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与汉文帝的节俭方式有何不同?后人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在古代皇帝是普天之下难道王土,号称“富有4海”,坐拥世间富贵荣华。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火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据相关史料载,中国封建社会从秦始皇开始到清宣统皇帝结束,前后有422位皇帝。在这些天之骄子中,豪奢纵欲之徒很多见,但也其实不是没有提倡节俭之人。笔者认为清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和汉文帝刘恒就是比较著名的节俭皇帝。但两个提倡节俭的皇帝,做法和效果却完全不同。

(1)道光皇帝的节俭

话说嘉庆2103年(1818年),时为皇太子的道光跟随父亲嘉庆皇帝1同到盛京(今沈阳)祭祖。一样都是皇宫,但不管是建筑物的设计和外观,还是内里的装修和舒适度,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相比,不知差了几多档次。嘉庆皇帝带着道光来到清宁宫东暖阁,将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为简陋的旧时用物,如早已被人们抛弃不用的糠灯、粗笨很难看的牛皮乌拉、粗糙沉重的拐杖......拿出来给他看,苦口婆心的介绍先辈们创业的艰辛。

这1堂生动的忆苦思甜课,触及到了道光的灵魂,激起起了他要保持本质再创光辉的决心和信心。回到北京后,道光把到盛京去的情况告知了妻子。两口儿1商量,心动后旋即开始行动。除床桌椅这3样必用的家具外,其他非必用的家具1律清除掉。

在饮食开支上面也认真算计,每天早饭不买其他花钱的食品,叫小太监只买价钱便宜的烧饼。由于路程远天气寒冷,即便小太监1溜小跑,买回来的烧饼还是又冷又硬了,两口儿就着热茶开心的吃下去,眉头也不皱1下。

登基以后,道光将他的节俭模式推行到塞北江南,他诏发了1道《御制声色货利谕》,号令全国大小官员认真学习贯彻实行。下令各省督抚停止每一年的进贡。按说进贡的贡品很多都是土特产,值不了多少钱,但这些地方离京城远,来回的人工费用的确不是小数目,逗硬实行能收到1些成效。但命令下达后,各省督抚却犹豫起来,摸不清是哄下属玩的或是动真格的,因而照旧进贡不误,只不过名称改了,不叫贡品叫“孝敬”,因而道光皇帝不好意思不收了。停止进贡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道光皇帝穿补巴衣服盖旧被子这些就不多说了。全部情势是皇帝节俭皇帝的,花天酒地的大小官员还是照样胡吃海喝和请客送礼,私底下还说皇上吝啬、抠门。

(2)汉文帝的节俭

西汉建立后,1直推行疗养生息的政策,着力发展农业生产,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汉文帝信奉“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

汉文帝无为而治的1个重要内容就是减少朝廷活动的开支,尽可能不扰民。为此他大力提倡并躬行节俭。他在位23年,宫室、园林、衣饰、车驾等都没有增加。有次他打算建 造1个露台,找来工匠1算要上百斤黄金,听大家说相当于10户中等平民的家产,他就主动放弃了。他屡次下诏,制止下属向皇宫进贡奇珍奇宝。自己平时穿着的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

就是他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穿拖地长裙,也不准使用绣彩色花纹帷帐。依照当时的风俗习惯,皇帝在位时就要开始修建自己的坟墓。对自己的坟墓,汉文帝不准使用金银铜铁饰品,只准使用便宜的土陶制品。据史载,西汉末年社会不平静,很多皇帝的坟墓被掘,但他的坟墓除外,因都知道里面没“油水”。汉文帝1生都重视简朴,为历代众人所称道。

(3)为啥节俭效果不同

道光朝时,中国还是农耕社会,又值几千年来的人口高峰,土地资源有限,生产力停滞,加上后来雅片战争爆发,耗掉国库大量银子。此时欲求富强,虽然节俭不可或缺,但最重要的是,在经济、军事诸方面,要勤政谋政作好1系列决策,认真实行才行。只是皇帝唱独脚戏,讲讲节俭那能行?

很多事情道光是想到的,但在实行中遇到困难,他就不了了之,打退堂鼓了。如他弄节俭不准进贡之事,最后成了1个笑柄。

道光210年(1840年)雅片战争爆发,大清战败,道光皇帝不但割让香港,开放多个通商品口岸,还赔了2100万银元,加上治理水患又搭上很多银子,空荡荡的国库更空虚了。天有不测风云哦,此时出现了国库失窍的案子。据史载失窃了925万两白银。

震惊的道光皇帝下令彻查。原来是长时间以来国库疏于管理,工作人员坚守自盜,上级管理部门检查走过场酿成的。固然这不单单是他这1朝的责任,他上N辈人也脱不了干系。道光皇帝虽然下令杀掉、监禁了1批责任人,叫直接负责国库的大臣赔款,但并没有收回来多少。加上道光皇帝在很多方面抱残守缺得过且过,让风雨飘飖的大清更加雪上加霜

汉文帝虽然出身高贵但并没养尊处优,虽然没受过系统的良好教育,但聪明能干的母亲的教育他道光皇帝与汉文帝的节俭方式有何不同?后人是如何评价他们的?念念不忘。他有施政的智慧,意外登基后,厉行节俭,为政宽仁,废除苛法,采取1系列措施努力发展生产,注意发现人材,善于根据国情弄好外交,首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的先河,在财力等多方面为汉武帝实现雄才大略打下了基础。简而言之,汉文帝不是为了节俭而节俭,而只是作为他实行“以德治国”的1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