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百科 >唐朝诗人

唐朝诗人

我国的诗歌发展,从诗经、楚辞开始,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到了唐代。登上了繁荣的高峰。

唐朝的建立,使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中外文化交流,体现了高度的开放性。经济的交流带来必然的文化交流,包括音乐、绘画、舞蹈、服饰、饮食、建筑等各个方面。外来的胡服、胡酒、胡乐、胡舞都成了社会的时尚。 

唐朝是有史以来国土最辽阔、国力最强盛的时期。特别是江南是唐朝经济的支柱。  

唐朝人的思想也很开放,他们信奉儒家思想,也信奉佛教、道教,这对诗歌的创作很有影响。 唐朝以前的1700多年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加上唐朝诗人关心社会的可贵精神,使得唐诗走向辉煌。 

唐诗流传至今的共有5万多首,知道姓名的诗人有2千多人。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文学艺术方面的瑰宝。

李白

李白

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

杜甫

简介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中国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

杨炯

杨炯

简介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

卢照邻

卢照邻

简介卢照邻(约636-约680),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人,初唐诗人。

骆宾王

骆宾王

简介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

元稹

元稹

简介元稹(公元779年至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宰相,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孟浩然

孟浩然

简介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杜秋娘

杜秋娘

简介杜秋,资治通鉴称杜仲阳,活跃于8世纪-9世纪间,后世多称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

韦庄

韦庄

简介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诗人。

虚位以待
推荐阅读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一封信。在古代 ,卓文君是少有的聪明女子 ,她读完信后 ,泪流满面。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白起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自负的军事天才,真正永无败绩的战神。正因为追求职业生涯的完美,白起拒绝向秦昭王妥协,导致了最后自刎的悲
电视中古代
电视中古代"诛九族"是诛的哪九族?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