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湘兰的爱情故事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置身繁华当中,却独品落漠滋味,灯红酒绿的陪伴下,马湘兰却绝少知心人儿;直到她2104岁那年,认识了1位落魄才子——长洲秀才王稚登。

相传王稚登4岁能作对,6岁善写擘窠大字,10岁能吟诗作赋,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嘉靖末年游仕到京师,成为大学士袁炜的宾客。因当时袁炜得罪了掌权的宰辅徐阶,王稚登受连累而未能遭到朝廷重用;意气消沉地回到江南故乡后,放浪形骸,整日里留连于酒楼花巷。王稚登偶然来到“幽兰馆”,与马湘兰言谈当中,很是投缘,深交之下,都叹相见太晚。

因而,王稚登常常进出“幽兰馆”,与马湘兰煮酒欢谈,相携赏兰,10分惬意。1天,王稚登向湘兰求画,湘兰点头应允,立即挥手为他画了1幅她最拿手的1叶兰。这类1叶兰图,是马湘兰独创的1种画兰法,仅以1抹斜叶,托着1朵兰花,最能体现出兰花幽静空灵的气韵来。

寻到知音

因马湘兰是欢场中人,最怕王稚登把她看成是1个水性杨花,并没有真情的女子,所以特地作了这副图,表明自己决非路柳墙花,而似悬崖绝壁上的孤兰,非凡夫俗子所能1睹芳泽。王稚登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固然明白马湘兰诗画中的情谊,但是他却顾虑重重。他觉得自己3107岁的人了,仍然无位无职,前程茫茫,却壮志不灭,不知什么时候还要赴汤蹈火,拼搏1番,如此1来,便很难给马湘兰带来庇护和幸福。

他深知湘兰是个明敏多情的女人,自己稍有不慎便可能伤害,乃至毁灭她,不如早早就不作甚么许诺,交往起来还能轻松些。因此,王稚登故意假装不解诗中情怀,随便地收了画,客气地表示谢意。马湘兰只以为他是不愿意马湘兰的爱情故事接受自己,暗自伤心不已。但她又没法忘却王稚登,因而两人仍像好朋友1样密切交往,再也没谈过嫁娶之事。

登舟北上

不久后,京都大学士赵志皋推荐王稚登参加编修国史工作,王稚登以为荣幸降临,斗志昂扬地准备登舟北上,去奔前程。心里还盘算着:等到在京城有所发展后,再回来接马湘兰共享此生幸福。马湘兰心情复杂地为他设宴饯行,她既为王稚登的离别而伤悲,又为他的得意而欢乐,悲喜交加,不知所以。王稚登稍稍流露了1些将来要与她共荣的情意,但马湘兰限于上次的隐伤,没敢接口把事情挑明,只是暗暗在心中种下了希望。辞行席上,马湘兰百般吩咐,依依不舍,并即席赋了1首“仲春道中送别”诗相赠。

独守孤单

送走王稚登后,马湘兰居然悄悄地闭门谢客,以期静待王郎仕途得意而归,自己也好相随左右,从此脱离这迎张送李的青楼生涯。独守孤单,无聊赖之际,马湘兰也曾想借酒消愁,举杯却慨但是叹:“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扈;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春去秋来,寒意渐浓,迟迟不见王郎的消息,马湘兰却在“幽兰馆”中牵挂着他的冷暖,吟1首秋闺曲。

不料这次王稚登进京其实不得意,因宰辅徐阶手下1批文人的排挤,他虽然参加了编史工作,却尽派给他1些打杂的事,他忍气吞声,日子很不好过。委曲撑到岁末,看到实在无甚么前程可言,索性整理行装,铩羽而归。王稚登回江南后,不愿再面对1片痴情的马湘兰,索性把家搬到了苏州,以绝与马湘兰相守毕生的动机。

难为同林鸟

两人虽不能成为同林鸟,马湘兰却仍然是1往情深,打听到王稚登失意而归,连忙赶到苏州去安慰王稚登。或许是两人那种朋友似的相知太深,反而没法结为夫妻,王稚登定居苏州后,马湘兰每隔1段光阴,总要到苏州住上几天,与王稚登畅叙心曲,却始终没有发展到嫁娶那1步。不知情的人都不理解他们那种特殊关系,只当他们兄妹之类的亲戚,许多人还把马湘兰误认为苏州人氏。

岁月便在这类平淡如水的交往中流逝着,不知不觉中过去了310余年。这310年的日子,马湘兰除偶尔去苏州作客外,便是这样度过的“时时对萧竹,夜夜集诗篇,深闺无个事,整天望归船。”年岁渐老,华颜日衰,门上宾客也越来越少,每天陪伴着马湘兰的是落漠和凄怆,正如她的1阕“鹊桥仙”词所记。

油残灯将熄

就这样,马湘兰为王稚登付出了1生的真情,自己却像1朵幽兰,暗自饮泣,暗自吐芳。王稚登710寿诞时,马湘兰抱病赶到苏州,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祝寿宴会,宴会上,她重亮歌喉,为相恋310余年的王郎高歌1曲,王稚登听得老泪纵横。后来,他有过这样的描写:“4座填满,歌舞达旦。残脂剩粉,香溢锦帆,自夫差以来所未有。吴儿啧啧夸盛事,倾动1时。”在苏州盘桓了两个月后,马湘兰返回金陵,已经是心力交瘁,油残灯将熄。

不久的1个午后,已有预见的马湘兰,仔细地沐浴更衣,然后端坐在“幽兰馆”的客厅中,悄悄地走完了她5107岁的人生,临终前,她命仆人在她座椅4周,摆满了含幽吐芳的兰花。当死讯传到王稚登那里,他悲痛之余,挥笔写下挽诗:“歌舞当年第1流,姓名赢得满青楼,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