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

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的拼音: jiē jí máo dùn

“阶级矛盾”的解释

阶级矛盾[jiē jí máo dùn]

用“阶级矛盾”造句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列宁

2、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宋朝的王安石改弦更张,施行了"青苗法"。

3、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宋朝的王安石改弦易辙,施行了青苗法。

4、但最严重的阶级矛盾是农村穷人与都市经济精英之间的矛盾.

5、而雅典是由于其内部阶级矛盾激化。

6、同时,官僚商人对劳动人民盘剥,激化了阶级矛盾,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7、林氏小品对于民族、阶级矛盾尖锐的现代中国自有其消极影响,但却推动形成了“闲话”体这一新的散文艺术风格。

8、工业阶级矛盾就是一种反常的症象.

9、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白热化的三十年代,呼唤着代表中国近代化前进方向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诞生。

10、德国经济危机后,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11、同时,它减缓了人口压力和阶级矛盾,促使封建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12、德国阶级矛盾尖锐,革命迫在眉睫,纳粹党正好充当垄断资本家镇压革命、发动战争的工具。

13、要正确理解和处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14、他们虽然同农民有阶级矛盾,但他们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亦有矛盾。

15、一楼与二楼一墙之隔,那种阶级矛盾日积月聚,最无形也最具攻击性,拍卖行的这种设计巧妙的引爆了这种矛盾。

16、党的宣传机构一直散播这种关于和谐与和平的传统言辞,与***关于阶级矛盾和反帝国主义斗争的语言相反.

17、王莽掌权后,“托古改制”,朝令夕改,增加捐税和徭役,更加造成社会经济的大混乱,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18、并提出明德慎罚原则,要求以德为指导,力求做到刑罚得中,从而缓和了周初尖锐的阶级矛盾,造就了“成康之治”。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