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伽罗有什么本事怎么评价独孤伽罗的功过

日期:2023-10-2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怎么评价独孤伽罗的功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御夫、御子、御国,成就斐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隋王朝的兴衰毁誉,都与这位皇后密切相关。

  一、御夫

  独孤皇后御夫有道,最经典的表现是,她让身为皇帝的隋文帝杨坚一生保持了一夫一妻制,创造了中国古代帝王的奇迹。独孤伽罗十四岁嫁给杨坚,婚后夫妻共同发誓 “无异生之子”,也就是说,杨坚所有的儿女,必须都是独孤伽罗所生。这在奉行一妻多妾制的中国古代皇帝身上,是绝无仅有的。

  独孤皇后是家庭背景雄厚。她出身贵族,父亲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人物独孤信。独孤信生有七个女儿,其中有三个都是皇后,独孤家政治地位可见一斑。杨坚的父亲杨忠甚至还是独孤信的部下。正是有了这种强势的背景,独孤伽罗才敢提出 “无异生之子”的要求,让杨坚在当了皇帝之后仍然恪守一夫一妻之道。

  独孤伽罗是个有胆、有识、有勇的女人。能够多次在关键时刻帮助杨坚做出政治决断。杨坚和独孤伽罗的长女杨丽华嫁给了北周宣帝。宣帝死后,杨坚辅政,是做一个掌握实权的权臣,还是代周自立,是摆在杨坚面前的一道难题。就在杨坚犹豫不决的关键时刻,是独孤伽罗向丈夫进言:“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从而坚定了杨坚的信心,成就了隋朝的帝业,也让杨坚畏服。

  独孤皇后一有闲暇便手不释卷,每次隋文帝上朝,她必与之并辇而行,“政有所失,随则匡正, 多有弘益”。所以,开皇年间的政治决策。独孤皇后出力甚多。时人将两人并尊“二圣”。独孤皇后协助隋文帝创造出“开皇之治”的治世局面,正是她政治智慧的反映。

  有一次,隋文帝偶尔注意到了一个宫女,一时把持不住,就临幸了这个宫女。独孤皇后知道后勃然大怒,趁隋文帝上朝之机, 一顿乱棒,将宫女活活打死。隋文帝下朝后听说此事,“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馀里。”跑出去二十多里。独孤皇后也因此事被人称为“妒妇”。然而一个女人为了爱情不顾一切,正说明她在维护爱情方面的勇气。

  独孤皇后死后,隋文帝对负责营建陵墓的大臣说:

  “汝既曾葬皇后,今我方死,宜好安置。魂其有知,当相见于地下。”

  明确的表达了文帝希望能够在地和独孤皇后重逢的心愿。这种让皇帝生出“生同裘,死同穴”想法的皇后,难道不算御夫有道?

  二、御子

  独孤皇后和隋文帝一共生育了五儿子。太子杨勇为人文质彬彬,宽厚善良,符合守成之君的要求,隋文帝对他寄予厚望。独孤皇后也为太子杨勇选定了端庄有礼的太子妃。然而,杨勇却喜欢上了云昭训。因妾嫌妻,使得对爱情专一的独孤皇后大为不悦。这时候,平定江南,回来的的晋王杨广乘虚而入,做出一副谦 恭孝顺,不近女色的样子,处处讨好母亲。独孤皇后的情感开始迅速向杨广倾斜。

  开皇十一年,元妃去世。独孤皇后怀疑是太子杨勇下的黑手。“为妾杀妻”触犯了独孤皇后 的道德底线,坚定了她废黜太子的决心。她联络宰相杨素,一方面打击支持太子的高熲,不断诬陷太子;另一 方面在隋文帝面前不断树立晋王杨广的正面形象。最终隋文帝以太子“性识庸暗,仁孝无闻,昵近小人委任奸佞”的罪名将太子废为庶 人,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

  废立太子一直被认为是独孤皇后最大的失误。仁寿四年,隋文帝染病,日渐危重之时,杨广与宰相杨素迫不及待的议论皇帝死后接班事宜,又企图qiang jian隋文帝的宠妃宣华夫人。隋文帝大怒,意欲废黜杨广,重新立杨勇为太子。结果,杨广先发制人,杀死废太子杨勇,隋文帝也因此死得不明不白

  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在临死之 前,曾经大叫“独孤误我”。似乎对当年听信 独孤皇后的怂恿,废长立幼的事情颇为悔恨。客观的说,炀帝亡国,独孤皇后难逃其咎,但绝不能认为她是大隋灭亡的根源。这一点我们下面再详细解释。

  杨广当上皇帝以后好大喜功,但是如果仅从才能上看,杨广比杨勇显然更加有才华和本领,在当上皇帝之前,杨广的文治武功和为人处世,在朝野好评如潮。独孤皇后选择杨广,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并没有什么错误。独孤皇后不是预言家,不可能预见到杨广后来的改变,又怎能把隋朝的灭亡之过归于她呢!

  三、御国

  所谓御国,是指独孤皇后深度地参与了国家管理,不仅在后宫辅政,还把触角直接伸到 了政治前台。开皇初年,突厥和隋朝互市,出售一筐明珠,要价八百万钱。有人劝独孤皇后买 下来。独孤皇后说:“非我所须也。当今戎狄 屡寇,将士疲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 者。”一下子赢得满朝归心。

  独孤皇后一生节俭,从不用高档首饰。据《北史》记载,隋文帝有一次合药,需要胡粉一两,跟独孤皇后讨要,没想到独孤皇后一直素面朝天,竟然没有。独孤皇后跟一向提倡节俭的隋文帝珠联璧合,共同营造了隋朝初年简朴的宫廷风气。

  独孤皇后虽然在后宫专宠,但却自律甚严。她的娘家人 没有一个身居高位的。一旦有外戚犯罪,还要从重处罚。独孤皇后的表兄崔长仁,犯罪当死,如果按照当时的律法和习俗,也可以予以赦免。但是,独孤皇后坚持“国家之事,焉可顾私!”最终把崔长仁斩首。这种不纵容外戚,自觉维护 皇权的态度赢得了隋文帝的尊重,也赢得了满朝大臣的尊重。

  独孤皇后是一个价值观比较正统的皇后,她一方面积极为隋文帝贡献政治才华,另一方面则是把握好尺度,并不违规干政。《隋书·独孤皇后传》称:独孤 皇后“谦卑自守,世以为贤”,是当时人们的公论。

  独孤皇后一死,隋文帝便纳了宣华夫人陈氏和容华夫人蔡氏,整天与她们泡在一起,在国政处理上也出现了很多失误,不复明主风范。所以说,独孤皇后是御夫、御子、御国的铁娘子,承载着大隋王朝的兴衰毁誉。

  四、独孤皇后废勇立广

  《隋书·后妃传》载:“ 废太子立晋王广, 皆后之谋也。”

  隋文帝在废太子时也说:“ 此儿不堪承嗣久 矣, 皇后恒劝我废之。”隋文帝在临死时还有“ 独孤误 我” 之叹。那么, 独孤皇后在废易太子事件中真能 起关键作用吗?

  在隋朝的政治 上,独孤皇后是有相当大的发言权的。《隋书·后妃传》说: “ 后每与上言及政事, 往往意合,在宫中称为二圣” 。 说明了独孤皇后在废立太子事件中是相当有份量的。

  开皇十一年,太子妃元氏亡,太子云妃专擅内政,独孤皇后非常不满。她“ 颇遣人伺察,以求勇过” 。 杨素正是背后有皇后的支持,才敢于参与杨广太子之谋。

  独孤皇后决意废太子,太子本人绝对有可废之原因。太子杨勇敢宠爱云氏, 太子妃元氏死前曾在皇后面前哭诉时:“ 太子不以夫妇礼待之,专宠阿云。”这正好触碰到了独孤皇后的道德底线。所以太子妃之死,才会对杨勇的太子之位产生不利影响。

  独孤皇后认为太子不宠爱自己为他选的太子妃,是因为他要与皇后争夺权力,表达不满。独孤皇后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对权力的平稳过度非常渴望。 早在宇文氏禅代西魏时,宇文泰也是直到晚年尚未确定嫡嗣传承。他的长子宇文毓有德,三子宇文觉是嫡子。

  宇文泰犹豫不定,结果死后发生了权臣主导下的嫡庶之争。独孤皇后的父亲独孤信也是因为此事而被赐死,这对独孤皇后来说是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她与杨坚“ 誓无异生之子” ,也是希望藉此消弭嫡庶之争的政治隐患,确保宗法权力的稳定过渡。

  太子杨勇偏偏多内宠, 除太子妃外,还有云昭训、 高良娣、王良媛、成姬及后宫所生十子。 如果太子勇继位, 嫡庶之争又可能再起, 这是独孤氏所力戒的, 所以“ 后弥不 平…求勇过恶”,有了废立之心。

  独孤皇后的先祖为拓拔鲜卑人,她的婚姻观念具有代北少数民族的特性。姻太子妃元氏是北魏宗室元孝矩之女,正符合代北尚贵戚的婚姻观念。杨勇所宠爱的阿云并非望族,太子杨勇未谙上层婚姻中的政治要义,专宠阿云,,破坏了关陇集团维系并结构其政治体系的原则。 独孤皇后所以才说出“ 今傥非类,变 乱宗社”这样的话 。

  独孤皇后是个有眼光的皇后,她总是把后宫与封建政治联系在一起处理后权与皇权的关系。 她说:“ 以妇人与政, 或从此渐,不可开其源也。”然而太子宠爱的阿云却“ 专擅内政”,独孤皇后怎能坐视不管?

  所以独孤皇后废勇立广并不是冲动,也不是她“厚此薄彼”,而是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政治利益,为了巩固新的集权政治。在独孤皇后看来,太子杨勇的所作所为有可能会“变乱宗社” 。 而杨广在皇后和文帝面前的表现,正符合她平稳过渡权力的认识, 符合巩固新政权的要求。

  所以说,独孤皇后选嗣是从政权来考虑的,而不是一己之私。 正如王夫之说:“ 文帝废勇而立广,虽偏听悍妻,致他日有独孤误我之叹。然当广恶未著,勇德有愆之日,参 互相见, 亦未见废立之非社稷计也。” 因此我们不能以杨广后来的做法,作为贬斥独孤皇后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