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和缅甸开战,忽都是如何率领700人击败缅甸万余人的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1277年,忽必烈亲身带领大军进攻缅甸蒲甘王朝,至此元缅战争爆发。以当时双方各国的国力来看,很明显元军的实力更加强大,最后元代也是毫无悬念的取得了这场战事的成功,而蒲甘王朝则成为元代的附庸国。元缅战争中,有1场战役忽都仅仅带领700骑兵就克服了缅甸万余人,这究竟是怎样1回事呢?为什么在双方兵力如此差异的情况下,忽都还能取胜?下面就1起来了解看看吧。

1、挑起烽火的缅甸人

这是1场奇异的战役,冷兵器时期厮杀,淋漓鲜血的故事。由于这场战役,让东南诸国见识了中国的气力与蒙元政权的强大,载入史册,成绩光辉。

话说忽必烈统1中国以后,目标就对准了东南沿海诸国,这其中有1个缅国(本日之缅甸)。

缅国当时为蒲甘王朝统治时期,其境内居民被称为白衣金齿,也就是傣族,其民与大理腾越、永昌2府居民是1个民族。

至元8年(公元1271年),元大理、鄯阐等路宣慰使都元帅府派遣使者乞带脱因出使缅国,招谕其国主内附归顺。

尔后忽必烈正式任命乞带脱由于国信使,小云失为副使,持诏到缅国,诏谕其国王归附,派子弟或贵戚近臣来朝覲见朝贡,缅国却杀掉使者,不与理睬。

至元9年(公元1272年),云南行省上奏:缅国国王没有归降之意,所派使者1去不返,应当发兵征讨。

忽必烈审时度势,与智囊们商讨后作出决定:暂缓出兵,先停息重庆等地兵事,然后师发缅囯。

没想到,缅国首先燃起烽火,由于云南南部的金齿部(今云南盈江东北1带)介于云南与缅甸之间,1直以来周旋于缅国与大理(后来的元代)之间,如今金齿部首领千额总管阿禾完全倒向元代这边,缅国国王那罗提诃被帝是1个好大喜功穷奢极欲的家伙,决定给阿禾点色彩看看,令大将释多罗和5名禆将,率4万余人大军整理阿禾,其中有象军8百(大象组成的奢华军阵),骑兵1万,军容浩大,从江头城动身,沿着大盈江,向云南行省所属的镇西路的千额(今云南盈江县城)、金齿(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区)等部落进军,“欲立寨腾越、永昌之间”,想修筑城砦,以为前线堡垒,千额总管阿禾得知缅军大举入境,立刻向元廷告急。

元云南行省千户忽都,大理路总管信苴日(即段实)、大理路总把千户脱罗脱该接到消息,正奉命去征讨永昌西边腾越、蒲骠、阿昌等未降的蛮部,行军到南甸接到缅国大举入侵的消息,马上调转马头去迎击。

2、元缅开战

由于事发仓促,忽都3人来不及调动人马,忽都带领280骑,信苴日带领233骑,脱罗脱该带领187骑,共700骑兵,从南甸动身,连夜行军到第2天中午,在干崖与南甸之间的1片依山傍水的地方与缅国大军相遇。

缅军见元军人少,就以骑兵为前导冲锋,后面是“象被甲,背负战楼,两旁挟大竹筩,置短枪数10于其中,乘象者取以击刺”,大队步兵压阵,浩浩荡荡杀奔过来。

蒙古骑兵是天下无敌的存在,但面对体型巨大的大象,骑兵犹如浮云,众寡差异。

忽都、信苴日、脱罗脱该迅速利用骑兵机动性好的特点,策马散开快速撤退,然后下马,对准大象就是1阵狂风雨般的射箭,这些大象被射中纷纭负痛掉头狂奔,向着缅军冲来,这对缅军兵士来讲,是1场灾害,把缅军部队冲得稀烂,霎时就乱了。

忽都3人各率人马,分3路追杀,斩杀缅军无数,1气追了34里,抵达1个缅军寨子门口,这时候南岸的缅军万余渡河想切断元军归路,忽都1声令下,忽都、信苴日3将如3把尖刀,杀了过来,如虎入羊群,对缅军又是1番淋漓尽致的暴揍。

忽都更是1马当先,豪元朝和缅甸开战,忽都是如何率领700人击败缅甸万余人的情万丈,马如龙刀如电,宛如雷霆在缅军中炸响;信苴日,这昔日的大理王子,彰显英雄本质,在血与火中铸造功劳,脱罗脱该更是草原骄子,立马横刀,上演了战争风暴,倍露狰狞。在生与死的狭路相逢,历来都是勇者活,胆与识的较量,谁赢得了生存权,谁就赢得了最后的成功,蒙古骑兵与大理骑兵共同上演了1幕荡气回肠的活剧。

历来末见识过如此英勇、高强度对抗的缅军,早就失魂落魄,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都怨他妈少生了两条腿,玩命地狂奔,晚1步便成了刀下鬼。

3、7百铁骑克服缅甸大军

忽都率这7百人“追破其107寨,逐北至窄山口,转战310余里,贼及象马自相蹂死者盈3巨沟”。

忽都3将1直追杀到傍晚时刻,忽都受了轻伤,需要包扎1下,战士们也需要休息1下,战马也累了。因而,安营扎寨,生火做饭。

第2天吃过早餐的元军,在忽都3人的带领下,7百骑生龙活虎1般,又开始追击,俘获甚多,幸存的缅军又被金齿首领阿禾率部拦截绞杀,“归者无几”。

而元军7百勇士无1战死,可谓战争史上的奇迹。

弦外之音:忽都率部下整理战利品,意外产生了,1名战士没有战死疆场,被大象踩死了。

行文至此,信步走出来,西北风纵情地吹拂着树枝上残余的树叶,但脚下这片土地,收藏了太多的兴衰存亡。

注视历史风云,英雄不但镌刻在史页上,更是镌刻在灵魂里。

作者:陈2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