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0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楚国献鼋:郑灵公是否能够摆脱这个巨大的阴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春秋战国时代的小诸侯国们,要选个稳定的靠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谓霸主,寿命有限,在位的时候耀武耀威,死了以后霸业往往难以为继,那些附庸的小诸侯国们,就会如同无头苍蝇到处乱窜,重新选择新的霸主来罩着自己,当时的中原格局即是如此,齐桓公在的时候大家唯齐国,晋文公称霸了大家又唯晋国,即便中间有个宋襄公,树起仁义的招牌,大家无从选择,也部分认同其霸主地位。中原人始终需要建立一种平衡,拥护一个带头大哥,以保持大家礼仪体系的完整和严格执行,以此来确保和平。就算是中原人视若蛮夷的楚国人,到后来也成为中原小诸侯国们的选择,这是强权的结果,他们根本无从选择。
郑穆公晚年的时候,郑国常常遭到晋楚两国的攻打,这个时候的政治局势比较复杂。在晋国,赵氏家族已经俨然成气,晋灵公在与赵盾的政治斗争中落败,被赵穿所弑杀,晋国大权为赵氏所掌。南方的楚国楚庄王已经登位,正在大肆的向中原突进。霸权时代的此消彼长,即便如郑穆公也不能抉择,究竟选择哪个诸侯国作为自己的依靠。因此晋国与楚国就经常将郑国作为攻击对象,郑穆公也几度更换政策。在郑国朝堂之中也自然分化出亲晋派和亲楚派,郑国的这种内部矛盾和斗争也就持续不断,可能直接影响着郑穆公的决定。公元前606年左右,楚庄王因郑国参加扈地会议,重新与晋国结盟,发动大军讨伐郑国。这时候的郑穆公已经病入膏肓,数月而后撒手人寰,公子夷继位,这就是郑灵公。史书中说“楚人献鼋”,就是这个时候。楚人为什么要献鼋呢?
郑穆公的晚年推行的是亲晋政策,那么选择的继位者也不太可能亲楚,这在延续国政方针的传统上,是可能推断如此的。那么楚人献鼋的目的,就是要讨好郑灵公。可是数月之前楚国人刚刚与郑国人开战,而且是在郑国国君郑穆公垂死之际,就是干的落井下石的事情。楚国献鼋的目的当然就不会太过单纯,而是有着试探、讨好、甚至阴谋的可能性。试探和讨好好理解,为什么还要说是阴谋呢?因为这个献鼋最终促成了郑国公族子弟发动的一场宫廷内乱。《左传》载:“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怒,染指於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夏,弑灵公。”郑灵公继位不到1年,就被公族大臣公子宋和公子归生所弑杀。史书中说的是公子宋参加郑灵公的全鼋宴,预料到自己可以吃到鼋肉,结果郑灵公得知其预言后,遍赏群臣而后就是不赏公子宋,以此羞辱公子宋,直接引发公子宋的怨憎和后来的叛乱。那么,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在郑国的这场动乱中,除了郑灵公,还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就是公子宋,一个是公子归生。公子宋与公子归生交好,当时说吃鼋肉的预言,就是公子宋对公子归生说的。这个公子归生,是个很有来头的人物。当年郑国攻打宋国的时候,公子归生就是主要将领,还曾活捉宋国名臣华元,在大棘之战中取得重大胜利,获战车四百六十多辆,斩首一百多人,生俘二百多人。其后公子归生就是朝中的重要人物,到郑穆公的晚年已经掌握郑国执政大权,在晋国召集扈地会议的时候,由于郑国的背晋盟楚,导致晋国准备发兵攻打郑国,为保持郑国的而和平稳定,就是这个公子归生,发起外交策略,与晋国权臣赵宣子进行谈判,主动向晋国承认错误,并由郑穆公亲自前往扈地参加会盟,平息了这场战争风波,此后也是由此而郑穆公最终选择盟晋,也就是说,主导此次外交谈判的公子归生显然也可能是亲晋派的人物。公子宋与公子归生交好,也就是说这两个郑国公族权臣,都可能是依附晋国的。
当时的郑国朝政格局,公子宋既然能弑杀国君,背后所能掌握的权力还是非常大的,公子归生则本身就是执政大臣,那么两人合谋弑杀郑灵公后,史书中却说是“郑人欲立公子去疾”,这个郑人就很是奇怪。公子宋和公子归生干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最终就一个“郑人”就打发了事,其后的郑国历史基本上就没有两人的什么事情了,郑国的七穆集团,也就是郑穆公的几个儿子们,就彻底垄断了郑国朝局,对公子宋和公子归生而言,似乎就显得非常不公平。《史记》:“六年,子家卒,国人复逐其族,以其弑灵公也。"公子归生的后人们,时运似乎不及他们的父亲。
此时外有楚国进攻的外患,内有公族子弟之间的夺权,郑国朝局很不太平,偏偏这个时候楚国献鼋,正好就在郑国搞出一场动乱,还将两个亲晋的执政大臣即公子宋和公子归生在历史大戏中消除掉,这如果说单纯是偶然,实难让人相信。当时的楚庄王已经大军打到周天子的都城里,还在王宫中问鼎中原,其气魄胆识,对郑国这种弱小国家,显而易见是看不起的。因此亲晋的郑穆公死了,亲晋的公子宋和公子归生还在,楚庄王派人送个鼋到郑国来,显然是有着盘算的,既要看看新的郑灵公到底是亲晋还是亲楚,还要试图干出点大事情来,就是所谓一鼋杀三人,这只鼋的作用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当然,人算不如天算,楚庄王希望用一只鼋打造出一个稳若磐石的亲楚派郑国,最终并没有得到实现,郑穆公的儿子们,跟那个死去的郑穆公,还有郑灵公一样,都是看时势的人,说难听点就是见风使舵,谁强就选谁,楚庄王北进中原的野心,还很难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