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9-09来源:生活人气: 我来评论
张姓皇帝一共36位,还有分别是常山王张耳历3代,东汉末张步齐王,张举皇帝,张纯弥天安定王,割据汗中的张鲁号师君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十六国时期前凉张氏历9帝,同时张琚,张育分别称王,还有几个,高昌国建初帝张孟明,西汗金山国皇帝张承奉,宋金之际大楚帝张邦昌,大汉帝张鲸张致2代,大周帝张士诚,大西皇帝张献忠,割据粤闽的张琏皇帝。
张举(?-?)
东汉末年叛乱领袖,渔阳郡(今北京)人。原为泰山太守,因为不被张温重用而心生不愤,187年与中山相张纯一同起兵作乱,自称天子,聚众十余万,屯兵肥如,联合乌桓丘力居,横行幽、冀两州,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188年遭到公孙瓒打击,189年又被刘虞悬赏,其部众逐步离散,张举逃亡塞外后下落不明。
张祚(327年-355年)
十六国时期前凉第七位君主,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平凉)人。前凉开国君主凉武王张轨曾孙,先是废侄自立,荒淫残暴不讲道义,后于354年称帝,建元和平,国内动荡不安,人心皆失,355年遭遇政变被杀。
张承奉(?-914年)
唐末至五代时期归义军首领,沙州敦煌(今甘肃敦煌)人,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的孙子,用强大的武力陆续夺回归义军失去的土地。唐朝灭亡后不满朱温篡权,于是自称白衣天子,建立西汉金山国,连年用兵,为本土民众所怨恨,四处树敌,911年被甘州回鹘击败,张承奉被迫改称天王,订立城下之盟,与甘州回鹘结为父子之国,自此张承奉失去斗志,张承奉死后归义军也被曹议金所据。
张邦昌(1081年-1127年)
北宋末年宰相,河北东路永静军东光县(今河北东光县)人,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是权臣王黼的党羽。靖康之难期间,跟随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因力主议和被金国人赏识,1127年4月20日被金人强迫登基称帝,国号大楚,建都开封。金国撤兵后,做出过一系列用以彰显他忠心北宋朝廷、不敢轻越君臣本分的行为,最后自去帝号,归政康王赵构,仅做了32天皇帝,同年九月,张邦昌被赵构赐死。
张致(?-1216年)
金末民变首领,辽宁锦州人。1214年张致与其兄张鲸聚众十余万反金,之后二人率部投靠蒙古帝国,1215年二人又密谋反蒙,计划败露后张鲸被杀,于是张致在锦州起事,自称汉兴皇帝,年号兴隆,一度控制数十州县,攻下兴中府。1216年,由于畏惧蒙古再度投靠金朝,但面对蒙古名将木华黎的大军征讨时却屡战屡败,张致部下高益将其擒获送到蒙古大营,随后张致被处决。
张琏(?-1562年)
明朝中期民变首领,广东饶平人。出身贫寒,为人行侠好义,曾做过牧童和库吏,后来因为不满朝政腐败,杀死族长,投奔义军,由于善战多谋,不久被推举为义军首领,聚众10万人,1560年4月,张琏在粤闽交界的柏嵩关称帝,国号“飞龙”,在粤北山区兴建宫寨,先后陷城数十处,威震闽粤赣三省,1562年,俞大猷率军围剿,飞龙军连战连败,伤亡惨重,据点相继失守,张琏的下场至今还有争议,一说率余部出海逃往三佛齐岛(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一说遭到部下出卖被明军俘虏后遭处决。
张献忠(1606年-1647年)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陕西延安府(今陕西定边县)人。出身贫苦,爱打抱不平,原为明朝延绥镇边兵,1630年随王嘉胤起事,后投靠闯王高迎祥,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武昌,攻入四川,1644年12月4日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年号大顺,1646年清军攻入四川,引兵拒战对抗清军,1647年1月2日张献忠在西充县凤凰山被大清肃亲王豪格射杀,死后部下与南明联合,共同抗击清军近二十年。
可以看出这些张姓皇帝在位全都不长久,多则数年,少则数十天,根本无法同那些存在数十年的国家相比,更何况汉唐这种大一统王朝了,人们对张姓皇帝没有印象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民间传说中玉皇大帝也姓张,其实这只是一种讹传,根据明朝全真高道周玄贞的著作《高上玉皇本行经集注》中的《玉帝万法教主圣祖玄师出处世系考》一文考证:
世人观天道阳明,阳主施,其机常张,尊帝曰张大帝。迷徒不达此理,妄以今北直隶真定府行唐张氏族,为玉帝之后。
可见与酆都因为王方平、阴长生两位道士而被民间讹传为鬼城一样,玉皇大帝姓张也是一种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