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将背后插的护背旗能起到一个什么作用

日期:2023-10-1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戏曲这种文娱方式,如今虽然渐渐退出娱乐界的主流,但往前数个几十年,戏曲却也像现如今的电影、综艺一样,风靡一时。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很多人还是更喜欢看热闹的打戏,戏曲中的武将形象,也往往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戏曲舞台上的武将,有两个特征能让人过目不忘。一是武将们大都会扮上花花绿绿的花脸,以此作为体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方式。二是武将们的背上,往往会插着几杆护背旗,旗子形状呈三角形,上面刺绣着各种龙虎风云之类的图案,这种旗子在戏曲行话中称为靠旗或者大靠。

  很多人认为,护背旗是戏曲舞台上对武将形象进行的一种艺术夸张,真实历史中并不存在。那么真相又是如何呢?答案让人意想不到:护背旗不仅真的存在,还一度是武将上阵的标准配置之一,很多历史记载和出土文物,都证实了这一点。

  早在南北朝时期墓葬出土的壁画上,就曾发现过背插旗帜的武将形象。戚继光的著作《练兵实纪》中也明确记载:“旗总,每名背旗一面,旗枪杆一根”,“骑兵队总,每名明盔一顶,甲一副,臂手一副,背旗一面”,可见护背旗在当时已经普及应用。

  护背旗在古代军队中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在清朝中晚期来华的英国使团成员留下的文字记录和绘画中,存在很多清朝军人形象,很多人背上都插着护背旗,可以从一个侧面证实,护背旗在清朝仍然是军队装备。

  护背旗到底有啥用?为什么武将上阵都要背着它?护背旗的作用不可小觑。一是作为将领指挥作战的必备装备。在古代战场上,没有电子通讯设备,一旦进入混战阶段,双方将士打成一团,兵不顾将将不顾兵,武将与士兵之间很容易被冲散而失去联系,导致指挥瘫痪。

  但武将如果携带护背旗,局面就大不一样。在战场上高高飘扬的护背旗,上面画着每个武将的标志性图案,己方士兵只要紧跟护背旗,就能时刻跟随主将,做到旗进人进,旗退人退,保持步调一致。正如《孙子兵法》所说:“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而不见,故为旌旗”。因此护背旗能起到联络指挥工具的作用。

  二是护背旗能给武将提供一定的防御功能。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武将往往需要同时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与进攻。但人类没有哪吒的三头六臂,难免顾此失彼,很容易遭到来自脑后的敌军攻击。

  但如果背上插了护背旗,就能起到一定的遮挡防护作用。不停摇晃的旗杆,随风飘拂的旗子,都能干扰敌军的视线,让其无从下手,大大降低其攻击成功率,从而起到防身作用。

  护背旗还有一个作用不能不提。大批军队背插护背旗卷地而来,远远望去旗帜飘扬气势如虹,能极大地鼓舞己方的作战气势,打击对手的作战信心。护背旗有如此之多的优点,难怪武将们上阵都要带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