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22日:萧红逝世

日期:2023-11-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1942年1月22日,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大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4大才女”之1,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诞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1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1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以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文体特点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点,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系列散文《商市街》在发表时曾遭到“看不明白”的议论,由于萧红使用了很多小说的技能,这样的写作情势在20世纪30年代异常新颖,从文体上看,它更接近小说,不过它又是“彻彻底底的生活记录”(萧军《商市街·读后记》)。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商市街》、《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1的叙事模式,创造了1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沿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凡箴言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构成了别具1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这类小说文体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从1个方面实现了文学史的衔接、承续,在审美意识上沟通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

更准确地说,是把传统文学中高雅的部份——诗和散文,与现代文学中已代替了诗而成为主体的部份——小说,实现了新的对接。正是这1对接造就了现代文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内容。萧红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习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穿和批评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取得1种浓郁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言特点

萧红的小说有超凡规的文体语言,诗化、直率而自然。萧红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采,她其实不是依照常人的思惟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1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述她所熟习的1切。萧红对语言的超凡规应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同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

萧红语言的直率首先表现在她任性而言,以她独有的童心观照世界时对这个诗意世界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这类超凡箴言言的应用在萧红后期的创作中愈来愈成熟。《牛车上》中的3月春阳、《后花园》中的6月鲜花、《小城3月》中的早春田野等,都是1个个儿童眼中的世界,自但是成,人物风景其实不受旧的情势束缚。同时,这类直率的语言又表现出自然的特点,她写的人物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活生生的,不论是悲是喜都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由于直率,不用伪饰、矫情,就更显得自然质朴,直率和自然这两种特性自然成为1体。这类语言没有着意雕琢的痕迹,自但是然,包含着1种稚拙浑厚的美、1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从而成为“萧红体”小说叙述风格的重要特点。

思想特质

萧红认为作家的重要任务是“对着人类的愚昧”,她认为作家是超阶级的,作家应当为人类而写作。即使是在抗战救亡时期,她也谢绝使小说直通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萧红的创作摆脱了狭隘的阶级论,具有自己成熟的文学主张,这也是萧红能成为优秀作家的重要条件。

萧红1942年1月22日:萧红逝世创作之初确切接受了左翼文学的影响,有着些许左翼文学激进的色采,对底层的民众,特别是底层的被阶级和男性双层压迫的女性给予了深入的同情,其作品人物多以女性、儿童、老人为主,而女性更加常见,女权主义思想日渐成熟。

但是,萧红的创作与流行的现实主义左翼文学又有着很大差异,她的阶级观念不但是政治的、经济的,而且是文化的,是强势与弱势的对峙。抛开“抗日”的政治内容,她的《生死场》仍然有直逼人心的触目惊心的气力。从直接面对人的生存层面说话这个角度来讲,萧红也许比鲁迅走得更远、体验得更深、离信仰更近。

人物评价

萧红是1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和独特的写作视角的应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标新立异。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情,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的1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贫困、奔走,她从109岁离家出走,这1走便再没回头,中间只展转回去过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