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随朱元璋去地下的嫔妃宫女们当时都怎么反抗的

日期:2023-11-2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草根出生的朱元璋在夺取天下后,改革吏治,惩治贪官,经过20多年的“剪伐斫削”,逐步清除了身边能威胁皇权的各种势力,使得自己的政权稳定,天下太平,民生得以恢复。

  洪武15年,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病逝。眼看和自己患难与共,生死相扶的妻子撒手人寰,朱元璋受到了平生第一次重大打击。纵使朱元璋后宫嫔妃众多,但马皇后的地位,任何人也无法取代。

  到洪武25年,更大的打击向朱元璋袭来,他的太子朱标因病去世。

  朱标不仅仅是他最疼爱和器重的儿子,更是大明王朝的储君。储君离世,震动国本。这对于已经65岁的朱元璋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失去了朱标,大明王朝交予谁手?

  第二年,元气大伤的朱元璋就大病了一场。虽经朝野名医全力诊治,病体基本康复。但毕竟年事已高,且身心备受打击,朱元璋的身体,从此每况愈下

  洪武31年,71岁的朱元璋还拖着病体,坚持“日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日”。但强势一生的他,最终还是无法战胜疾病。将皇位托付给孙子朱允炆后,忧劳而逝。

  临死之前,朱元璋颁布了一份广为后世诟病的遗照:“责殉诸妃。”

  遗照命令,凡是没有生育过的妃子,都要为他殉葬,在地下继续服侍这位生前高高在上,杀伐果断的皇帝。还包括部分宫女。

  由此,朱元璋重新让这一野蛮落后的人殉制度死灰复燃

  殉葬制度始于先秦,当时的王公贵族们,生前生活奢靡骄奢淫逸钟鸣鼎食。死后希望能继续这样的生活,于是把生前的豪华生活,包括女人通通带到坟墓中。

  对此,《墨子·节丧篇》曾作如下描述:“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人殉的恶俗,在殷商以及春秋时期达到顶峰。在陕西宝鸡的一个秦国早期大墓中,就发现迄今为人殉数目最多的墓葬。光在这个墓坑中,就出土了186具殉葬者的骸骨。

  后来,随着历史的进步,人殉这种违背人性的野蛮行径,逐渐被废止。直至两汉时期,人殉制度几乎已经绝迹。

  朱元璋开启人殉恶例,始于洪武28年。他的次子朱樉死后,朱元璋就曾下令,让朱樉的两名王妃殉葬。

  在朱元璋去世后,明史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 明朝小史》也作了“伺寝宫人尽数殉葬”的记载。这些史料足以充分证明,朱元璋死后,确实存在人殉的现象。

  但关于为朱元璋殉葬的人数,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史学家推论,应该在50人左右。

  至于说,这些殉葬的嫔妃宫女究竟有多惨,相关史料也是只字未提。不过,《李朝实录》里倒是记载了朱棣死后,嫔妃宫女的殉葬情景。也许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出,为朱元璋殉葬女人的悲惨遭遇。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死于征伐蒙古的回师途中,临死前留下遗照,让30名嫔妃宫女殉葬。

  《李朝实录》记载:“帝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这些记述中,详细地记载了嫔妃宫女殉葬的前后情景。在宣布殉葬者名单后,皇宫内哭声震天,一片哀嚎。随后,太监们把殉葬的女人集中起来,招待她们吃完人生中的最后一餐。随即把这些可怜的人赶到一间守卫严实的房间内,让她们站上事先准备好的“小木床”上,把头伸到从房梁上掉下来的结有活扣的绳子里,引颈自尽。

  绝望的嫔妃宫女们,撕心裂肺地嚎啕着,大声求饶,迟迟不肯自尽。太监们便三下五除二地强行将她们挂在绳子上,迅速地抽掉了“小木床”。

  也有个别胆大的宫女试图反抗或逃跑,太监们就只能先将她们打晕,然后径直挂在绳子上,直到看着她们气绝身亡。

  其中有一位幸运的宫女逃出了房间,跪倒在朱高炽的面前,痛哭流涕,哀求朱高炽饶她一命。但一向“仁爱”,死后庙号“明仁宗”的朱高炽,面色铁青,挥手示意太监将其拖走。

  除此之外,各种野史中还记载了另一种更为血腥的做法,那就是灌水银。

  太监们在房间里下迷药,待殉葬的嫔妃宫女们昏迷后,用利器剖开她们的头盖骨,灌进水银,然后再将头皮缝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宫女们的尸身不腐,用自己年轻美貌的容颜,继续侍奉死去的皇帝。

  不过,这种传言太过残暴,也缺乏科学依据,不足为信。

  宫女们殉葬后,帝王也会对她们的家人予以抚恤。《明史·后妃传》记载:“太祖崩,宫人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

  所谓优恤,无非就是给她们的家人世袭官爵,增加俸禄,但相对于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而言,这些抚恤又算得了什么呢?

  朱元璋的人殉制度传到朱祁镇时,终于被抛弃了。朱祁镇临终前“罢宫妃殉葬”,遗诏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子孙勿复为之”。

  至此,残暴血腥的殉葬制度,终于彻底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