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的拼音: bù píng zé míng
不平则鸣[bù píng zé míng]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1、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
2、出了事情,不平则鸣,群众在下面说话,你压得住吗?
4、不平则鸣,这是人之常情。小罗受了委屈,发几句牢骚,完全可以理解。
5、我是一个人民代表,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份内的事。
6、物有不平则鸣,胸有郁气当出却难舒。韩愈
7、圣上,臣听说,物不平则鸣,士有怨而发。
8、不平则鸣,生性单纯的风敛衣大声抱怨了起来,“他本来应该是我班上的学员啊,卓烈家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吗,我一定要不会罢休!”。
9、物不平则鸣,而要寻求“平”,可以通过当事人协商的办法,也可以找仲裁机构仲裁、政府调解、行政复议等。
11、物不平则鸣,社会不平是造成“以武犯禁”的根本原因,也是织就中国人侠客情结的历史根源,诚如《水浒传》所言:“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12、物不平则鸣,当初那人爱你的时候,他好得像天使;转眼不爱了,就成了魔鬼。
13、杜甫的“文章憎命达”,韩愈的“不平则鸣”,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都是广为人知的名言。
14、姑娘,所谓物不平则鸣,若不能用一己之力完成,只能假手于人,岂不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之故?你再看看这是何物?
15、物不平则鸣,这位考生发出了“公平、公正到哪里去了”的强烈质疑。
16、不平则鸣诉近邻,声声激荡中华魂。
17、大凡物不平则鸣,何况人乎?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18、,所谓的周末王政衰弱,故有变风变雅,所谓的物不平则鸣,都是说的这种怨谤而生歌谣的观点。
19、不过,他们疾恶如仇,不平则鸣,拥有高贵的同情心,强烈的正义感。
20、不过,言归正传,换位思考,物不平则鸣。
22、中唐倡导“不平则鸣”、“陈言务去”的韩愈,在古文运动中功勋卓著,在诗歌艺术上也成就非凡。
23、“不平则鸣”,有正义感的诗人遂将满腔忿懑之气形诸笔端,以诗为武器,进行入木三分的讽刺与抨击。
24、我是一个人民代表,只要是不合理的事,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分内的事。
25、中国传统文论中有所谓“变风变雅”“美刺”“讽喻”“讽谏”“不平则鸣”等等主张,就是在主张文学的反思和批判功能。
26、我想,这一对国外中国留学生的心理观察很有启示性,其实,这种心态在国内民间也很普遍,“大凡物不平则鸣”,现在有了条件就要“扬眉吐气”地鸣一鸣。
27、如果公司的收益是刚性的,“份钱不能降低”,实际上就等于让司机独自承担了,他们必然会有不满,有反弹,物不平则鸣嘛,这样又如何能够和谐呢?
28、因珠能发音,人亦然,是以此珠功效名之,曰《亦乐(yue)》,为物、人皆同理,不平则鸣之意。
29、守序善良,你遵纪守法,值得信赖,虽然已经过了热血上头的年纪,但胸中不平则鸣的意气未尝消磨,赈危济困,殒身不恤。
30、
31、物不平则鸣,公众看不下去了,于是怒吼“这简直就是带薪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