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是因为李渊的疏忽?真相是什么?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玄武门之变的产生是由于李渊的忽视?真相是甚么?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1篇文章,欢迎浏览哦~

唐高祖李渊是1个很有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的开国皇帝,他能雌伏几10年,在杨广的监视和怀疑下保住自己和家族的安全,且后来能在关陇贵族团体的提拔中脱颖而出,成为全部关陇贵族团体推出来的代理人,然后迅速捉住核心,抢先进入关中以唐朝隋,政治手段和谋略都是不缺少的。

建立唐代后,在对待各路投降反王们的心志上,李渊也足够厚黑和狠毒,凡有过称王或称帝的反王,只要投降唐代,李渊对他们的态度就是斩草除根,这个态度在所有的大1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中都是位居前列的,仅次于清代,清代更残暴,他们捉住的前明宗室,很多都是凌迟,李渊只是斩首。

但李渊怎样个后世评价为“雄才大略多谋善断”的开国帝王却在唐代的历史上显得很低调,风光完全被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占据,乃至还不如唐玄宗李隆基。李渊从成心反隋到建立唐代并扫平群雄的进程中,无愧于1代开国之君的霸气,惟独在开国以后的皇位继承上丧失了皇帝的立场和警惕性,给自己丢了很多分。

事实上李渊对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之间的争取很早就有发觉,对他们争取的目的也非常清楚,依照常理来讲,李渊应当名正言顺的支持长子李建成,毕竟是合法的皇太子,但李世民由于耀眼的战功和不输于李建成嫡子的身份,一样具有继承皇位的资历和能力。

两个儿子都优秀,对李渊来讲是个很幸福的烦恼,结果,在反隋和开唐大业中非常精明的李渊在两个儿子的皇位争取战中,1开始就选择了1种比较为难的中立态度,这个中立,让皇位继承权的争取越发复杂,固然,李渊的中立也许还有让李世民牵制李建成的意图在内,皇帝防范太子,也是1种正常的思惟。

可李渊的两个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特别是被誉为“天之骄子”的李世民,李渊短暂的中立就被他捉住机会,借着天策上将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是因为李渊的疏忽?真相是什么?的特殊身份,和李建成斗了个旗鼓相当,太子系,秦王系分别在朝堂上拉帮结派,私下组织军事武装,把几近所有的朝臣和权势都牵扯进来。

等到李渊反应过来,双方经太长时间的酝酿和气力积蓄,都已羽毛饱满,构成气候,即便李渊以皇帝之尊,都没法轻易的惩治任何1方,否则就有天下大乱的可能。到了双方势同水火时,李渊估计有所后悔忽视了儿子们的争斗,但他的处理方式照旧没有1丝决断,而是继续和稀泥

武德9年时,李渊开始准备处理皇位继承之争,从大的方面,他稍微偏向于李建成,可他并没有狠下心来处置李世民,也许他也看出来李世民羽翼已成,只能采取劝说李世民放弃皇位,且把东都洛阳交出去的方式来换取李世民的让步,以东都换长安,实质上,李渊还是在保持1种中立。

李渊怎样干的目的首先固然是父爱为大,不舍得惩治任何1个儿子,其次,李渊也在为自己找后路,将来不管谁胜出,李渊的晚年或身后都不会太差,事实上,李世民取得成功后,虽然禁绝了李渊参与政治,但在生活待遇上,还是尽到了1个儿子的义务和关心,李渊这个太上皇可比唐玄宗李隆基要快乐很多。

只不过,李世民由于暴力夺位的原因,必须要打压李建成生前的1切,除努力做好1个皇帝,创造圣君该有的功绩外,也在史书上做了1些文章,而和李建成和唐代开国绑得很紧的李渊,自然就在史书的描写中吃了很多亏。

李渊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坚持中立,从情感上来说是公道的,他也许也看到了在自己死后两个儿子之间的战争,反正是眼不见为净。唯1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生前就看到了残暴的结局,李建成和李元吉,和他们的10个儿子,李渊的10个孙子活生生的死在他眼前,也不知道李渊是不是会对曾的中立有过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