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烽火的作用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烽火,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代在边疆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转达讯息;古有周幽王为褒姒1笑,博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天下,致使周代衰落的典故。

概述

烽燧,军中之线人,预备之道,不可阙也。《史记·周本纪》:“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唐兵部有烽式,尤其详具。今之边塞所置,则很是简略而易从。

唐李筌所记法制,适与今同。今以唐式录为前,而今法次之,庶参考用焉。唐法:凡边城堠望,每310里置1烽,须在山岭高峻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1数,要在烽烽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周筑城障。

凡掌烽火,置帅1人,副1人,每烽置烽子6人,并取谨信有家口者充。副帅来往检校,烽子5人分更刻望视,1人掌送符牒,并2年1代,代且须教新人通解,始得代去。如边疆用兵时,更加卫兵5人,兼收烽城。无卫兵,则选乡丁武健者给仗充。

置烽之法:每烽别有土筒4口,筒间火台4具,台上插橛,拟安火矩,各相去2105步。如山险地狭,下及2105步,但取应火分明,不须限远近。其烟筒各高1丈5尺,自半已下,4面各阔1丈2尺;向上,则渐锐狭。造筒,先泥里,后泥表,使不漏烟。筒上著无底瓦盆盖之,勿令烟出;下有鸟炉灶口,去地3尺,纵横各1尺5寸,着门开闭。

其鸟炉灶门用木为骨,厚泥之,勿令火焰烧及。

其烽筒以外,皆作深堑环绕。在锋储备之物,要柴藁木材。每岁秋前,别采艾蒿茎叶苇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枚烟之薪。及置麻蕴火钻狼粪之属,所委(于伪反)积(子赐反)处,亦掘堑环之,防野烧延燎近边者,亦量给弓弩。

用烽火之法:应火把长8尺,橛上火把长5尺,并2尺围。干苇作薪,苇上用干草节缚,缚处周回插肥木。

其次炬橛等,在烽每道当蓄1千(或作10)具以上,于舍下作架积贮,不得雨湿。

其土筒里,常须预着羊粪郁心火使暖。凡应火土筒,若向东应,筒口西开;若向西应,筒口东开;南北准此。诸烽烟相应时,于土筒旁级上立开盆放烟,合盆灭烟。

其烟看放时,若无事,尽1时;有事,尽1日。若昼放烟,至夜即纵火,无事尽1夜。若夜纵火,至天晓还续放烟,后烽放讫,前烽不应,烟尽1时,火尽1炬,即差脚力人走问探知。

失堠或被贼掩捉,其脚力人问者即亦须防虑,且至烽侧遥听,如无消息,唤烽师姓名,若无人应接,先径过向前烽,依式纵火。仍录被捉失堠之状,告所在州县勘当。

凡白天放烟,夜纵火,先须看筒里至实不错,然后相应时。

将火把就鸟炉灶口里焚熟成焰,即出为应。1炬火,1人应;2炬火,2人应;3炬火,3人应;4炬火,4人应。若应灭时,将应火把插鸟炉灶口里,不得火焰出外。

应灭讫,别捉5尺火把,安着土台橛上。烟相应时,1炉筒烟,1人开闭古代烽火的作用;2筒烟,2人开闭;3筒烟,3人开闭;4筒烟,4人开闭。

若昼日阴晦雾起,望烟不见,原放之所即差脚力人速告前锋;雾开的地方,依式放烟。

如有1烽承两道已上烽者,用骑1人,拟告州县发驿,报烽来的地方。

若烽与驿相连者,只差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