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谒诗是什么意思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1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1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常常10分涵蓄地写1些干谒诗,向王侯将相呈献诗文,展现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

唐朝诗人孟浩然,苦学多年,进京赶考,名落孙山。他给丞相张9龄写了1首5言律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期求得到援用推荐:“8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4句描述洞庭湖的风景。8月湖水,碧波荡漾,水天一线,混为1体;湖面之上,雾气升腾,波浪翻滚,撼击岳阳。后4句转入抒怀,言明心迹。想渡湖而无舟楫,圣明时期却不能有所建树,心感愧耻;看着他人垂钓,多想1展自己的身手。诗歌委宛地表达了希望为圣朝干1番事业的急切心情。

另外一位唐朝诗人朱庆馀,在临考干谒诗是什么意思前给水部员外郎张籍写了1首7言绝句《近试上张水部》探听虚实:“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洞房花烛夜后,凌晨要拜见公婆,精心梳妆,羞问夫婿,眉毛画得深浅合不合时宜?此诗借新婚以后的眽眽情事,把自己比喻成行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张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探听虚实。比喻通俗贴切,别出心裁

张籍看过,大为欣赏,回诗1首《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1曲菱歌敌万金。”诗歌仍以比喻作答,把朱庆馀比作“越女”,把他的诗比作“菱歌”,用“1曲菱歌敌万金”表明对其才华的欣赏。

从以上几首诗歌可以看出,我们的先人推荐自己时多么地羞羞答答。我国是1个不喜张扬、崇尚涵蓄的国度。中国人很看重面子,自己有才能,但不能显现,得“藏在深山待人识”,得“千呼万唤始出来”。

侯赢在信陵君几次盛邀之下委曲应邀,诸葛亮在刘备3请以后方才出山。历史上虽有自我推荐的毛遂,有个别文人写诗文求谒的故事,但为众人不屑,君子不齿。我是千里马,没有盛情之邀,自己跑出来,岂不掉了价丢了面子。这类心理加上社会因素,古代的1些文人常常明珠暗投也就不足为怪了。

唐人干谒诗是时期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1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此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常常竭尽才思;另外一方面,由于浏览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涵蓄的美学特点,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

行卷其实就是1种干谒行动,行卷之诗,从宽泛的意义上说,都可以视为干谒诗。唐人行卷实为1代风尚,由此产生了很多佳话佳作。

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其出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1首行卷之作。据唐张固《幽闲宣传》所载,白居易年少时进京应举,以平日所作行卷于顾况。

顾况见了卷首署名,熟视白居易,笑道:“长安米价正贵着呢,要在长安居住,大不容易啊!”这才翻阅诗卷,首篇即是此诗,顾况1读之下,大为赞叹,说道:“写得出这样的诗句,要在长安居住也就容易了!”因而4处称道白居易,使他申明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