士通过绳梯上下。

  从下面这张图也可以看出,墩台实际上类似于一座微缩的城池。

  2、墩军的劳苦

  每座墩台上的兵力,按照其大小之别,一般大型墩台10人,小型墩台5人。墩军的主要职责,就是守卫墩台、瞭望敌情和传递烽火。

  边境上敌人并非时时出现,所以这些任务看起来并不繁重。但如果知道了墩军们的生活,您就不会这么快下结论了。

  (1)被虏被杀之苦

  墩军在高高的墩台之上,虽有饱览边塞壮美河山的便利条件,但恐怕他们没这种心情这么做。因身处国境最前沿,他们要常常直面蒙古骑兵的快马弯刀,其生命安危往往悬于一线。

  即便是敌人不对墩台直接发起进攻,墩军们的日常生活也是险象环生

  因为北方边塞多缺水,而墩台又多数建在山坡或高岗之上,远离水源,打井取水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十分困难。

  比如崇祯年间,名将卢象升就上奏说:

  “每墩台三座,用井一眼......但山原高燥,募夫浚凿,深至三十余丈,始见水泉,每眼约费三四十金。”(《卢象升疏牍·南山修筑墩台疏》)

  打一眼井就耗费三四十金,而且只能是三个墩台用一口水井,可见当时墩军用水之难。而蒙古骑兵就是抓住这一点,以粪土填塞各墩台附近挖的水井,迫使墩军到更远的地方取水。在此过程中,墩军便很容易被敌人掳走或杀害。

  后来,墩军们干脆在墩台上设置了一个水柜,“暖月盛水,寒月盛冰”,但在干旱少雨的边塞,这样做杯水车薪

  (2)自然灾害之苦

  除了要时刻应付敌人的进攻以外,墩台上的兵士还要时常应付各种自然灾害之苦。

  除了风霜雨雪以外,因为墩台多是建在空旷的高处,因此,遭到闪电雷击的几率就比较高。

  比如在《明武宗实录》中,就有许多处墩台遭遇雷击而造成人员伤亡的记载:

  “正德五年( 1510) 六月十二日,雷震万全卫柴沟堡,墩军死四人”,“正德六年 ( 1511) 六月九日,雷震大同后卫石泉墩,击死墩军三名。”

  (3)生活困难之苦

  从万历年间开始,为了防止墩军们当逃兵,朝廷还把他们的妻小也送到墩台,以让他们视墩台如家。有的地方为了提高墩军的积极性,还将墩台附近的荒田赐给他们耕种,以补家用。

  不过,这并非现代人想象中的“农妇、山泉、有点田”的美好生活。

  墩军们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月粮和口粮,但因为俸给太低,还有家小需要抚养,墩军们的生活十分困苦。

  再加上明代中后期,上级克扣勒索粮饷的现象愈加严重,致使墩军们生活更加艰难。

  弘治年间,一个叫吴世忠的大臣从大同归来后,向皇帝奏报了他的所见所闻

  “军士奔走于风霜之中,面色惨黧,甲衣无褐。其妻子所居,泥屋一间,半无烟火。七八岁男女,犹有祼而向日者。”

  墩军们的老婆孩子蜗居于泥屋之中,在寒冷中没有半点烟火取暖,七八岁大的孩子甚至连一件蔽体的衣服都没有。

  明代中后期,朝政腐败,军中缺饷,作为被遗忘的弱势群体,墩军们的权益更加得不到保障,以至于时人这样痛斥道:

  “家不以无盗而忘犬,室不以无鼠而忘猫。边城烽火,缓急是赖,前人以和国而革墩卒之食,岂其无猫犬之虑乎?”(《新修安定县志·地理志·烽墩》)

  墩军被削减和克扣粮饷,就等于是家里没被盗就忘了狗的存在,屋里没有老鼠就忘了猫的存在,这个比喻实在是贴切。

  墩军之苦,既来源于敌人,更来源于内部。与他们同病相怜的,还有夜不收军。

  二、深入虏穴,九死一生——夜不收军

  所谓的夜不收军,因其昼夜在外巡逻、驻守、哨探,夜间不回营地而得名。

  在明代历史上,这看似很“自由洒脱”的军种,实则干系重大、要求极高,还屡屡因为要深入敌后而九死一生。

  1、夜不收军的职责

  夜不收军非常类似现在的侦察兵,又因为他们是明军中的佼佼者,技艺高超,骁勇善战,也可以说是一支特种兵。他们的职责主要有:

  (1)哨探

  墩台虽可以烽火相传,向国内传递敌情。但是,因为墩台在明处,进攻的敌人往往会故意避开,或者虚张声势、制造假象,以误导墩台。

  所以,作为主要哨探人员的夜不收军,就可以灵活的进行主动哨探,深入敌境,打探消息,以最大限度的扩展情报网络。

  (2)烧荒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的威胁,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北伐,如汉武帝、明太祖、明成祖,均多次领导北伐。

  但北伐只有在国力强盛时才可能出现。而常规动作,可能就属烧荒了。

  烧荒,顾名思义,就是在秋冬季节到塞外将枯草点燃,烧出大面积的隔离带,以防止游牧民族在边境放牧,以此来达到将其驱离的目的。

  为确保烧荒顺利进行,明军总是要先派出夜不收军出境进行侦查。在确保目标地点没有敌人行迹的情况下,再通知大部队出发。

  (3)奇袭

  如果说哨探、烧荒更多体现了夜不收军侦察兵角色的话,那么承担奇袭任务的他们,就更像是特种兵了。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提到每营有“夜不收五十名”当时每营兵力为3000人,而夜不收军仅有50人,堪称是其中的精锐。

  而在明代将领何良臣所著的兵书《阵纪》中,专门提到这么几条选用夜不归军的标准:

  “捷能飞檐走壁,而杀人放火技能奇巧异人而骇世惊俗,术能窥天测地而预知露馅之类,俱应选入中军为心为膂之用。”

  由此可见,能跑的,能跳的,能打的,甚至会一些占卜术等“特异功能”的,均可被选入夜不归军,供军中主帅在特殊场合中使用,对敌人进行奇袭。

  比如,“遣夜不收潜往烧劫贼营”、“选夜不收及敢勇死士,持长刀巨斧并炮数百,四面夜袭虏营”(《明英宗实录》)等等,均是夜不归军作为特种兵执行极难险重任务的写照。

  2、夜不收军的痛苦

  虽然夜不收军的职责看起来非常风光,比之“苦哈哈”的墩军,更有英雄气概。但是,深入敌穴进行侦探或奇袭,毕竟非常危险,有的任务远达数千里,常常需要昼伏夜行,或者远涉荒漠、冲沙冒雪,其劳苦和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而且,正因为夜不收军是最先对敌人造成致命一击的人,他们往往也最先成为敌人杀戮或者俘虏的对象。

  所以,在光辉战绩的背后,更多的是诸如“夜不收三人哨探出境为达贼所执”(《明英宗实录》)这样的记载,而最直接的受害者,莫过于他们的家属:“妻子分散,父母无倚,彼皆因公,诚为可怜。”

  结语:墩军和夜不归军,是明代守边的两支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明代边境中最苦的两个差事。而且,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存在,很长时间以来鲜有人知。

  有一句唐诗和一句宋词,或许可以准确的形容他们的心境:

  对于夜不归军来说,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而对于墩军来说,则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参考资料:《明英宗实录》、《阵纪》、《明神宗实录》、《新修安定县志》、《明武宗实录》、《卢象升疏牍》、《宣府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