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反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日期:2023-12-0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吴三桂反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历史上,总是会有许多的真相是被埋没了的,人们往往只能够看到其表面上的事情,因此遭受蒙蔽不清楚其内部却包裹着的真相。

  就例如吴三桂的反清复明大计,看似是他再一次造反,但其实他根本就不想造反,而其被康熙一步步逼着,逼得他不得不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都知道,吴三桂的一生经历过数次的造反,甚至于后人对他的印象就是在造反中度过的。但实际上他是相当的无奈的,至少最后的一次造反他便是被自己的主子逼到绝路才不得不反的。

  在1657年,吴三桂便以平西大将军的身份,领军南征云南,攻打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政权,目标便是他之前的主子,永历帝。

  在吴三桂拿下其政权之前,永历帝曾多次对吴三桂进行了拉拢,劝告他养贼自重,不应该将自己赶尽杀绝。但是吴三桂对此却是丝毫不理睬。在吴三桂看来,清廷统一中原的大趋势基本已定,而自己应该要“识时务”方能为“俊杰”,因此吴三桂打算为清廷卖力血拼,以此挣得一笔政治资本,这样才能在清廷统一后获得一席之地

  其实,吴三桂想要的并不多,他不过是想效仿明朝初期的沐英,能够世代镇守云南罢了。而要镇守云南的话,就一定要铲除永历帝的势力,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所有的潜在威胁。因此,吴三桂才会在清朝放弃追捕永历帝的情况下,对此穷追不舍

  于是,吴三桂拒绝了永历帝的拉拢。而当永历帝逃到缅甸后,吴三桂还极力说服清廷,出兵缅甸,最后将永历帝抓回来,亲手以一根弓弦将他勒死。

  吴三桂在杀死永历帝后,也如愿的被封爵为亲王,开藩设府,坐镇云南,统辖云南、贵州两地,掌握军政大权。为了保证稳妥,他还让儿子吴应熊也迎娶皇太极第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成为了驸马,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

  但是,吴三桂没有想到的是,在康熙皇帝即位后,清廷就着手于裁减吴三桂的权力。

  这是因为随着清廷统治的稳固,像吴三桂一样的汉人大臣们,在朝廷里的地位不断下滑,时不时的就成为满人大臣弹劾的对象。甚至就连在早朝时,满人和汉人的大臣都没有站在一起,而是满人在前,读汉人在后。

  这样的情况可想而知,清廷又怎么会容许有汉人大臣在各地拥兵自重、分踞一方呢?因此,不管谁当皇帝,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这三个汉人被撤藩都是迟早的事情。

  并且,另外的尚可喜和耿精忠两人也是毫无内敛。前者在广东私充盐商和私市私税,借此敛财。且其子尚之信性格桀骜,酗酒嗜杀而且横行不法,因此引得官民怨恨。而后者则是在福建横征暴敛,“以税敛暴于闽”,且纵使其部下“苛派夫役,勒索银米”。

  这些作为,早给康熙皇帝留下极坏的印象。因此,就是为了整个清廷的长治久安着想,康熙皇帝也起了撤藩的念头,他根本就不会让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等人再继续祸害地方。

  康熙十二年春,平南王尚可喜请求撤藩,而后靖南王耿精忠也上书请求撤藩,因此,在形势的逼迫下,吴三桂也只能假惺惺地上书请求撤藩,但他实则希冀朝廷慰留他。而对此,康熙皇帝非得清楚。他认为,吴三桂“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于是康熙力排众议,毅然决定要允其撤藩。

  据《清史稿》记载:“於是吴三桂、耿精忠相继上章乞撤藩,上皆允其请,分遣朝臣料量藩兵移徙,具舟役刍糗,户部尚书梁清标如广东。十一月,三桂反,命罢撤平南、靖南二藩,召清标还。”

  于是在十一月时,走投无路的吴三桂便只能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

  说来也是奇怪,明明是他吴三桂亲手断送了明朝的江山,而他如今又说要“复明”,他吴三桂又如何能够得到世人支持呢?并且,三藩质检员的并不和睦,因此被逼造反的吴三桂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了。一生活在造反中的人,最后也死于造反了。确实是有些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