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经常穿1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1样直竖着,稠密的胡须构成了1个隶书的“1”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童年时期
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锒铛入狱,尔后他的父亲又长时间得病,终致死亡,家境衰落了下来,因此卖了房子。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入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小的弟妹,他不能不同母亲1起承当起生活的重任。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巨和世情的冷暖。他常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1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括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
自他家变穷了,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好朋友也不和他说话了,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类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深入的印象,对他幼小的心灵的打击很大,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事物的。多年以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众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能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1起顽耍,1起划船,1起看戏,有时也1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轻视和敌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1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类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