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

懿旨

懿旨


懿旨的拼音: yì zhǐ

“懿旨”的解释

懿旨[yì zhǐ] 懿旨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公文都有明确的规定。秦代上行文为奏,下行文为制、诏。汉代上行文区分为四品:章、奏、表、议;下行文分为四类:策书、制书、诏书、戒书。魏晋南北朝公文同前代大略相似。隋代公文大都是梁代定制。唐代下行公文有六:制、敕、册、令、教、符;上行公文也有六:表、状、笺、启、辞、牒;平行公文有三:关、移、刺。 宋代公文上承唐代体制,种类更趋繁杂。元代公文略有变化,如诏令称圣旨,命令称令旨,指令称懿旨,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文体,如行移、申状之文。 所以对于皇帝的诏令称为圣旨,对于皇太后或皇后的诏令或指令称为懿旨。

用“懿旨”造句

1、这是四房的事,只有她接了懿旨,太夫人心里才能转得过弯来。

2、听到懿旨的那一瞬间,她有种另一只鞋子终于落了下来的轻松和平静。

3、皇太后的懿旨请你火速进宫议事.

4、不如死了,如果那是神的懿旨:人世间除了愁苦还有什么

5、这日册封凤秀女为妃,两宫太后隆恩懿旨,赏号慧妃。

6、懿旨购置机器于天津鼓铸,一文以一钱为率,京、外毋得参差。

7、忽蒙懿旨下降,择定嗣皇帝,仓促间昏这,罔知所措。

8、军机处也得麻利一点,上谕、懿旨简单着拟,别那么多废话。

9、“以旸雨失时,偏灾屡告,懿旨饬君臣上下交儆。

10、剌客姓姜名环,乃东伯侯姜桓楚家将,奉中宫姜皇后懿旨,行剌大王,意在侵夺天位,与姜桓楚而为天子。

11、壬午,懿旨以皇上万寿值斋戒期,更定六月二十六日行庆贺礼,著为令。

12、当宣政厅执事到贞贵妃的景荣宫宣读懿旨时,贞贵妃差点晕倒。

13、刚才太后颁下懿旨去内务府,因海天富海公公得病身亡,尚膳司副总管太监的职司,就由桂公公升任。

14、先前,皇后已经下了懿旨,命妇、亲眷中凡是有孕在身倘或尊堂有疾须在旁服侍者,无须进宫朝贺。

15、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领了佛祖懿旨,急切切怀一腔悲天悯人热念,带了弟子惠岸辞宝刹离灵山,驾一团祥云径往东方胜境来。

16、今夜吾奉母命带懿旨宣读,神人俯伏,静听宣旨。

17、懿旨斥其乖谬,罢御史,下部议,原摺掷还。

18、他们为昆嵛山留下了汉代“永康”石刻,金元帝王敕封的“圣旨碑”、“懿旨碑”等铭记,还有铜碑、丘处机手书石刻,让昆嵛山成为一座天然的历史宝库。

19、成欢之战后,直隶提督叶志超部败退北撤,自请严处,慈禧则传懿旨“加恩著赏给该军将士二万两,以示鼓励戎行至意”。

20、1889年*理海军事务衙门奏请天津至通州接修铁路,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慈禧太后懿旨,令各将军督抚“各抒所见”。

21、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光绪皇帝病重,慈禧就又传下懿旨,让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入继同治皇帝,兼祧光绪皇帝。

22、皇上命儿臣面奏,内廷各宫应如何恭行丧礼,请皇太后降懿旨遵办。

23、军国机务,中外章奏,悉取摄政王处分,称诏行之,大事并请皇太后懿旨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