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气力转变,使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1的1次关键性战役,对3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吞并战争,虽属于封建割据权势之间的争斗,但它实现了地区统1,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欲望。
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取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1战以后,曹操终究1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1北方奠定了基础。
1、曹操于黎阳与袁绍相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军,斩杀颜良。
2、建安5年8月始,两军再次相持于官渡,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操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营中将士不和,投靠曹操。许攸献计烧袁绍军粮,使袁绍不战自败。
3、曹操曾在交兵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而荀彧却提示了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战机就在这时候出现。”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坚持。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获得终究的成功,这全在于用人之道。荀攸、许攸皆是人材,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荀彧则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役,这是更高层次的人材。由此观之,人材的妥善任用应当可说是“1计敌万人”。至于曹操,他是1个晓得应用人材的人材,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意能否调遣。
1、谋士田丰曾劝袁绍在曹操东征刘备时出兵攻击曹操后方,谏阻袁绍现在征伐曹操而以“扰乱军心”被袁绍下令监禁。
2、谋士沮授因建言缓兵之计以耗曹操粮草,切莫心急进军而监禁,又因指责袁绍毛病安排嗜酒如命的淳于琼镇守乌巢看管粮草而被杀害。
3、谋士许攸因得可靠消息建议袁绍分兵占据许昌而被怀疑与曹操有密谋,正可谓“干大事而惜身”,最后许攸反而带着大量情报消息投靠曹操。曹操以礼待之,终得回报。曹操最后依托许攸的信息,突袭只有淳于琼看守的粮仓,并设下围歼之计,终究取得官渡之战的全面成功。
总结:曹操虚心听取谋士的意见,而袁绍听信小人,不接纳人材的意见,这就是双方领导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