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柳为什么是送别词(咏柳是不是送别诗)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关于江南柳为什么是送别词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咏柳是不是送别诗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借柳来表达离别之情的诗句?

1、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兰陵王·柳》宋代:周邦彦

释义:正午的柳荫直直地落下,雾霭中,丝丝柳枝随风摆动。在古老的隋堤上,曾经多少次看见柳絮飞舞,把匆匆离去的人相送。

2、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江南柳·隋堤远》宋代:张先

释义:也不知有多少人长堤上折柳送别,以寄深情。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唐代:王维

释义: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4、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金陵酒肆留别》唐代:李白

释义: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

5、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踏莎行·候馆梅残》宋代:欧阳修

释义 : 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6、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长相思·花似伊》宋代:欧阳修

释义:看着花儿像你一样,柳枝像你一样;花儿柳枝已青的春天,人却要别离,低下头不禁流下两行清泪。

7、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别滁》宋代:欧阳修

释义:花光多么绚烂浓郁,绿柳丝丝轻柔鲜明,人们在花前安排酒宴,热情地为我送行。

8、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春送僧》唐代:贯休

释义:细雨如丝,从九重天上飘落,冒着雨送你到江边,刚刚发芽的柳枝随风飘摇,一介无系的孤舟渐行惭远。纵隔万水千山,青青如松柏的心,如松柏的情谊,如松柏长青的自性是你我同具的。

9、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蓟北旅思 / 送远人》唐代:张籍

释义:在客要离开到时候,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

10、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送王四十五归东都》唐代:徐铉

释义:我情意殷勤折柳相赠,你须记取这是向南之枝呀。

【思念】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降】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戴叔伦 【堤上柳】 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

------------------ 李益 【逢归信偶寄】 【惜别】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 【劳劳亭】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 【送别】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鱼玄机 【折杨柳】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柳氏 【答韩翃】。

《江南柳隋堤远》原文及鉴赏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注释

路尘:道路上飞扬的灰尘。

柳桥:柳荫下的桥。古代常折柳赠别,因泛指送别之处。

分袂:离别;分手。 何况:连词,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关情:掩饰感情;动心,牵动情怀。

斜照:斜阳。新月:夏历每月初弯细如钩的月亮。

倚望:徙倚怅望。

亭亭:形容耸立高远:浮云亭亭如车盖。

赏析

此调即双调的《忆江南》。词中写的是别情,调名“江南柳”兼关题意。通首作女子口吻。

此为送别词。词中未具体刻画送别情事,而是通过古今别情来衬托一己别情,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将别情抒写得极为深挚。全词语言素朴明快,情调清新健康,风格别具特色。

起首一句从别路写起。隋炀帝开通济渠,河渠旁筑御道,栽种柳树,是为“隋堤”。“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两句是说:这是一个水陆交通要道,成日里不知有多少车马大路上来往,扬起“路尘”;不知有多少船只扬帆东下,随波逐流;也不知有多少人长堤上折柳送别,以寄深情。“隋堤”是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波急”与“路尘轻”分写水陆行程,暗示离别,寄有别情。一个“远”字,既刻画出别者长路漫漫的旅愁,又刻画送者依依目送的情态。这二句着重从眼前、从水陆两路,横向地展开送别图景;第三句则着重从古往今来,纵向地展示送别情事。一个“多”字,几乎将古今天下此中人事全都囊括。正因为别情是如此普遍,也就容易唤起“见人分袂亦愁生”的感受了。末句以“何况”二字造成递进,突出个人眼前的离别情事。以上,词人没有具体写到个人送别情事,只客观叙写普遍的离情,只是“亦愁生”中才微露主观情感。

过片转写别后,别时种种情事都被省略了,这里只是着重写送者城楼望月的情景。“斜照后”三字非虚设,它表明送者城楼伫立的时辰之久,从日落到月出。“重望”又表明先已望过,上片“隋堤远”数句是日落前望中之景,至重望时应当是不甚分明了。于是送者抬头望新月,并由此而产生了一个美好的向往:“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此外与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类,但“亭亭”二字却把月的意象女性化了,而送者的.身份亦不言自明,“千里伴行”的说法更是真挚深婉。

总的说来,通首词没有刻画送别情事,更没有刻意作苦语,但通过古今别情来衬托一己的别情,有烘云托月之妙,将一己别情写得非常充分。全词也没有点明双方身份、关系,被称作“君”的甚至未直接露面,但通过新月亭亭的意象和伴行的着想,给读者以明确的暗示。词的语言明快素朴,情调清新健康,在送别之作中颇有特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的问题。●江南柳张先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

(1)①表现了抒情主人公送别之忧愁苦伤及别后郁郁离思的内心情感。②作者采用了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起首二句着重从眼前、从水陆两路,横向地展开送别图景(这二句写不知有多少车马大路上来往,扬起“路尘”;不知有多少船只扬帆东下,随波逐流;也不知有多少人长堤上折柳送别,以寄深情);第三句则着重从古往今来,纵向地展示送别情事。一个“多”字,几乎将古今天下此中人事全都囊括。以上,词人没有具体写到个人送别情事,只客观叙写普遍的离情,只是“亦愁生”中才微露主观情感。

表现手法说成是衬托、对比、虚实相生等也是正确的。

(2)“重望”表明先已望过,上片“隋堤远”数句是日落前望中之景,此时是送者抬头望新月,表现了送行者依依惜别心系行人的内心情感;并由此而产生了一个美好的向往:“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这里“亭亭”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月的意象女性化了,极尽委婉含蓄、生动形象、亲切感人之艺术效果。

十三、无

江南柳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

小题1:柳的形态和声音、柳的妙处。(2分)

小题2:有实用价值 表达情思  (评分:2分。每空1分)

小题3:(1)“狂颠”一词写出了柳絮在风的吹拂下无拘无束、肆意飘荡的姿态。 (2分)

(2)运用比喻,形象写出了柳的美丽姿态和情韵 。(2分)

小题4:包含着不舍、留恋的情思。(2分)

小题5: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柳树有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二是柳树是人们的情感依附,人生寄托(或“蕴含着历代文人雅士的人生寄托,有着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小题1:看到这个题目咱就要看看每段主要写了什么,概括一下段意,这也很简单,有的段落有中心句,有的需自己概括。之后再总结三个方面。

1段点明中心,柳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2段没有中心句,但从柳叶、树干、树皮就能看出写得是柳的形态。

3段从第一句看出写得是柳音。

4段从第一句看出写得是柳之妙。

5段没有中心句,可看出写得是柳絮。也属于柳的顽强生命力。

6段和7段写得是柳的顽强的生命力。

8段写了历代文人雅士靠吟咏柳来抒发感情,寄托人生。

9段再次点明主旨,升华中心。写江南柳不但灵魂不灭,生生不息。而且他也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小题2:既然说了是文段(4),那就从这段找就行了

可以用原文语句回答:

(1)农人折柳,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

(2)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

自己的话概括:

(1)有实用价值(2)表达情思。

小题3:赏析句子的方法:

先看修辞手法

再看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1)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狂颠”一词写出了柳絮在风的吹拂下无拘无束、肆无飘荡的姿态。

(2) 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柳的美丽姿态和情韵(柳的妖娆美好)

小题4:一看联系文章内容,再根据第四段找“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

那“柳”就包含着眷恋(不舍、留恋)的意思。

小题5:看“通读全文” ,就知道要从整篇看。

先看“一颗不灭的灵魂”在第一句中的意思。柳树有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

然后再看看“一颗不灭的灵魂”在文中的哪段还出现过,看有什么意思。在第八段:蕴含着历代文人雅士的人生寄托,存着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请问欧阳修的《望江南·江南柳》的上片是什么意思?以及下片的「十四五」是十四五岁还是十四五日的意思?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为,以为,认为。那,通哪,哪里,怎么。嫌,嫌弃,不满意。不胜,承担不了,不能忍受。春深,春意浓郁。寻,用,此处引申为弹奏(寻,用也——《小尔雅》)。簸钱,古代一种掷钱赌输赢的游戏。走,跑,追逐。

江南的柳,叶子细小没有形成树荫。人们觉得它如同丝线一样轻细而不忍心折断,黄莺不满它太柔嫩不能承担它在上面吟唱。留着等到春意浓郁的时候,十四五岁的你抱着琵琶弹奏。(当初)你(和女伴们)在台阶上玩簸钱游戏、在台阶下追逐打闹,那时候看见(活泼的你)我就早早留心上了,何况到了现在。

应该是十四五岁,据说欧阳修在小外甥女小时候就喜欢上了她。。

本篇是根据这种不确定的事件进行的翻译,所以可信度有待考量。

以上为个人观点,不必较真。

“身如明月内千里,身如清月内千里”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品行如月亮一般高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

1、补充:《江南柳》张先

2、关于明月的诗: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