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三陵的清昭陵简介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清昭陵始建于清崇德8年(1643年)至顺治8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历经屡次改建和增修而显现现在的范围,是清代第2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为清初“关外3陵”中范围最大、气势最雄伟的1座。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10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朝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1的旅游胜地。昭陵除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1批后妃,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1座皇陵,是我国现存最完全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1。2004年7月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墓主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8子。努尔哈赤死后,继位为金(后金)主。并于天聪10年(1636年)改国号为清,称皇帝。皇太极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不但仿照明制设立“6部”官衙,而且组织人力翻译汉文典籍,他与其父努尔哈赤1样,对满族早期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8年(1643年),竣工于顺治8年(1651年),后经康熙、嘉庆2帝增建,才成本日范围。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4周护以缭墙(围墙),极似1座小城。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3大部份。由南至北顺次为:前部,认下马碑到正红门;中部,从正红了门到隆恩门;后部,从隆恩门到宝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由南至北顺次为:神桥、牌楼、正红门、碑亭、隆恩门、隆恩殿、明楼、宝顶。两侧呈对称布局,建有辅助建筑。

游昭陵时,先游前部。前部在缭墙外,参道两侧有华表、石狮、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楼。牌楼是前部主体建筑,关外三陵的清昭陵简介系青石建成,4柱3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美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

参观罢牌楼,便可至正红门,这是游中部的开始。正红门为缭墙的正南门,层楼挺拔,10分庄严,而其两翼所装潢的5色琉璃蟠龙壁,因造形生动,更引人注视。正红门内的参道两旁,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它们两两相对。既整饬又肃穆。石兽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大白”和“小白”。这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听说是以墓主生前最爱骑的两匹骏马为原型雕琢而成。欣赏罢石马,便可至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为歌颂墓主而建,里面所竖碑称“昭陵神功圣德碑”。

出碑亭即至隆恩门。隆恩门是方城的正南门,与碑亭相对。方城为后部,它建造得犹如城池1般,位于缭墙内,恍如是城中之城。游方城,先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4隅有角楼,犹如众星拱月1般,故显得异常雄伟。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画栋雕梁、金匾红墙,故又显得异常华丽。参观罢隆恩殿,经过明楼,便可珍宝城。宝城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内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安置着墓主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登上宝顶,向4下1望,绿树环合,风景幽静,仿佛置身于城市山林中,1种恬适之感油但是生。现在,昭陵已辟为北陵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