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西域的控制为何止步于河西走廊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新疆,这块地区,自古以来都是我国固有领土。远的不说,近的从清代左宗棠光复新疆可以得出,新疆这块地区的重要性。从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就已打上了中国的印记。不过在明朝,当时的中央并没有具有对西域的控制权。仅仅是止步于河西走廊。

朱元璋于1368年在南京登基称帝,同年,大将徐达率兵北伐,攻占元大都。元顺帝逃往北方草原,统帅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则从山西逃往甘肃,也就是之前的河西走廊。

洪武5年(1372年),明将冯胜被拜为征西将军,从南京领兵进剿甘肃境内。冯胜西征军1直打到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才凯旋而归

朱元璋本以为这是1个开始,谁知子孙不争气,这1开始却成了明廷在西北的疆域的定格。朱棣死后,明代的那些个皇帝更是没1个愿意继续向西扩大,在甘肃修起高高的嘉峪关,并筑起9边之1的“甘肃镇”,就图个守成。虽然新疆明朝对西域的控制为何止步于河西走廊(西域)在名义上归属明代管制,但明修筑甘肃镇的意思就是由于新疆不是实质上的领土,用现代术语只能算是“占据区”或是“租界管制区”。

这是为何?难道明代没有去在乎,或是说没有精力去解决?

其实主要缘由是西域的重要性,相比前代大大下降了。具体来讲有以下3点缘由。

第1,从战略的角度来看,相较于汉唐两朝,乃至是后来的清代,明代所面临周边局势的要挟要大的多。

东西两汉解决了匈奴,而唐代灭了东突厥,清代实行满蒙联姻政策。这些在1定程度上解决了北方草原权势的问题。东汉王时期,班超凭仗1己之力光复了西域36国;唐代设立安西都护府;清代康熙年间平定了准噶尔叛乱。这些都是在没有北方军事要挟的情况下,汉唐清3代才能专心经营玉门关以西地区。

而明代自朱元璋北伐,元顺帝北逃大漠,意味着蒙古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权,但是在大漠,也就是内蒙古1带和蒙古国地区还有影响力,当时北方蒙古高原分裂成两个权势:瓦剌和鞑靼。明代军队和蒙古人的战争几近是和明代的历史相始终的。这点可以从后来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可以看出,这就决定了明代军事重心在漠北而不是西域。

其次就是经济上的,到明代时,由于中亚地区奥斯曼帝国阻断商路,和西方后来转而开辟新航路。致使丝绸之路不断衰落,直到最后几近断绝。致使明代缺少开辟西域的动力。

最后是政治上的缘由,明代早期还算比较开放,不过后来变得比较守旧了。明初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定下了15个不征之国。你想开国皇帝都这样,到后期皇朝军力萎缩的时候,就更不会斟酌了。而且国内的舆论也认为西域这类地方是穷山恶水,夺取了也没甚么用,只会消耗国力而已。

不过明代虽然没有对西域具有绝对控制权,但还是有影响力。朱元璋当时已光复哈密,设立了哈密卫。哈密卫控制着西域大门,只要哈密在大明手中,大明就对西域有完全的影响力,所以当时西域诸国纷纭向大明称臣,成了大明帝国的附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