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长勺之战

时间 : 2017-12-07 12:51:2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长勺之战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前684年的长勺 (今山东省莱芜) 。此次战役是继前685年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

鲁国主将曹刿在此次战役中的评论被认为是对战前准备及管理军队士气的重要观点。

左传》对是次战役有详细描述,但《史记》〈齐太公世家〉及〈鲁周公世家〉均无是次战役之纪录。

长勺之战
日期:前684年正月 地点:长勺 (今山东莱芜)结果:鲁国获胜,齐国军队被逐出鲁国
参战方齐国鲁国
指挥官和领导者不明(《左传》没有提及)鲁庄公、曹刿
兵力不明不明
伤亡与损失不明不明

长勺之战详情

背景

齐襄公于前686年年底被公孙无知暗杀,月余后 (前685年春季) 公孙无知亦被国人所杀。公子纠及公子小白各自从鲁国及莒国返国。小白先至即位,是为齐桓公

鲁庄公为护送公子纠回国,与齐军战于干时而大败,仅以身免。齐国随后计划再进攻鲁国。

战役经过

前684年初,齐国军队进攻鲁国。鲁人曹刿往见鲁庄公,询问其作战的理由。鲁庄公以平时用度与臣下分享及祭祀时不滥设祭品为理由,均未被曹刿接纳。鲁庄公随后称自己在司法方面尽量做到合情、公平,曹刿便认为鲁“可以一战”,并获鲁庄公批准随行督战。

曹刿在战场上未有立刻下令与齐军决战,待齐军三次冲击后方才让鲁军鸣鼓进攻,齐军大败。其后曹刿又阻止鲁庄公立刻追击,在观察到齐军旗帜翻倒、车轮轨迹混乱,才下令追击,最后齐军被完全赶出鲁国国境。这就是孟子对魏惠王(梁惠王)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来源,也是成语“一鼓作气”的源头。

长勺之战 一鼓作气

长勺之战 一鼓作气

长勺之战后续

前684年六月,齐国联合宋国再次进攻鲁国。鲁庄公与宋国战于乘丘,取得大胜。齐国军队随后撤退。次年 (前683年) 五月,宋国伐鲁以报乘丘之败,但鲁国再次战胜。

齐国于前681年与鲁国在柯举行和会。终鲁庄公之世齐鲁关系相对和睦,齐仅于前675年联合宋、陈两国进攻鲁国西部。

长勺之战的相关评论

曹刿在战后分析了战胜的原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指军队在多次连续战斗后,士气和气力均会下降。以士气充盈的军队进攻疲弱的敌军,所以取胜。另外,曹刿亦解释战时未有立刻追击齐军,原因是担心齐军设下埋伏。他在观察齐军状况后,知道齐军确实是大败而逃,方才下令追击。

中国作家潇水(张守春)在其著作《青铜时代的恐战争》中认为曹刿在战役中引入了战术预备队的概念,是其带领鲁军战胜的“根本原因”。

标签:齐国春秋鲁国 故事:齐国的故事春秋的故事鲁国的故事 声明:长勺之战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虚位以待
推荐阅读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一封信。在古代 ,卓文君是少有的聪明女子 ,她读完信后 ,泪流满面。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白起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自负的军事天才,真正永无败绩的战神。正因为追求职业生涯的完美,白起拒绝向秦昭王妥协,导致了最后自刎的悲
电视中古代
电视中古代"诛九族"是诛的哪九族?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