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派的代表人物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王原祁是江苏太仓人,太仓也称娄东,所以"娄东画派"因此得名。当时的娄东画派非常出名,几近可以左右艺术画坛。王原祁作为正统派代表人物,对后来影响极大。王原祁(1642⑴715)清初著名画家,字茂京,号麓台,1号石师道人。他是江苏太仓人,王时敏的孙子,并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清初“4王”,又称“江左4王”。

王时敏

王时敏(1592⑴680)明末清初画家。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王锡爵孙。出身明朝官宦之家,崇桢初年曾任太常寺卿,所以也被称为“王奉常”。寄情诗

文字画,家藏历代法书名画甚多,反复观摩,并曾得到董其昌等人的指导。擅山水,专师黄公望,笔墨涵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然构图较少变化。其画在清朝影响极大,王翚、吴历及其孙王原祁均得其亲授。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并称4王,外加恽寿平、吴历合称“清6家”。首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居清初画家“4王”之首。有《雅宜山斋图》、《夏山图》、《溪山楼观图》等传世。著《西田集》、《西庐画跋》。

王鉴

王鉴(1598⑴677)生于1598年,卒于1677年,清朝著名画家。字玄照,后改字园照,元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苏太仓人。王鉴诞生于书香门第,为明朝著名文人王世贞曾孙,家藏古今名迹甚富,丰富的家藏,为王鉴学习临摹历代名画真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摹古工力很深,笔法非凡。为“清初6家”之1。

王鉴早年曾得到过董其昌的亲身传授,他1生的画业就是沿着董其昌重视摹古的方向发展,继续琢磨董源、巨然、吴镇、黄公望等诸多先辈大家的笔意,仿古吸收并转化古人的笔墨结构,构成了自己丰富的山水画语言。王鉴画的坡石取法黄公望,点苔学吴镇,用墨学倪瓒。特别是他的青绿设色山水画,周密秀润,妩媚明朗,综合了沈周、文征明清润明洁的画风,清雅的书卷气跃然纸上,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崇祯6年(公元1633年)举人。后仕至廉州太守,故又称“王廉州”。王世贞孙。善于山水,远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黄公望。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皴法开朗空正统派的代表人物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间作青绿重色,亦能妍丽和谐。信云林山水意极绵密。仿山樵山水,仿赵大年《春景》没骨山水、仿洪谷子设色山水,疏密奇正,纯以篆法写轮廓。仿子久《秋木山色图》、《仿黄公望烟浮远岫图》、摹沈石田山水、仿董源《秋山图》仿范华设色山水、仿巨然山水,骨重气轻。其作品大多摹古,信效名家,缺少独创,并具有浓厚的复古思想和情势主义画风。其著述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

王翚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隐士、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朝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祖父王载仕、父亲王豢龙均善绘画。王翚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黄公望画法的同乡张珂学画,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他所画山水不拘于1家,广采博揽,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1炉。王翚在王时敏、王鉴发展南宗画派的基础上,鉴戒北宗的某些技法,比较全面地对山水画传统进行整理,构成具有综合概括性质的法则。王翚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完善地结合起来,创造出1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因此他所画的江南小景常常生趣盎然,幽静灵动。王翚作画喜好干笔、湿笔并用,而且多以细笔皴擦,画面效果比较繁密。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他初期画风清丽工秀,晚期则偏向苍茫浑厚。章法富于变化,水墨与浅绛渲染得法。也有评者指出王翚用笔过于圆熟,某些画则显得刻露,墨法少有变化,构图略感阻塞。

王原祁

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1号石师道人。诞生于1642年,死于1715年,享年74岁,清朝著名画家,康熙年间中进士,曾为宫庭作画并鉴定古画。他是江苏人太仓人,著名画家王时敏的孙子,并与王时敏、王鉴和王翚合称清朝初期"4王"。在"4王"中,王原祁年纪最小,但成绩最高。王原祁曾担负户部左侍郎职位,人称王司农。康熙4104年(1705年)时,任字画谱馆总裁,与孙岳颁、宋骏业、王铨等人共同编写大型字画书籍《佩文斋字画谱》100卷,用3年完成。对字画爱好者,提供了珍贵而全面的资料,这本画谱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1部宝典。王原祁由于很受康熙皇帝欣赏,所以学生很多,逐步构成1支独立的画派。

在绘画方面他得到祖父和王鉴的传授,喜欢临摹5代至元朝时期(公元907--公元1368年)的绘画名作,绘画风格主要受元朝(公元1279--公元1368年)黄公望影响。在技能方面,他作画时喜欢用干笔,先用笔,后用墨,由淡向浓反复晕染,由疏向密,反复皴擦,干湿并用,画面显得浑然1体。除会画画,他还编写画论,比较著名的有:《雨窗漫笔》和《麓台题画稿》。王原祁还善于做诗,作品有《罨画楼集》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