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的拼音: huáng àn
磺胺[huáng àn] 磺胺 科普中国磺胺,分子式:C6H8N2O2S,英文名:sulfanilamide,白色颗粒或粉末状结晶,无臭,味微苦。微溶于冷水、乙醇、甲醇、乙醚和丙酮,易溶于沸水、甘油、盐酸、氢氧化钾及氢氧化钠溶液,不溶于氯仿、乙醚、苯、石油醚。可由乙酰苯胺经氯磺化、胺化、水解、中和制得。
1、 表明制备的磺胺甲恶唑多克隆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用于SMZ在动物性产品中残留的检测。
2、 本发明涉及一种兽用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兽用医药技术领域。
3、 目的建立醋酸磺胺米隆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
4、 磺胺药物对一些可怕的疾病,如猩红热和麻疯病,都有良好的疗效.
5、 磺胺类药物经C18色谱柱分离,在柱后反应单元中与荧光胺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特性的分子,荧光检测器检测。
6、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对虾中的五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7、 用这一方法直接测定尿液中磺胺脒的残留量,效果良好。
8、 研究人员发现,服用雷公藤提取物的患者与服用硫氮磺胺吡啶的患者相比较,其疼痛、肿胀及其它症状有更明显的好转。
9、 脓疡和痰液培养长出对磺胺类药物具有抗药性的土壤丝菌。
10、 建立了用HPLC测定烧烫灵软膏中磺胺醋酰钠和磺胺含量的方法。
11、 他们建议在第一孕期时,磺胺类药物或呋喃妥因在没有其他合适的可替代药物的情况下使用仍被认为是适当的。
12、 目的:建立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13、 目的:对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中甲氧苄啶的鉴别方法进行改进。
14、 根据二室开放式模型的数学公式,算出了周效磺胺有关的一些药代动力学参数。
15、 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测定猪肉组织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方法,该方法检测猪肉中的磺胺类药物快速、准确。
16、 方法: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磺胺嘧啶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氧苄啶的含量。
17、 目的:介绍磺胺噻唑鱼肝油乳剂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
18、 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具抗药性,对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高敏。
19、 其他如琥珀酰磺胺噻唑、肽酰磺胺噻唑及复方新诺明等也可选用。
20、 结果:磷霉素银的各剂量组抑菌圈均大于磷霉素钙和磺胺嘧啶银。
21、 包括阿司匹林系列、磺胺脒、盐酸酮哌酯、退热冰等.
22、 然后以磺胺嘧啶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溶出为例,就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进行了考察。
2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对氟磺胺醚进行定量。
24、 本方法准确、可靠,可以用于对复方磺胺嘧啶锌乳膏的质量控制。
25、 方法:应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研制磺胺二甲基嘧啶胶体金试纸条。
26、 研究了五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提取、净化和色谱条件。
27、 其他成分:麦芽糖糊精,果糖粉,天然柠檬味,柠檬酸,乙酰磺胺酸钾,红花子油。包含大豆成分。
28、 本论文利用胶体金作为标记物,根据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对磺胺类兽药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9、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探明了雷公藤提取物与另一种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硫氮磺胺吡啶的对比结果。
30、 方法:对磺胺类药物的国内、外生产及销售概况进行全面分析。
31、 研究了近红外反射光谱法用于磺胺噻唑粉末药品质量评价的可能性.
32、 结论无防腐剂的磺胺醋酰钠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是可行的。
33、 肾功能障碍时,磺胺药排泄延缓,应慎用.
34、 结论:本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35、 首次报道了利用四苯硼钠容量法快速测定乙酰磺胺酸钾中的钾含量。
36、 本文报道磺胺类化合物在蒙脱石修饰碳糊电极上的伏安特性。
3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儿安中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含量的方法.
38、 通过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猪肉组织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测定。
39、 根据相关资料,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及头孢类基因为副溶血弧菌携带的主要耐药基因。
40、 方法:以醋酸磺胺米隆和盐酸达克罗宁为主药,以羧甲基纤维钠和甘油为基质,制备水溶性凝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41、 通过免疫兔子获得抗磺胺类药物多克隆抗体。
42、 经比较,碘络醚体外最小抑菌浓度高于磺胺嘧啶银。
43、 磺胺类药物本身对乳酸菌亦有杀伤作用.
44、 其他成分:麦芽糖糊精,果糖粉,天然柠檬味,柠檬酸,乙酰磺胺酸钾,红花子油。
45、 还有人吃了磺胺药后,出现皮疹反应.
46、 目的:应用微乳液反应法制备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并评价其质量.
47、 磺胺类药物抑制了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种酶,所以细菌就无法继续生长。
48、 结论:磺胺噻唑鱼肝油乳剂稳定、制备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准确。
49、 建立复方磺胺嘧啶锌乳膏无菌检查法。
50、 因此,磺胺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其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引起生态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危害的潜在威胁已倍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