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徐志摩这个人很着名望,他的诗歌长盛不衰,让他在诗坛上1向备受推许。一样,徐志摩的爱情也被后世津津有味,和他有关系的女人,至今都很红,比方张幼仪,比方林徽因,比方陆小曼。
其实,凌叔华和徐志摩也有1段关系。
这就要说到凌叔华家的著名大客厅了。
凌叔华家是官宦人家,父亲凌福彭早年和康有为是同期进士。不但才华出众,绘画上也很有成就。再加上家中巨富,因此衣食无忧,生活风雅新颖。
民国时期,凌福彭遭到袁世凯器重,在北洋政府做官。出于对艺术的热忱,凌福彭承头创办了北京画会。
凌叔华家的大客厅,就成了才俊名儒们最喜欢聚集的地方,在北平也很有名望。
凌叔华从小的耳闻目睹,再加上大师们的勤心点拨,凌叔华又刻苦勤奋,所以在她读燕京大学时,不论是文学还是绘画,已在北平文化界里很有些名望了。
1925年,北平文化界迎来了1位重要的客人——泰戈尔。
文化界的头面人士觉得应当弄个别开生面的沙龙,让大家有机会和泰戈尔坐下来泛论1番。
不用说,能接待泰戈尔的地方,只有凌家的大客厅了。
凌福彭为了显得隆重,特地重新装修了1番客厅,又订了1些糕点,临时又加了现磨的杏仁茶。
经过精心装潢的客厅,果然又雅致又有浓郁的艺术气味。年轻的凌叔华则以女主人的姿态,负责这次沙龙集会。
在集会结束后,泰戈尔对陪伴他的徐志摩说,凌叔华的才华,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何止是泰戈尔被凌叔华的才气所惊叹,青年才俊徐志摩和陈源也都对凌叔华的大为欣赏。
这就是徐志摩和凌叔华的相识。
此时,徐志摩寻求林徽因不得,又和陆小曼还没有相识,正属于情感失意的时候。
所以,徐志摩自从凌家的客厅与凌叔华相识后,两人借着文学艺术的酷爱,书信常往,半年间竟“不下7810封”。
随着交往的深入,两个人的关系也愈来愈近。
徐志摩不但在公众场合历来不吝夸赞凌叔华,还为她的小说《花之寺》写序。要知道,徐志摩这1生还从没有给人写过序呢!
而凌叔华呢,也受徐志摩约请,在他的新诗集亲笔题辞“献给爸爸”。以致徐志摩的父亲看到后,非常高兴,误以为凌叔华会是未来的儿媳妇。
但是陆小曼的出现,让徐志摩顿时着了迷。
陆小曼的美是引人怜的,她在绘画和书写上虽不及凌叔华,但她的美貌却征服了徐志摩。
徐志摩顾不得她是有夫之妇,像自取灭亡1样,和她投入到了狂热的恋爱中。
好在,凌叔华是个冷静的人,早先徐志摩在书信里,和她多有暗昧之词,她只装傻不理。她识得真,徐志摩在林徽因那里失了意,她凭甚么要做徐志摩空虚时的备胎呢。
所以,当徐志摩爱上陆小曼后,凌叔华和他照旧还好朋友,和陆小曼同样成了无话不谈的闺中蜜友。
1925年3月,徐志摩由于和陆小曼的恋爱,遭到了世俗的谴责。迫于压力的他,接受泰戈尔的邀约,赴欧洲游历。
在临行前,徐志摩将1只装着书信、日记和手稿的皮箱交给了凌叔华,让凌叔华替他保管。并开玩笑说,万1他回不来了,要凌叔华以箱中书信等作为参考,为他立传。
数月以后,徐志摩摆脱不了相思之苦,回到国内。为爱选择众叛亲离。好在陆小曼此时也已离婚,因此2人在1片反对中,仍结为伉俪。
固然,在这类情况下,徐志摩不方便找凌叔华取回皮箱,毕竟皮箱里有很多关于林徽因的书信和日记。
1928年,皮箱终究回到了徐志摩手中,但是皮箱里的东西,却让陆小曼大大的不高兴。所以她趁徐志摩不在时,还烧毁了林徽因在西山养病时,徐志摩为林徽因写的两本日记。
陆小曼的举动,让徐志摩大大的不安起来。他觉得皮箱放在家里,实在不够妥当。所以他先放到胡适那里,后来仍然觉得不够安全,又放还到了凌叔华手中。
徐志摩曾在给凌叔华的信中说:“我1辈子只想找1个理想的通讯员,最满意的前途是有1个能体会,真能容忍,而且真能熔化的朋友。”
可见,在徐志摩心里,凌叔华正是他需要的朋友。
不过,在第2次交给凌叔华时,皮箱里虽然失了两本关于林徽因的日记,却又新添了两本陆小曼的日记及他游历欧洲时的1些书稿了。
1931年,徐志摩遇难后,身为好友的胡适,在徐志摩的追悼会上倡议,要把徐志摩的书信整理出版。1方面是为徐志摩完成他未竞事业,另外一方面也是斟酌到陆小曼生活无着,出版后所得的稿费,也能够解她迫在眉睫。
胡适的提议,提示了凌叔华。她为了能搜集到更多的信件,就找到了林徽因,希望能从她那里拿到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书信来。
谁知,林徽因却反向凌叔华讨要徐志摩的皮箱。
原来,徐志摩在取回皮箱后,曾在金岳霖家打开过那只皮箱,而林徽因恰好也在场。
凌叔华面对突然的讨要,也是1愣,又不知如何拒绝,只得枝梧着应付过去。
谁知第2天,林徽因便上门来取。
凌叔华觉得皮箱里有陆小曼的两本日记,而陆小曼1向知道徐志摩放不下林徽因,因此对她很是妒忌。因而在日记里,没少挤兑林徽因,所以她觉得不便于把皮箱交给林徽因。
由此,她干脆闭门不见。
林徽因转而让胡适出面,讨要皮箱。
由于胡适要编辑徐志摩书信,凌叔华没有理由谢绝,便将皮箱交给了胡适。
胡适转手又将皮箱交给了林徽因。
不过,林徽因很快又找到胡适,原来徐志摩生前和林徽因在康桥,曾写下了几本英文日记(被后人称为《康桥日记》),缺了1半多,因而气急败坏地找胡适,表示她1定要得到另外那1半日记。
胡适1向偏爱林徽因,因而又以“材料分散,不便研究”为由,催迫凌叔华交出剩下部份。
凌叔华不知道皮箱已到了林徽因手中,以为胡适的确是需要徐志摩的日记做研究,虽心中不舍,但还是把剩余部份寄给了胡适。
而胡适则又把剩余部份转交给了林徽因。
只是,林徽因拿到全部英文日记后,却对胡适说,她觉得那1部份日记其实不算好,再说牵连的人又都还活着,所以不便出版,也不急着做传,因此她先代为保管。
因着这1层原因,《志摩全集》终究没能出版,而徐志摩的那几本英文日记在林徽因去世后,她的后人也没能找到。
固然,这中间最生气的,固然是凌叔华了。
多年后,她还愤然不平地说,皮箱里的稿子何止出版出来的那1部份,还有多少日记和书信,惋惜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