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年龄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时期。为了到达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的目的,各国纷纭实行变法,如子产在郑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等等,这些改革家,除子产得意善终外,李悝的身世因不为史籍记载而不详,吴起和商鞅,都因改革而下场悲惨。
吴起,卫国人,曾任鲁将,后任魏将,屡建奇功。魏文侯任命他为西河守,防御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遭陷害,投靠楚国,楚悼王105年时,升任令尹(楚国最高军政官),辅佐楚悼王实行变法。
吴起变法主要措施是“捐不急之官,废公族冷淡者,以抚养战役之士”,具体来讲就是,国家让出1些官职以增加收入,减少国家对贵族的供养,收回传世3代的旧贵族爵禄,以节省钱粮支援军队打仗。变法还让1些旧贵族迁“广虚之地”,以开发土地。还有“选贤用能”,为国家提拔人材,“明法审令”,强调效力与公平,等等。
具体措施有:
制定法律并将其公布于众,使官民都明白知晓。
凡封君的贵族,已传3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冷淡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僻的地方。
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俭的财富用于强兵。
纠正楚国官场损公肥私、谗害忠良的不良风气,使楚国群臣不顾个人荣辱1心为国家效率。
统1楚国风俗,制止私人请托。
改“两版垣”为4版筑城法,建设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
吴起变法的措施,史书记载的较为简略,难以得知全貌,但能肯定的是,其变法主要目的是强兵,其实不是综合性的改革。《史记》《资治通鉴》等都记载其改革“要在强兵”,而且可以说到达了目的——变法增进了楚国的富强。《史记》记载说,变法使楚国“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3晋,西伐陈”,成为诸侯中的强国。
经过吴起变法后的楚国国力强大,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大到洞庭湖、苍梧郡1带。公元前381年,楚国出兵支援赵国,与魏军大战于州西(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以西)。楚军穿越梁门(位于大梁西北的关塞),驻军林中(位于梁门以北),饮马于黄河,切断魏国河内郡与首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的联系。赵国借助楚国的攻势,火攻棘蒲(今河北省魏县南),攻克黄城(今山东省冠县南),楚、赵两国大败魏军。 诸侯都畏惧楚国的强大,但吴起的变法招致了楚国贵族的怨恨,也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只是吴起选择了以楚国旧贵族作为变法的突破口,像“废公族冷淡者”,让1些旧贵族迁到“广虚之地”等措施,无疑会侵害到楚国旧贵族的利益,他也因此遭到楚国旧贵族的嫉恨。仅仅过了6年,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旧贵族在楚悼王灵堂作乱而攻击吴起。旧贵族的这1举动估计吴起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依照《史记》记载,面临突变的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吴起跑过去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即便这样,旧贵族还是没有放过他,他们“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吴起可谓有识之士,在当时危急的时刻,还想到了为自己复仇的问题,楚悼王下葬,楚肃王登基后,立即下令全部诛杀当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旧贵族,受牵连者达70余家,这也算间接为吴起报了仇。
其实,吴起的悲剧也有他自己的缘由。史书记载,他刻薄寡恩,《史记》说:“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1个“尽”字足以说明吴起的人缘之差。吴起的死,也让楚国的强大成为昙花1现,以后便堕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吴起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为自己的改革举措献身的改革家,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改革之难,利益的重新分配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