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帝刘义隆的经济举措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宋文帝刘义隆在位310年(424年-453年),继续实行宋文帝刘义隆的经济举措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算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1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疗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益繁华。

义熙土断,指的是东晋安帝义熙9年(公元413年)3月的土断,时任太尉的刘裕因桓温庚戌土断过时已久,逐步失去作用,国内人民和实际户口很不1致,给国家兵役来源及租赋收入造成混乱,因此要求再次实行土断。刘裕实行义熙土断时,除徐、兖、青3州居住在晋陵(今江苏镇江、常州1带)的住户可以不进行外,其他流寓郡县大多被并省,归入本地郡县。

会稽(今浙江绍兴)4姓中的余姚士族虞亮抗命,藏匿逃亡千余人,被处以死刑,因而豪强肃然,远近知禁。它打击了东晋豪强士族权势,对保护东晋政府的兵役来源和租赋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土断,即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剂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订户籍。

政治上他提倡文化,整理吏治,清算户籍,重视农业生产。元嘉107年、2101年两次下令减轻以致免除农民积欠政府的“诸逋债”。自东晋义熙101年至文帝统治末年(415年-453年),“役宽务简,氓庶繁息”,310多年中相对安定,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但元嘉末年,北魏军队在江淮间1进1出,江南地区经过大范围战乱,邑里萧条,版籍大坏,所谓“元嘉之治”从此结束。

宋文帝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算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1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疗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益繁华,由是“310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

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宋文帝刘义隆屡次下令劝课农桑,嘉奖开荒,采取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发展生产。

刘宋前期20多年间,战争较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元嘉之治”的繁华景象。

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1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此举,有益于政府制定统1的对民政策,和缓矛盾,打击豪强权势,保护统治秩序。

为了编定统1户籍,必须划定郡县疆界,取消1些流寓郡县,同时从南方旧郡县的领土中分割出1部份作为保存的侨郡县的实土。又调剂其隶属关系,或把新获实土的侨郡县交旧州郡领导,或把旧郡县割归新立的侨州郡管辖,使州郡与所属郡县不至于相互隔越。

与此同时,清查藏匿漏户,把流亡的农民和由豪强隐占的私属等人力资源清查出来,使之成为政府的赋役对象,这也是土断的重要目的,而在南朝后期更加侧重。

东晋的第1次土断是在成帝的咸和年间(326~334)。以后东晋及宋、齐、梁、陈历代都进行过土断,见于记载者共有10次。其中最著名的哀帝兴宁2年(364)由桓温主持的“庚戌土断”(以3月初1庚戌下诏。故名)和安帝义熙8年至9年(412~413)由刘裕(即宋武帝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都以严格履行见称。

庚戌土断时,晋宗室彭城王司马玄因藏匿5户被下狱治罪;义熙土断时,会稽大族虞亮因藏匿逃亡千余人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