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姚鼐治学以经学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他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擅长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3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著有《惜抱轩诗文集》,编有《古文辞类纂》等。
姚鼐与开创人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3祖”,其在继方、刘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提倡文章要“义理”、“考证"、“辞章”3者相互为用。所谓“义理”就是程朱理学;“考证”就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据;“辞章”就是写文章要讲求文彩。这些主张充实了散文的写作内容,是对方苞“义法”,说的补充和发展。
桐城派古文到了姚鼐构成完全的理论体系。姚鼐著有《惜抱轩全集》,所编《古文辞类纂》盛行1时,有力地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鼐对传统文论的另外一重大贡献是提出富有创见性的“阴阳刚柔说”,这对我国古代散文审美理论和风格特点是1次重大突破。他认为,“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文章阴阳刚柔的变化,乃是作者性情、气质、品德的表现。鼐在发展先辈的文学思想上,用阴阳刚柔这个哲学概念来解释文章风格的来源和散文的风格特点,其中包括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姚鼐提出文章的核心在于“义理、考据、辞章”3者的统1,这有其时期的缘由。姚鼐在乾隆年间走上文坛。清朝的考据风气也在这时候开始盛行。人们称这类考据的工夫为“汉学”,与之相对的是权势较弱的“宋学”。学界多推重汉学,对宋明理学比较嫌弃,这常常致使文章的思想性下降。姚鼐不同意排挤宋学的偏向,同时又针对汉学家、宋学家对文学的轻视态度,提出义理、考证、文章3者不可偏废的主张。这成为桐城派古文理论的纲领。
“义理”,是指当时的理学思想,主要来自宋学;“考据”,是指文章要有实据,避免空洞,主要来自汉学;“辞章”,是指文章还要有结构、文字、音韵上的文学之美。姚鼐认为3者的统1才是最高最美的境地,“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继;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固然,3者有轻有重,考据要为义理服务。姚鼐想调和汉宋,融贯3者,认为作家能兼3者之长的为好作家。这类主张实际上成了桐城派的文学纲领。姚鼐自己也身体力行,乾隆3109年(1774年),在朝廷任职的姚鼐来到山东,登上了东岳泰山,后来就有了著名的《登泰山记》1文。全篇仅数百字,内容10分丰富,是融考证与辞章的典范。文章从泰山南北的汶水、济水写起,内容触及天门、岱祠等诸多古迹,辞章优美。
“义理、考据、辞章”对当时和后世都影响巨大。1方面,姚鼐实际上是站在保护理学的立场上,企图调和汉宋的争辩,兼采考据的长处,以考据充实理学的空疏,从而提高桐城派古文的价值。1方面,这1主张如果推而广之,那麽可以看做是对文章基本的要求。不管什么时候都一样有重要意义:“义理”要求言之有物,有思想性;“考据”要求立论扎实,有说服力;“辞章”要求字通句顺,有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