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说起朝鲜战争,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后首次与外国权势进行的1起战争,这也被世界上很多人认定为是中国的立国之战。在这场战争当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顽强的战役风格,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抗住了美国为首的,设备各种先进武器的联合国军,展现出极强的战役力。
战争的后来,由于在战场上的失利,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曾气急败坏的宣称要对中国使用原子弹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而且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做出了申请,并详细的列出了原子弹的使用数量为26颗,那末这个26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他准备怎样使用这些原子弹呢?
现代化的战争,很多都是在视距外作战,威力强大的各种火箭炮,高爆炸弹,在卫星导航系统的精肯定位下,会让地面聚集的大量陆军,变成活靶子,这1点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战争中,就可以够看出来。
但是2战刚刚结束后的50年代,美国人虽然武器设备先进,头顶上也有各种飞机大炮支援,可没有卫星导航配合,对赴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实际上也只能采取1顿狂轰乱炸后,派陆军往前推动的办法。
但1来中国人民志愿军善于运动战,快速行军,让联合国军指挥部总是摸不准他们的具体位置,2来各种强大的现代陆军设备,在朝鲜特殊的地形之下根本没法发挥,这些因素促使了本来武器设备不如美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但正面抗住了联合国军,反而把他们打得节节溃退。
而依照麦克阿瑟叫嚣的,要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实施外科手术打击的目标,首先就是在朝鲜的这些志愿军战士。全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前后投入朝鲜战场的军队总数,超过100万,麦克阿瑟就在向美国总统杜鲁门申请的所谓“迟滞清单”上,计划用4枚原子弹攻击志愿军部队。
如果这个计划真的被批准的话,在原子弹强大的放射性尘埃下,我们真的是要吃大亏的。
除直接攻击志愿军部队之外,麦克阿瑟还准备用4颗原子弹攻击中国志愿军在朝鲜的军事基地和空军基地。
这么算下来,实际上全部朝鲜战场只需要8颗原子弹就够了,为什么麦克阿瑟要申请26颗呢?
朝鲜战争开始的时候,前苏联实际上已具有了原子弹了。这样就与美国构成了两个拥核国家相互警惕,平衡的局面。而当时的朝鲜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1分子,在前苏联的核保护以内。
同时,当时的美苏冷战当中,美国是处于进攻方,占优势的。而苏联是防守方,占劣势的。通常情况下来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正由于苏联处于守势,实际上它才更有使用原子弹的动机,所以1旦美国直接用原子弹攻击中国,那末就等因而放开了苏联使用原子弹的限制,那末估计欧洲就该全部解放了。
正是由于这样的缘由,所以麦克阿瑟虽然狂妄,但最开始并没有直接用原子弹攻击中国本土的意思,他是准备用剩下的原子弹,在中朝边疆炸出来1条生化“隔离带”,由于核武器的污染效果,那末1旦这个隔离带真的构成,中国想要再支援困在朝鲜腹地的志愿军,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在26颗原子弹当中,除直接攻击在朝鲜的志愿军部队和军事基地之外,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准备用在这个用处上的。
但事实上,如果美国真的在中朝边疆使用的原子弹,那末随着放射性尘埃的飘散,不但中国东北要遭到污染,就连苏联靠近中朝边疆的地区,也要遭到污染,这就与直接向苏联投下原子弹也没甚么区分了,美国总统杜鲁门固然不能同意,所以在看到麦克阿瑟这份计划以后,直接决定换帅。
战争真正恐怖的地方就在于,或许开始的时候,双方都觉得在掌控以内,可以控制战争的范围。最典型的比如2战当中,德国以1己之力对抗全部欧洲,他们也觉得自己能够通过闪电战迅速获胜,战争不会延续很久。
但结果却是,全球都打成了1锅粥,范围愈来愈大,被卷入的人也愈来愈多。
实际上人类社会用核武器以后的战争,也是1样的。或许最开始的时候双方都觉得不会使用核武器,很快就可以获胜。但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死伤人数的增多,国内幕绪的积累,很多时候战争就会朝着失控的方向去发展。
朝鲜战场上,最开始美国人是说不会动用原子弹的,后来由于战局不利,不论是麦克阿瑟,还是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定都是动了使用原子弹的想法的,否则不会把原子弹运昔日本。
而根据战后解密的原联合国军驻日本的司令部文件记载,当时的美国将军们,是真的计划过把原子弹扔到中国的,其中就包括祖国的心脏,也就是首都北京,和东北工业基地。
还可以左证这1点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当中,蒋介石积极准备着反攻大陆。这两个消息对照之下,就更显美国人要用原子弹攻击中国本土的真实性。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或许麦克阿瑟的那“26枚”原子弹里,还包括着准备投向中国本土的几颗。
当年麦克阿瑟说要用原子弹,对中国实行外壳手术式打击的话,很多人觉得是他是唬人的,但“26”这个具体的数字,却在告知我们,美国人当年是真这么准备过的,否则数值不会这么精确。
而如果这个计划真的实行,不管其后苏联会不会报复美国,最早遭到伤害的,就是我们自己。所以说原子弹这东西,谁有都不如自己有来的保险。60年代那末困难,中国人还是举全国之力研究原子弹,只能说巨人的决定,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